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读世界史1:埃及女王为什么你爱戴上假胡子?

少年爱读世界史1:埃及女王为什么你爱戴上假胡子?
作者: 管家琪|责编:徐宪江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70
折扣购买: 少年爱读世界史1:埃及女王为什么你爱戴上假胡子?
ISBN: 9787229159948

作者简介

管家琪,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祖籍江苏盐城。作品入选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先后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台湾金鼎奖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日文、德文、韩文等文字出版。

内容简介

历史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前从前…… 很多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 “从前”到底是多久以前呢? 也许你会说,当然是有王子、公主的时候啊! 如果是比这更久以前的“从前”呢? 也许你会想,那就不讲外国的好了,讲中国的吧!对,就说孔子那个时 候,这应该够久了吧!校园里看到的孔子像都是穿着古装的嘛! 没错,“至圣先师”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距离我们是蛮久的 了,那是 2500 年以前了。 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平行的当时是波斯 帝国1的时代。 还有没有更久以前的“从前”呢? 也许你会联想到,那埃及人呢?金字塔呢?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感觉 都是在很久以前。 其实,埃及人建造的最晚的一座金字塔(约公元前 1500 多年)只比孔 子身处的时代早 1000 年左右。 有了有了,也许有人很快就会想到一个肯定算是很保险的“从前”,干脆 说原始人就好了嘛!原始人的时代,这应该够久了吧! 原始人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了,然而“原始人”这个概念很模糊,是一 种泛称,在专家的专业书籍里不会只有一种“原始人”。 不会只有一种“原始人”?这是什么意思? 还是让我们以时间为主轴,从头说起吧。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不知道引起 过多少人的好奇与兴趣。 在还没有科学的时代,人类只能很自然地运用自 己的观察力,再发挥想象力,为世界的起源编织许许多多的传说。 由于没有学常识的限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远古时代编造出来的传说所展现出 来的想象力往往也都是最奔放的。 关于世界的起源,中国在这方面最有名的传说当属盘古开天地,但另外 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传说也很有意思。 譬如按照中国西南的彝族传说,世界 最初是从一头大老虎变成的,然后从“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逐渐变为 “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最后全身都化作世界每一个部分,没有丝 毫浪费,感觉颇像是盘古开天地的老虎版,这大概就是古人的“英雄所见略 同”吧。 西方自然也有很多关于世界起源的传说,比如,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和他的兄弟以抽签的方式瓜分世界,基督教《圣经·创世记》2则说,天地万物 都是由上帝创造的,等等。 事实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很短。 经过现代人类学家的努力,我 们知道最早类似人类的动物是南方古猿,因为他们的化石最早在南非被发现。 南方古猿有不同的类别,他们的脑容量虽然较小,但已可直立,牙齿也比猿 要更接近人类,他们所生存的年代距今 300 万至 200 万年不等。 接下来是能人,距今 200 万至 150 万年左右,生活于非洲东部(也许还 有其他地方)。 能人的脑容量比南方古猿大,脸和颚比较小,也有了臼齿,更 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能制造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可能已经有了初级的语言。 再进一步的发展是直立人,生活在大约 180 万年前至 30 万年前,他们的化石在非洲、亚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直立人又称猿人,譬如 1927 年在中国 北京附近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就属于这一种。 直立人的体质,尤其是四肢结 构已经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是大脑比较小,头骨比较厚,脸比 较扁平,前额比较倾斜,下颚比较突出,他们已经知道用火,会制造手斧之 类的器具,建造住处的技术也有进步。 能人与直立人都早已绝迹。 而现代人则称为智人,sapiens 这个词在 拉丁文中表示“有智慧的”或“聪明的”,今天世界各地的人种都属于智人, 在 30 万年前左右首先出现于非洲,到了大约 1 万年前,除了酷寒的南极洲 以外,智人已遍布于地球上其他各洲。 若与能人和直立人相较,智人的体态 比较轻盈,两足站立的步态更稳,有大而圆的头盖骨,鼻子、牙齿与颚都比 较小,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分开,大大提高了做事的效率,脑容量平均有 1350 立方厘米(现代人的脑容量大多超过 1400 立方厘米),他们能够思 考,拥有智能,能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也具有语言能力。 最后这一点非常 重要,因为这么一来,大家就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和传递经验了。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一家”这样的说法是有某种根据的。 有学者指出, 现代人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种族,但追溯起来最初都属于同一种类的智人,而 种族之间的一些差异,譬如肤色,其实最初只是为了适应不同气候而逐渐演 化的结果。 比如,黄种人的肤色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非洲人的肤色是为了 免于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白种人的肤色则是为了适应多云且阳光稀少的天气。 以上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那么地球又有多大岁数了呢?一般的 说法是 45 亿年(也有 50 亿年之说)。 这代表什么?假设你现在正在读的这本书是整个地球的历史,那么,前 面全是漫长的洪荒岁月,直到最后一页的最后 30 个字左右,直立人才出现, 智人则是到最后 4 个字左右出现,而所谓人类的历史呢?大概只能算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撇,甚至可能连一撇都还不到呢。 很惊人吧! 