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青少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726/02/20240726021225190.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30
折扣购买: 水浒传 青少版
ISBN: 9787521229462
施耐庵(1296—1371),本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元末中过进士,在钱塘做了两年官,因对当时黑暗腐败的官场愤慨不平,后弃官归家闭门著书,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关于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楔子?洪太尉误放妖魔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自立为王,开始了五代十国时代。经过五十多年的战乱,殿前都点检出身的赵匡胤(yìn)统一了天下,定国号为大宋。1023年,宋朝第四任皇帝赵祯即位,史称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据说,宋仁宗是天上的赤脚大仙转世,他在任期间,注意任用贤臣,使宋朝出现了五谷丰登、夜不闭户的繁荣景象。没想到乐极生悲,嘉祐三年(1058年)春,天下瘟疫横行,百姓死伤无数。全国各州各府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了龙案上。 三月三日五更时分,仁宗坐镇紫宸殿,受文武百官朝拜。殿头官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音刚落,宰相赵哲和参政文彦(yàn)博上奏:“如今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希望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救万民于水火。”仁宗听了,立刻命令翰林院草拟诏书:“赦免罪犯,减免赋税,举行法事祛除灾祸。”可是,瘟疫不仅没有被祛除,反而更加严重。仁宗听说此事之后,深感不安,再次召集百官商量对策。 参知政事范仲淹上奏说:“臣以为要想祛除此次瘟疫,必须立刻宣张天师入宫,让他设坛祈福。”仁宗听了,急忙命令太尉②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天师张真人星夜赶来祛除瘟疫。 洪信不敢迟延,领了圣旨就直奔龙虎山,几天之后到了信州。信州官员全都出来迎接洪信,并派人向龙虎山上清宫通报消息。第二天,洪太尉在众官员的护送下来到龙虎山。道士们恭恭敬敬地把洪太尉迎进三清殿,将诏书供奉在大殿中央。 洪太尉问监宫真人:“天师现在在哪儿?” 真人回答:“天师生性清高,喜欢修身养性,不喜欢交际,所以住在山顶。” 太尉说:“如今有诏书在此,何不请他下山听宣?” 真人回答:“天师虽然住在山顶,可是喜欢游历,踪迹不定,无法请他下山。” 太尉焦急地说:“如今瘟疫泛滥成灾,百姓死伤无数,找不到天师可如何是好!” 真人回答:“如果是这样,太尉可以斋戒沐浴,然后背着诏书走上山顶,诚心叩请天师。” 第二天五更时分,洪信沐浴更衣,带着圣旨和银炉出发了。 监宫真人带领众道士送洪太尉来到后山,对他说:“太尉如果要拯救万民,就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山路很崎岖,要抓住葛藤或岩角才能行走。洪信大约走了两三里路,就累得气喘吁吁、脚酸腿软。他心想:“我是朝廷命官,一向锦衣玉食,如今却为了寻找天师遭这份罪!” 勉强又走了三五十步,一阵怪风吹来,随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洪信惊叫一声:“啊!”然后一头栽倒在地。那只虎围着洪信转了几圈,咆哮着跳下山去了。洪信吓得浑身发抖,连声叫苦,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才平静下来,心想一定要见到天师,于是带上银炉继续前进。 大约又走了三五十步,洪信不禁又埋怨起来:“皇上命我来这里,着实害苦我了。”话还没说完,旁边的竹林里忽然刮起一阵旋风,从草丛里冲出一条吊桶粗的毒蛇。洪信见了,不由得扔掉银炉,惊叫:“这回我死定了!”随后跌倒在地,眯眼偷看那条毒蛇。毒蛇慢慢地爬到洪信面前,盘成一团,两眼闪着金光,口吐长舌,对着洪信喷毒气,把洪信吓得半死。过了一会儿,那条毒蛇一溜烟不见了。过了很长时间,洪信才从地上爬起来,说:“吓死我了,真是惭愧!这个臭道士,竟然如此戏弄本官。等我找到天师之后,一定找他算账。”说完就提起银炉,准备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松林里隐隐传来一阵悦耳的笛声。洪信循声望去,看见一个道童。这个道童倒骑一头老黄牛,吹着铁笛慢悠悠地转出山坳(ào)。 洪信见那个道童明眸(móu)皓(hào)齿、超凡脱俗,走上前问:“你从哪儿来?认识我吗?”道童没有理睬洪信。洪信一连叫了好几声,道童才“呵呵”笑了起来,用铁笛指着洪信说:“你是不是要找天师?”洪信惊讶地回答:“你怎么知道?”道童笑着说:“天师今早说过:‘皇帝将会派洪太尉来山上,让我去京城祛除瘟疫。我现在就驾云而去。’天师这时可能已经到京城了,所以你就不必上山了。再说了,山上有很多毒虫猛兽,万一伤了你,可如何是好!”洪信说:“此话当真?”道童笑而不答,吹着铁笛离开了。洪信心想:“这道童居然知道我此行的目的,想必他说的没错,不如就此下山,免得白白丢了性命。”于是提着银炉原路返回。 洪信回到山下,监宫真人问他:“见到天师了吗?” 洪信回答:“我可是朝廷命官,根本走不了山路,路上又遇到了猛虎和毒蛇,如果不是我福大命大,恐怕命都没了。你们这些道士真胆大,竟敢戏弄本官!” 真人回答:“太尉言重了,我们并非有意戏弄朝廷命官,此乃天师在试探太尉的诚心呢。山上虽然有猛虎和毒蛇,但它们并不伤人。” 洪太尉又说:“我还见到一个道童,他倒骑在牛背上,吹着一支铁笛。他居然认识我,还说天师早上已经驾鹤飞到东京去了,我这才下了山。” 真人说:“唉呀,这个道童正是天师。他虽然年纪很小,却有很深的道行,善于祛除瘟疫,世人都叫他‘道通祖师’。” 洪太尉听了大吃一惊:“我真是无知啊,竟然与天师错过了。” 真人安慰他说:“太尉不必担心。既然天师已经说过要去京城,那么等太尉还朝时,说不定天师已经祛除瘟疫了。”洪太尉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胡适: 在五百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 王小波: 我最爱看《水浒传》,因为这是一部农民起义的史诗,又是一个必然要失败的农民起义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