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与永恒的舞蹈/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生于杭州市,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近90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2015年获“第四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金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国、马来西亚、日本、印度,进行文学交流活动。
内容简介
橄榄 那一片密集的橄榄树林,伫立在黄褐色的山坡上,树 梢上似乎挂着几片低低的灰色浮云。虽值冬令,树叶儿仍 是青苍葱郁。然而在那油绿的叶片背后,秋天缀满了枝头 的尖尖的小果,却早已被采摘得一千二净,连一颗也不曾 剩下。它们真是一颗也不曾剩下吗?我愿走遍这橄榄林来 找到它们……可是,我知道,我是再也不可能找到他了。 因为“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 只听见过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的路上走过”。我到哪 儿去寻觅他呢?实在我连他的模样也记不得了啊!在我纷 繁的记忆中,他很像崇山峻岭中的一条小溪流,隐没在遮 天蔽目的林木深处,只在偶尔的一瞥中,能看见溪水的闪 烁,却找不到它的来源,也寻不见它的去路。有时候,他 好像在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可是,在那意想不到的 瞬息闪电中,他又清清楚楚地站在我的面前。想要忘掉他 是不可能的,尽管至今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徘徊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林中,于是,那多年前尝 过的橄榄——小小的、生脆的青果,那甜津津的苦味,又 从嘴边汩汩地流进了心底…… “给!”他的一只大手掌摊开在我的面前,手掌上似 乎滚动着什么。我不想看,我正在伤心地哭泣。没完没了 地抽动着肩膀,泪珠儿沾湿了胸口的红领巾,又掉落到化 妆室的地板上。 “给!”他重复说,一只手颇有耐心地伸在那里。我 不想理他,我也不认识他,大概是业余广播剧团新来的学 员。他也想和大伙儿一起来嘲笑我吗?我今天上台朗诵诗 时,就算念错了几个地方,能怪我吗?导演昨天才给我诗 稿。我继续哭着,似乎要让全团的人都知道我的委屈。 “哎哟,小姑娘,你的眼泪是咸的,我的果子是苦的 ,可是你想不想试一试,眼泪也许会变甜哩……” 他说什么?嗓音像低沉的巴松。 我抬起头来,面前是一个细高个的男青年,穿一件洗 得发白的旧拉链衫。他的手掌上有几颗绿色的、椭圆形的 小果。 “生橄榄?”我摇摇头,“它太苦啦……” “苦,是吗?”他耸了耸肩膀,叹了口气,“大人们 都不喜欢苦的东西,小姑娘也不喜欢……可是,苦和甜难 道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吗?你吃橄榄,好像苦,一会儿就变 甜了,它会变,懂吗?” 我咂咂舌头,好像上头流过了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我 不情愿地把橄榄塞进嘴里去。多奇怪呀,它真的会变哩, 它比眼泪的涩味好多了。我为什么要哭呢?多没出息。下 次演出,我不也会变出一首顶漂亮的诗来吗?我嚼着果, 瞧着他,破涕笑了起来;他也笑了,像一个温和的大哥哥 。 演出结束了,汽车送我们到电台门口。电台离我家两 站路,每次我都自己走回去。 “不害怕吗,小姑娘?”他跳下车,朝我走过来。P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