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如盐
作者简介
龚静染,出生于1967年冬,祖籍河南南阳,在乐山五通桥度过了童年时代,现居成都。近年来遍访各地盐场,追寻盐井的兴废,专注于历史文化题材写作,著有随笔集《小城之远》和长篇小说《民国少年》等。
内容简介
桥镇出盐是因为一只斑鸠。 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就是在现在的桥 镇人看来 也近乎于荒谬,他们会说那只是小说中的情节,小说 中的东西 谁又会当真呢?但请相信我,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 经过慎重 考虑的。当你读完下面漫长的文字之后,你就会相信 自然的奇 妙。而我之所以要说出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说说这句 话中的三 个词,它们分别是桥镇、盐、斑鸠。 桥镇,位于川西南,与雷、马、峨、屏等川边接 壤,方圆二十 里,人口数万,但桥镇的人口从来就是个模糊概念, 旅人、商贾、 工匠往来如云,是四川少见的水陆大码头。桥镇四周 山丘连 绵,巍巍峨眉就在其侧,但从古至今,无论你从哪个 方向走进桥 镇,迎面而来的都是一片开阔的景致,桥镇一览无余 地躺在山 水之间。有人说桥镇有点玲珑蕴藉的意味,岷江穿镇 而过,这 是一条宽阔汹涌的大江,还有一条静静的小河茫溪与 之交汇,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蜿蜒的河道也带来了桥镇两 江三岸的 小镇格局,河边榕树成荫,一到夏天,便把大片大片 的凉爽送到 了岸边的庶民百姓屋檐下。 桥镇境内河道交错,水面上船只穿梭不息,有大 客船、载粮 船、运煤船、小渡船、打鱼船、粪船等等,当然最多 的还是盐船, 浓郁的盐巴气息弥漫在河面上。沿岸是高高低低的吊 脚楼,吊 脚楼之间又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码头,大码头是人来货 往的地 方,有的还有趸船相铺;小码头可能只能够通往岸上 的一条小 巷,常常是当地一些农副产品的船运通道,比如生姜 、白蜡、麻 丝、桐油等等。一旦忙过了季节,这些码头便寂无一 人,成为了 女人们洗衣汲水的地方。但桥镇更是个盐业重镇,跟 一般的乡 村小镇大不相同,从景观上一望便知,天车远近林立 ,烟囱里冒 着浓烟。那些天车是专门用来从盐井中提卤的装备, 用木头一 节一节地搭建而上,形成塔状,有些高达数十丈,直 刺蓝天,蔚 为壮观。在桥镇像这样的天车有成百上千,每一个天 车下都是 一口深深的盐井,盐卤从地层中提取出来,通过熬制 就变成了 白白的盐。 就说到了第二个词:盐。字典里的解释很简单, 就是一种 咸的物质,但柴米油盐的盐跟字典上的盐是有区别的 ,盐是生 活中的必需品,人不能缺少盐。这个事情还可以找出 佐证来, 据说古人天真烂漫,他们把盐当糖一样来吃,没事就 嚼盐粒,嚼 得有滋有味,但这样一嚼的结果是嚼出了历史。 这就说到了斑鸠,其实,历史对斑鸠而言是不存 在的,虽然 斑鸠飞行的时候翅膀略呈弧形,跟天空保持了某种平 行的关 系。但下面讲的故事却有些离奇,说明斑鸠在历史的 某个片段 中曾身陷其中,并让那段历史迷雾重重,当然那是只 很久以前 的斑鸠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有只斑鸠飞过桥镇的山 地时,突然 头一栽,就掉了下来。捡到斑鸠的孩子心想白捡了块 肉,搭上 几根枯枝,就可以美美地打回牙祭。第二天,孩子又 到山坡上 割草,割着割着,突然,他身边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只 斑鸠掉了下 来。他拨弄着斑鸠褐色的羽毛,光亮柔滑,身上并没 有带伤,心 里便嘀咕,没有人把它打下来呀。 下山的时候,孩子看到天很快就阴了下来,一块 乌云正好 罩在他的头上。孩子背着半背篼草就回了家,进了屋 子,他妈 问他为啥只割了半背篼草,孩子说是山上下起了大雨 。牛槽在 屋子的背后,去倒草要走过一道土墙,就在这时孩子 又看见山 上的那朵乌云,而乌云下飞过了一只斑鸠,他想这不 会是那只 掉下来的吧?这样一想,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孩子第二天没有敢再去那个山坡。过了几天,又 有一个孩 子到那个山坡去割草,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埋着头 干活,他想 的是得为牛多割些草,因为犁田插秧的时节已经来了 。他的刀 是那样利落,嚓嚓嚓的,连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花也被 割成了两 截。突然,空中掉下了堆粪,“啪”地落在他的头上 。孩子气急 败坏地望着天空,但鸟并没有理他,它们照样在天上 飞来飞去, 甚至叫出的声音有点像在取笑他。孩子想,如果手里 有把弹 绷,“嘣”的一下,翅膀就变成了张烂纸。这样一想 ,他就没有那 么气了。其实是鸟已经飞走了。他顺手抓了把草擦头 顶上的 鸟粪,把头擦成个乱鸡窝。 又开始埋头割草。割着割着就忘了鸟粪的事,也 越割越起 劲儿,草脆脆的,在镰刀下发出嚓嚓嚓的声音。这时 候,空中又 掉下了什么,他愤怒地回头一看,结果发现不是鸟粪 ,而是一只 麻雀。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