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裕焜讲水浒(图文典藏)

齐裕焜讲水浒(图文典藏)
作者: 齐裕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齐裕焜讲水浒(图文典藏)
ISBN: 978754731433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历史影像 《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史实。《宋史》 中《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 都曾提及,略谓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齐 魏”“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后被张叔夜招降, 还有的史书记载宋江投降后征方腊。 历史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首先,历史上记载的宋江起义既于史有据,又十分简 略,互相抵牾。历史记载只说宋江三十六人。宋江是哪里 人、他的身世经历都不清楚;除宋江外,其余的人物就连 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起义活动的地点或北或南,范围很 广。这就使水浒的创作者(包括民间说书艺人、戏曲家、文 人作家等)不受任何束缚,为他们驰骋想象力、大胆虚构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金圣叹曾论述《史记》与《水浒传》的 区别,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受历史事实的制约 ,“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 而《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 低都由我”。 其次,更重要的是宋江起义既是反对政府,与官军作 战的起义军,又是一支投降朝廷,去镇压方腊起义的队伍 ,而且,经过宋、金、元这段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期到 元末明初才创作成书,这为《水浒传》创造了一个可以多 元创作和评论的宽阔平台。 在创作方面,作者可以吸收“官逼民反”的故事;可 以接纳抗金英雄的事迹;可以寄寓宋代遗民的情感;也可 以反映统治阶级招降纳叛,“以寇贼攻寇贼”的险恶策略 。 在接受评论方面,历代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人们从粱 山好汉的造反行动中受到鼓舞,高举起“造反有理”“替 天行道”的大旗;宋江虽然造反,但“不假称王”,接受 招安,所以“士大夫亦不见黜”,而且认为他们是“忠义 之士”;处于社会底层,求告无助的百姓,也可以把他们 当作“强者锄之,弱者扶之”的侠义之士;统治阶级对它 亦可容忍,因为又“替国家打别的强盗去”。到了近代, 则宣扬其自由、平等的思想;歌颂它是“农民革命的史诗 ”,或批判它“好就好在投降”,可以作“反面教材”。 当然,《水浒传》的成功还要有民间艺人和作家的创 造。 从南宋起,宋江故事即在北方(包括太行山地区、山东 地区)和南方(包括安徽、江浙一带)广泛流传,并进入“说 话”领域。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曾为宋江等三十六人画过画 像,龚开据此作了《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 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罗烨《醉翁谈录》记载 了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名目,如《青面兽》 《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等。它们是各自独立 的英雄故事,属于说短篇故事的“小说”的范围。宋末元 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为我们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 貌,主要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劫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 惜、九天玄女授天书,末尾还提到他们受招安、征方腊, 宋江封节度使。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