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双向奔赴的亲子时光

我们双向奔赴的亲子时光
作者: 童钎|责编:方妤
出版社: 湖南少儿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我们双向奔赴的亲子时光
ISBN: 9787556259281

作者简介

童钎,两个女儿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国际护肤品牌主理人。从中国到新加坡再到加拿大,生活经历丰富。事业上有广阔天地,生活里有闲情逸致。平时不在职场冲锋陷阵,就在厨房摆弄食材。喜欢写作、旅行、画画、阅读、音乐,喜欢孩子,喜欢爱情,喜欢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东西。

内容简介

写在前面 谈谈我的育儿观 女儿出生时,我抱着她,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健康、真实、善良、坚强、独立、有幸福力的人。 我能给她什么? 足够的爱。 我该怎么做? 我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 寻寻觅觅为自己找答案的路上,我遇见了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起源于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目的是培养孩子养成尊重、负责任和良好合作能力的品格,以及独立的生活技能。它提倡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育儿理念,它所提出的教养方法均建立在“和善而坚定”的基础上。和善,代表父母尊重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平和,情绪温柔。坚定,表示父母尊重自己的内心,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底线清晰,立场坚定。这两者如同呼吸,一呼一吸缺一不可,紧密相依。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采取不严厉惩罚也不过于娇纵的方式,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启发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鼓励孩子找到自我归属感和价值感。 在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中,我开始明白,育儿不是孩子们在某个节点出现问题,父母就火急火燎地解决问题。育儿更不是一条单向道,而是父母与孩子的双向教养。育儿,这条漫漫长路,我们一生都在其中摸索与经历。随着孩子年岁渐长,他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独立,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唯有努力调整自己的脚步,才能与他们谈笑风生,并肩同行。 在践行正面管教的过程里,我有时前进有时后退。我学会了与情绪友好相处,我懂得了把尊重给孩子和我自己,我看到孩子所有行为背后投射着父母的影子,我认识到亲子关系优先于养育的方法,我理解了身教大于言传的真谛,我体会到鼓励带来的勇气无穷尽,我知晓了正向传递我的爱给所爱的人,我确信再也离不开“和善而坚定”,我找到了与孩子建立联结的桥梁,我终于明了,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 我要以爱之名,温柔养育孩子的心。 本书的第一部分《爱的养育艺术》中,我写的内容是关于孩子的情绪管理、安全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主题,一一讲述我们在不同国家生活发生的故事与收获。你们会看到,尽管我学习了诸多育儿方法,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还是会犯错、焦虑、力不从心,但是,正因为多了这些养育的历练,我才能不断地从错误中成长,不停地在困惑里反思,从而真正领悟到,原来正面管教不是教会我去做一个不发脾气的满分母亲,而是让我在育儿的路上尊重和接纳自己,并做出长期有益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选择,且愿意坚持不懈地去行动,去赋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支持。 我曾经与来自不同顶尖大学的朋友们聊过一个话题:为什么你能考入顶尖大学?你的秘诀是什么? 他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我以为我会听见各种标新立异的学习方法,我还以为他们参与过异于常人的能力训练,结果他们的秘诀高度统一:强大的自主学习驱动力和家庭的正向支持。 尤其以家庭的正向支持最为重要。 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朋友这样向我描述他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性格温和,很少大吼大叫。印象里,几乎没见过我母亲气急败坏发过脾气。我父亲生气时,大多是走到屋外待一会儿。从小到大,我不用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感到害怕,不管考得好还是不好,在父母眼里我已经做得很好。他们认为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他们做不到,也不会过高期待儿子能做到。只要我在学习上进步一点点,父母就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给我的信任和欣赏,不取决于我的成绩好坏,那种无条件的支持与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朋友的父母也许说不出超前的育儿观点,他们的言行却与正面管教的理念不谋而合。“尊重孩子”“无条件爱孩子”“一切全在于鼓励”“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等等,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了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看似平常的家庭相处竟赋予了孩子无与伦比的能量与信念。 通过与这些优秀学者的交流,我得到一个启示: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大多是内心自信的孩子,他们的信心正是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和包容。尽管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我们也无须羡慕别人头上的光环,但必须要承认,家庭的养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在学习上的作为与成就。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里,我写的主题是关于孩子的学习经历,内容包括很多实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我的孩子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在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与信心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受到,家庭养育是一个孩子的根基,学习不过是向上伸展的一条枝干,只有根基稳固,枝干才会焕发蓬勃生机。 与很多人探讨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时,我发现一部分人是抱着“搞定孩子”的目的来学习,结果,深入了解之后才悟出实质上的管教对象,是父母。 我在学习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对待孩子的态度。 以前孩子闹脾气、和我唱反调,我的内心是躁郁的。渐渐地,我找到了一种与自己和平相处的方式,我不再那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与孩子的关系也变得日渐和谐。思考这其中的转变,根本原因是我懂得了育己才能育儿。 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不希望孩子活在威权之下,希望养育快乐、自信、阳光、心性自由的孩子。我们学习很多育儿方法,体验不同的成长模式,尽己所能地呵护孩子的内心,我们真的拼尽了全力,为孩 子做了很多很多。 仍然有人垂头丧气地说:“是我的方法不够好吗?是我的孩子没悟到吗?” 其实,都不是。 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该怎么样好好做自己。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快乐、自信、阳光、心性自由的人,孩子又怎么成为我们期待中的模样?正面管教中提到“过你自己的生活”,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启示。 书中第三部分《育己才能育儿》里,我写的主题是关于自己。自己与孩子,自己与伴侣,自己与自己。 每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自有不同的烦恼。走入婚姻的围城,踏上为人父母这段旅程,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与学习的主题太多太多。我以为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经营夫妻关系和养育两个孩子。可当我回顾每一个阶段的人生时,才猛然发觉,原来最大的挑战是认识自己。我试图定义自己,却找不到最精准的形容词。在我的心里,有时对自己满意,有时骄傲,有时陌生,有时模糊,有时自卑,有时甚至不愿面对自己。我对生命所抱有的迷惘,映射在我的婚姻与亲子关系中,我在他们身上,终于一点一点看清楚我自己。 认清自己,才会懂得用心去做自己。我的身份多元,妻子和母亲是我人生舞台中的不同角色,却不是生命的全部。我支持伴侣和孩子们追寻他们的理想人生,我也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不意味着忽视或者娇纵对方,而是当我看见自己的需求,照顾自己的内心,接纳完整的自我,拥有充实的生活时,我才不必依赖于孩子和伴侣,而是由心接纳他们,无条件爱他们。他们也将在与我同行的人生旅途之中,去发现自己,寻找自己,接纳自己,无条件爱自己。 最终,我们都会领悟到,育儿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就是爱。在爱里彼此温暖,在爱里共同生长。我们这一生,便足够明媚与丰盛。 ★理念新颖,干货满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越来越多的父母思考怎样养娃,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让家长们更加头疼怎样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学习,作者融合风靡全球的正面管教教育理念和双向教养育儿理论,书中呈现的双向奔赴的亲子关系以及丰富的故事案例和操作方法,将为每一位处于育儿焦虑中的父母提供帮助。 ★专家推荐,诚意满满。香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院马近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戴韵教授、新西兰幼儿教育专家邹鹏老师、母婴头部大号朵妈陪娃诚意推荐。 ★温暖治愈,颜值满满。简洁典雅的包装设计,温馨有爱的彩色照片,温暖细腻的文字讲述,为你开启轻松治愈的育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