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诗坛(总第十期)
作者简介
唐晓渡:诗歌批评家。著作有诗论集《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唐晓渡诗学论集》《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诗歌随笔集《今天是每一天》等。 西川:著名诗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刘文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
内容简介
《当代国际诗坛》是对当代国际诗歌的及时译介和跟踪研究,同时也是对外国诗歌的当代阐释和当下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诗歌研究中心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拟出版一套“双语对照外国诗丛”,分别从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日语诗歌中精选一百首名诗,分为六卷出版。本期《当代国际诗坛》特选登其中三卷的序言暨诗作各二十首,以同时展现西班牙语、俄语和日语诗歌的历史脉络和最佳诗作。在下一期,我们还将编发英语、法语、德语卷的序言和译诗。布罗茨基曾为他的一组诗取名《语言的部分》(Часть речи),后来他又用这个词组做了一部诗集的题目,布罗茨基意在表明:诗歌就是话语的一部分,是语言的一部分。同样,每个语种的诗歌也都是世界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 张桃洲先生译的巴克斯特诗最近在诗坛引起了关注,我们特约请他为本刊编译一份“巴克斯特专辑”,以使这位新西兰诗人的创作在汉语中获得更全面的呈现。傅浩先生新译以色列诗人阿米亥诗十九首,让我们有机会再次重温中国诗人和读者熟悉的这位诗歌大师。 本期还刊出欧阳江河先生的一篇访谈和胡蔚女士的一篇综述,旨在凸显中国当代诗人和学者与当代外国诗歌之间持续的互动、互文关系。2022年5月14日,本刊新一届编委会举办了一次线上会议,各位编委畅所欲言,本期特刊出本次会议纪要,让各位与会编委的网上高论留痕纸面。 《当代国际诗坛》是对当代国际诗歌的及时译介和跟踪研究,同时也是对外国诗歌的当代阐释和当下解读。此为总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