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骨肿瘤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写在前面:悟空与骨肿瘤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是我们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小的时候喜欢他充满童趣又战无不胜的经历。长大后有了逆反心理,才发现孙悟空大闹天宫是面对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不公平待遇时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像极了想要反抗父母、反抗师长的自己。再后来,取经路上孙悟空的成长经历似乎更像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在游戏规则的束缚下,无法“开挂”,只能兢兢业业地保护师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得正果。“斗战胜佛”孙悟空的经历就像我们历经艰险,在平凡人生中终有所获。这也是我们的丛书取名“悟空学医”的初心。
我们渴望战胜疾病,对疾病就像孙悟空对妖怪那样疾恶如仇。但是我们也知道,人类与疾病的斗争由来已久。人类不可能战胜全部疾病,这是自然规律,但我们还是希望恶性肿瘤少一些,疑难杂症少一些,毕竟对于整个人类,发病率只是一个概率值,而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那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斗战胜佛”孙悟空如果能来学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他是一个“好学生”:经菩提祖师点拨,仅用三年就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一跃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从一个顽皮的猴子成长为一个本领强大的美猴王,这说明悟空聪慧、悟性高。悟空学艺与现在的医学生培养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通科教育加专科培养,医学生自己也要有天分并刻苦地学习。更妙的是,首先,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能够为患者节省很多时间,他可以变成我们需要的各种医学仪器,这样在做X线、磁共振等检查时,患者就不需要再提前预约,直接就能做检查、拿结果。其次,他的名声响亮,“俺老孙乃斗战胜佛是也!”这听上去就很威武,能够震慑病魔,鼓舞医生、患者、家属的士气。中国人喜欢在遇到喜事、大事时讨个吉利,“斗战胜佛”的名号是足够吉利的。最后,悟空学医也是对小朋友的慰藉,骨肿瘤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儿童和青少年,我们希望在悟空的陪伴下,小患者们能够勇敢、坚强地战胜病魔!
其实,悟空学医也是我们对医学美好未来的向往。抬头仰望星空,有一颗我们看不见的卫星也叫“悟空”。它就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悟空”肩负着去太空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它拥有“火眼金睛”,观测能段、能量分辨率超过国际上其他同类探测器,可谓“神通广大”,有望给物理学前沿带来重大突破。
我们书中的悟空也有“火眼金睛”,它能够协助“师父”——一位经验丰富的骨外科医生——完成各项医学检查,跟随师父查阅疾病相关资料,甚至跟随师父上手术台。不知您是否听说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它的优势在于可提高手术精确度,节省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者疲劳,进一步防止术者手部颤动,使术者精力更集中、手术操作更完美。期待有一天,我们国家能够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骨科手术的机器人。
“悟空学医”系列丛书选择“骨肿瘤”这个专题作为开篇,其实并不偶然。作为一直从事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的医学团队,我们一直想为患者再多做些什么,但是繁忙的临床工作、科研任务总是让我们无法挤出更多时间。直到2019年1月,看见《人间世?第二季》第一集中那些与骨肿瘤做斗争的孩子们,我们整个团队成员潸然泪下,安仔很像我们病区里的一个“小胖墩”,对学校充满渴望,忽闪着有长睫毛的大眼睛,总以为这次化疗结束,就可以回到同学集体中去;还有一个“小乐天”,很像杜可萌,追着管床医生叔叔问自己好没好,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电视里的画面和记忆中的画面逐渐重叠
《人间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骨肿瘤,我们则想让大家了解得更多些,如什么样的征兆可能是骨肿瘤,确诊骨肿瘤要做哪些检查,在手术前要做化疗吗,术后如何做康复训练等。于是,一轮又一轮的策划会议之后,聪明好学的医学生“悟空”的形象呼之欲出。“悟空学医”与骨肿瘤的诊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也很期待。
一根骨头的成长史
说起骨头,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其更专业的名称为骨骼。人类能够站立、行走,都是因为有骨骼的支撑,其可起保护作用;就算只是躺在床上,要完成呼吸,也离不开肋骨对胸腔的支撑及保护作用。不仅是人类,动物也是如此。可以说,骨骼是我们人类区别于植物、微生物的更具“生命力”“行动力”的象征。
在汉语中,骨被引申为可以形容人的品质、气概的词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与骨有关的成语、俗语。“铁骨铮铮”形容烈士、英雄的坚强意志;“侠骨柔情”形容一个人既有侠义的心肠,又有温柔的情致;“冰肌玉骨”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于谦在《石灰吟》中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内心;李白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来形容建安七子的文章诗作在魏晋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文学意象中,“骨”是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