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临翔篇章

中国脱贫攻坚临翔篇章
作者: 吕洪良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中国脱贫攻坚临翔篇章
ISBN: 9787568078436

作者简介

吕洪良,男,经济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中心主任。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挂职担任副区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先后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近几年来连续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的改革与开放关系研究》、《十八大以来时政热词》、《“四个全面”200问》、《“一带一路”热点解析》等著作。

内容简介

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决战令以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及临沧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翔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在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市崇明区、云南省公安厅、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和临沧市直13个挂包部门的倾情倾力帮扶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全区4个贫困乡56个贫困村,10814户4302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3.89%下降至零。 实现“劳有所得”,通过加大产业投入,探索优化产业扶贫模式,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606元增加到2019年的9347元,增长了259%;实现“住有保障”,累计完成2677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实现“学有所教”,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17.87%;56个贫困村适龄少年儿童100%入学,贫困户子女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实现“病有所医”,10个乡镇卫生院和89个村卫生室全面达标,按标准配备乡村医生324名,实行“住院风险预警机制”,有效确保了贫困人口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实现“饮有所取”,累计实施饮水工程1421项,进一步解决、提升了12.5万人饮水安全保障。 通过5年艰苦的脱贫攻坚,临翔区这个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党建扶贫“双推进”得到了充分实践,农村群众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好经验、好机制逐渐形成,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得更加紧密。2016年,博尚镇幕布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南美乡党委被云南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凤翔街道中山村党支部被评为“2019年度云南省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示范党支部”。临翔区供销合作社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临翔区荣获“全国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电商扶贫车间”入选《全国电商扶贫案例》。2018年,云南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临翔区召开。《因地制宜 强化产业支撑 促进稳定脱贫》这一产业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国家师资库。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省级扶贫成效考核中,临翔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好”等次。中共临沧市临翔区委员会获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 通过不懈努力,临翔区先后荣获“全国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电商扶贫车间”入选《全国电商扶贫案例》;临翔区供销合作社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因地制宜 强化产业支撑 促进稳定脱贫》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国家师资库;2018年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和2019年全省人居环境提升现场会在临翔区召开;2016年,中共中央授予临翔区博尚镇幕布村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云南省委授予临翔区南美乡党委和博尚镇幕布村党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8年、2019年省级扶贫成效考核中,临翔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好”等次。 2020年7月,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7月20日至8月3日,临沧市派驻第*普查工作组(凤庆普查工作组)进驻临翔区,分成54个普查小组,对全区90个村(社区)703个自然村10814户建档立卡户开展现场调查登记。8月底,临翔区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相关信息数据顺利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验收。全区脱贫攻坚呈现出群众满意度高、脱贫成效明显、脱贫成色好的特点,千百年来困扰临翔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目前关于扶贫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已经比较多,对扶贫工作的案例研究也不少,关于扶贫工作的纪实性著作也出版了一些。但是目前的相关著作中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一是纯理论学者的著作多,这些学者由于缺乏对基层工作的深入调研(多是简单走马观花式),与真实的脱贫工作难免出现脱节。二是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针对扶贫工作的案例研究著作,但这些研究往往是分散、零碎的研究,这些个案的研究能够反映扶贫中某一方面的情况,但难以全面反映出中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的真实整体情况。三是各地方虽然也出版了一些资料性著作,但由于缺少理论归纳和理论设计,可读性差。本书作者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的理论学者,具备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此次挂职扶贫工作2年多全程参与到中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之中,系统掌握了本轮脱贫攻坚的第*手资料,具备了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观察中国脱贫攻坚的良好条件。因此本书既是一本原汁原味的脱贫攻坚纪实著作,也是一本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系统反映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论著作,具有纪实性、理论性和可读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