大唐的四张面孔之极盛风华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极盛风华
作者: 东江月明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极盛风华
ISBN: 9787518004836

作者简介

丁敏翔,笔名东江月明,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历史人类学专业硕士学位,长于写作,嗜读历史。曾多次参与历史类书籍的撰写,如《希利尔讲世界史》等。

内容简介

也正是如此,才让姚崇得以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 ,真正地大展拳脚,实现其政治抱负。景云元年(公 元710年),继位的睿宗李旦,将姚崇重新调回了京 师,做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算起来,姚崇是第二次坐上了宰相之位。但是这 一次,他的政治生命并不是很长久,因为此时朝中大 权大都落人了太平公主的手中,眼看着另外一个武则 天就要崛起在朝堂之上,姚崇冒着被太平公主记恨的 危险,向李旦提出建议。首先剪除支持太平公主的王 侯势力,将他们派遣到各个州县去;其次则是将太平 公主安置到洛阳,远离京师长安。如此一来,李隆基 就能够稳坐东宫太子之位。 谁知唐睿宗不仅没有采纳姚崇的建议,反而将他 的想法如实告知了太平公主,这样一来,姚崇便成为 了太平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幸好李隆基早就看出 了太平公主的企图,为了保护姚崇,李隆基向唐睿宗 进言说,姚崇胆大包天,竟敢挑拨皇室兄妹的关系。 经过商议,睿宗决定将姚崇贬为地方官。此次距离姚 崇上任为宰相,尚不到一年的时间。 不久之后,也就是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 玄宗率先出击,将太平公主的一干党羽一网打尽,从 此从名义上到实际上,李隆基都成了大唐江山唯一的 君主。姚崇政治生涯的黄金阶段也宣告来临。“十大 意见”论时事 这一天,玄宗率领朝中众臣前去新丰(治所在今 陕西临潼东北)检阅军队,按照制度,皇帝在外出巡 ,方圆三百里范围内,无论官职大小、地位尊卑,所 有的州郡官员都需要去皇帝的行宫朝见。姚崇身为同 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刺史,应该按照规定前去朝 见皇帝。除此以外,姚崇还得到了唐玄宗的秘密召唤 ,于是便立刻启程赶往行宫。 姚崇赶到时,玄宗正会同文武百官一起游猎,一 见姚崇来了,皇帝顿时心下大喜。只是他担心,姚崇 年已老迈,还能否出山为自己重整河山,整肃朝政? 于是李隆基便问姚崇,是否能够骑马射猎?姚崇当即 答道,自己不仅从小就会,而且到了20岁之时,更是 精于此道,现在自己虽然老了,却希望还能够以呼鹰 逐兽为乐,游戏于江湖之远、山水之间。 唐玄宗见姚崇如此自信,就让他加入了狩猎的阵 营,只见姚崇在猎场上挥洒自如、动作矫健、身手灵 活。静如猛虎假寐,动若狡兔飞驰。唐玄宗看了,心 中大喜,甚是满意,遂决意重新重用姚崇。 狩猎结束之后,姚崇被叫进了唐玄宗的营帐之内 。玄宗便向他问及对于当下国家局势的看法。对于玄 宗的问话,姚崇成竹在胸、智珠在握。说得逸兴遄飞 、头头是道,让唐玄宗感到心旷神怡、感慨不已,马 上表示姚崇应当成为大唐的宰相。 面对皇帝的邀请,姚崇并没有立刻领旨谢恩,他 对唐玄宗说,自己有十点意见要说明,只要唐玄宗做 到了,自己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如果唐玄宗不 能做到,则这个看似权倾朝野的宰相一职,自己是无 论如何也不会去做的。 玄宗一听,顿时觉得很有趣,不管姚崇的意见是 什么,且让他说个清楚,再加以定夺不迟。姚崇遂将 自己的十条意见娓娓道来。 第一,自唐玄宗做了皇帝以来,朝廷依然延续武 则天的做法,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这不利于安抚人 心稳定朝纲,因此姚崇便建议唐玄宗废除严刑峻法, 以仁义治理天下。 第二,朝廷曾经在青海一带被吐蕃打败,但是朝 廷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连连对外用兵、征 战不休。是故姚崇建议,希望朝廷在十年之内,不要 妄动刀兵。唐朝内部刚刚经历了长达九年之久的变乱 ,正需要休养生息,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而 言,唐朝都不适合对外发起新的战事了。所以对于姚 崇这一条建议,唐玄宗是打心眼里赞成。 第三,宦官制度流弊无穷,一旦出现宦官专政的 现象,就会构陷忠良、搅乱朝纲。但是自从武则天时 期,宦官便得到重用,代表朝廷行使权利。所以姚崇 便向唐玄宗建议,今后一定要杜绝宦官参与朝廷政事 。关于这一点建议,唐玄宗并不以为然,因为在他夺 回帝位的过程中得到了宦官的帮助,因此他对于宦官 很有好感,也心存感激。所以对于姚崇的这一提议, 唐玄宗并没有马上做出答复。 P8-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