文字,信史的开端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人类的历史吧。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人类社会演化的过程分为“史前史”和“历史”两 个阶段,划分的关键是着眼于文字的发明。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划分不 大妥当,容易让人误以为史前史时期并不重要。 其实早在文字发明以前,人 类在社会制度乃至制作器具的技术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为后来的 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也有学者主张应该把整个人类历史分为“石器时 代”和“金属器时代”两个阶段。 前者约略相当于文字发明以前的时期,我 们对于这个阶段的了解,主要是依靠挖掘出来的化石和器物,后者则约略相 当于有了文字记录以后的时期。 文字的发明实在是太神奇了,以至于在很多民族的传说中都认为,文字 理当是“神”发明的。 比如,埃及人认为文字是掌管学问和智能的神图特发 明的,希腊人认为文字是负责掌管商业和交通的神赫尔墨斯发明的,罗马人 认为文字是众神的使者墨丘利发明的,等等。 中国的传说则认为文字是由黄 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 然而,如此博大精深丰富的文字,绝非一个人的力量 所能完成,应该是广大先民共同的智慧和心血结晶。 总之,尽管文字的发明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极其重要,但按照中国古书 《淮南子》中的形容,是“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有了文字,就容易 有谎言,人类就有可能从此把精力都放在追逐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或许是 名利)而荒废了耕种,这么一来天下就会缺粮,于是上天就降下粟雨(“粟” 就是谷子,去壳后叫作小米);同时,诸鬼也担心有了文字以后,一方面民智 渐开,另一方面人们也将容易忙于征战,从此不仅天下不得安生,恐怕就连 他们冥界也将不得安宁,于是纷纷在夜晚哭泣……无论如何,文字的发明终 究是相当晚的事,通常被视为文明开端的标志之一。 我们可以看看几个例子,譬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是在公元前 3500 年 至前 3100 年发明的,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印度 文字则在公元前 1500 年形成。 而在中国,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 17 世纪开 始的商朝(约公元前 1600—前 1046 年)形成成熟的文字,这就是所谓“信 史”(比较翔实可信的人类历史)的开端,距今大约 3600 年。 不过,根据近代考古成果,人们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在中国发现 了一些陶器上的陶文,被认为是比商朝甲骨文还要更早的文字,譬如在陕西 西安发现的半坡陶文可能就比甲骨文还要早 2000 年以上,可以追溯至公元 前 4000—前 3000 年,只是这还不是定论。 我们只要知道,以人类生存的漫长岁月来说,文字的发明其实是在很短 很短时间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纵览世界历史,结交古今英雄,你一定爱看的世界人物史。《少年爱读世界史》系列适合9—14岁(小学四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世界史入门读物。书中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充盈着人类的智慧和才华,能够让学生群体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提高见识;让学生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学习亲子沟通、理解引导方法;让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提升教学技能、丰富备课素材。本书对孩子和成人都是健康、美味的精神食粮。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世界史博士生导师郭子林、祝宏俊、陶飞亚倾力审定,内容上增加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让你和学术大家在书中对话,与时俱进。 ★文学、史学双料作者,擅长讲故事的高手。台湾童书皇后管家琪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30余年儿童文学写作生涯,斩获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奖、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台湾金鼎奖等,作品畅销海外华人圈,深受各地青少年读者喜欢。多年的儿童文学创作生涯,使她尤其擅长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化繁为简,通过对细节和场景的塑造搭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读者在遨游世界中,认识到即便是很久远的历史人物,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鲜活的存在,从而在感知人物故事中建构起系统的知识结构,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真正发挥历史寓教于乐的价值。 ★全彩内页,手绘插画,环保印刷,畅读无忧。全书不仅配有珍贵插图,版式设计上也配有丰富的手绘元素,图文并茂,适合学生口味,充分调动孩子读史兴趣。对世界的好奇心,比成才的雄心,会让孩子走得更远。全书环保、细腻胶版纸印刷,品质保证。 ★述说从人类诞生到四大文明古国从聚落到城市的漫长演化旅程,弥补历史教材中无法展开叙述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传奇,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00万年历史浓缩在60余位世界名人和60余张珍贵彩图中,让知识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记住。 提起埃及,我们能想到的最著名的人物可能是 “埃及艳后”!其实,还有一位埃及女王一直被我们忽视,她比埃及艳后更加叱咤风云,却总是喜欢身着男装,戴假胡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这位埃及女王之前的数百万年,人类还过着刀耕火种的迁徙生活。数百万年后,埃及的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国的黄河、印度的印度河,虽然彼此相隔千里,却都在大河彼岸创建了各具特色的辉煌。为什么人类文明的源头在大河流域呢?爱琴文明、腓尼基文明、希伯来文明在临海城邦中如何壮大,居鲁士大帝统治下的古波斯帝国为何能开启近东文明最后的辉煌?特洛伊战争、奥林匹克运动会、《荷马史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少年爱读世界史1》以“埃及女王,为什么你爱戴上假胡子?”为话题,带领我们走近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的远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