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4)
作者简介
忆江南,原各张恒涛,1975年生于山东夏津。非**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历史老师没敦过的历史》两册畅销不衰,另有百余篇文章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讲坛》、《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
内容简介
蒙恬不只是名将 廉颇、王翦、白起、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其中秦国、赵国各占两名;如果评选“大秦四大 名将”,笔者以为入选的将会是王翦、白起、蒙恬和 章邯。其中,*与众不同的应属蒙恬,因为他不只是 一位名将,而且是有艺术范儿十足的传奇。 蒙恬所属的蒙氏家族三代都是秦国名将,他的祖 父蒙骜*无不克、战无不胜,曾经先后拿下韩、赵、 魏三国的一百座城池;他的父亲蒙武人如其名,和名 将王翦联手*楚,两次大破楚*,逼得项燕(项羽的 祖父)兵败**,楚王束手就擒,*终灭掉了楚国。 蒙恬是伴随着大秦帝国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大 秦帝国横空出世的前夕,他被当时还是秦王的赢政封 为将*,担负起了平定齐国的历史重任。 根据现存有关蒙恬的历史资料,他的祖父蒙骜是 齐国人,籍贯是如今的山东省蒙阴县,但这个说法其 实是有待商榷的。在春秋战国的*大部分时间里,蒙 阴是属于鲁国的,在地图上,它明显位于齐长城(齐 鲁两国的分界线)之南,即使齐国在战国末期*占了 蒙阴,那么蒙恬家族也是被迫做了齐国的百姓,而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齐国人,而且很可能蒙恬的祖父蒙骜 就是在蒙阴被齐国占领时才背井离乡西行避难来到秦 国的。另外,从蒙恬的性格和后来的言行看,如果齐 国是他们家族的故国所在,他是不会去那儿*城略地 的。 假如笔者所言是历史事实,那么蒙恬*齐就非背 国之行,而是**之举。 公元前221年,蒙恬和名将王贲(王翦之子)联手 向齐国发起进*,一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很快就 兵临齐都临淄城下,齐王建献城投降。至此,六国尽 灭,秦国一统天下,历史从战国时期进入秦朝时代。 蒙恬因为灭齐之功而官拜内史,成了秦始皇身边的股 肱之臣,内史乃是大秦帝国都城咸阳的一把手。 秦始皇展开统一六国之战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 族匈奴趁机占领了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威胁着咸阳 的战略安全。始皇帝在经过六年的充分准备后,于公 元前215年向匈奴宣战,此次用兵的主将就是蒙恬。 蒙恬率领三十万精锐秦*,一次次大破匈奴骑兵,很 快将敌人赶到黄河以北,成功夺回了黄河大拐弯以南 的失地。随后,蒙恬乘胜追击,渡过黄河收复了河套 平原,并且在那里建立郡县,发展经济,为长期抵御 匈奴侵扰做准备。此后的岁月里,蒙恬多次大败匈奴 ,威震匈奴各部,被誉为“中华**勇士”。 因为生活在短命的暴秦时代,能征善战、战功卓 著的蒙恬很遗憾地错失了“战神”的称号,但他却意 外地收获了另外两个“男神感”十足的名号:一个是 笔神,一个是筝神。 众所周知,毛笔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至关重要、 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可是很少有人了解名将蒙恬与 毛笔之间密切而神秘的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