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往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122/02/20240122021144981.jpg)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先秦往事
ISBN: 9787507558852
覃仕勇:广西博白人,通俗历史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自媒体账号“覃仕勇说史”“覃仕勇讲史”的运营人,擅长写简史、通史,以及各种历史人物传记,已出版《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大唐王朝惹了谁》《两宋时代的牛人》《这才是岳飞》《大东汉》《奏折上的晚明》《功夫皇帝:赵匡胤》《一代名相狄仁杰》《隐忍与抗争》《明灭》《谋士纵横》《天朝梦碎》《中国史速读?皇权相权》以及《熬通宵也要读完的王朝史》系列(共十册)等多种文史作品。
第一章?神话的回归 一、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多少年前? 中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算起的,现在实在无法确定。 中国历史是如何开始的,现在更加无法确定。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史记》,因为他写的是纪传体通史,撰写有《五帝本纪》,算是从黄帝王朝时代写起的。 黄帝王朝时代,属于一个传说时代。 传说时代之前,还应该有一个神话时代。 神话时代的大致脉络是:盘古大帝开天辟地,天地经过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序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的分化和演变,陆续出现了三位伟大的神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这“三皇”。 在“三皇”的统治时代,天地已生有万物,但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风餐露宿,茹毛饮血,处于野蛮而未开化的原始社会状态。 让人类获得长足发展的,是随后出现的五位神祇人物,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 有巢氏教导人民建造出简陋的巢穴、房屋;燧人氏摸索出钻木取火的技能;伏羲氏始造文字以记事;女娲氏采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而开启了农耕文明,中国历史也因此进入黄帝王朝时代。 黄帝王朝时代出现五位有名的领袖人物,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学家称之为“五帝”,所以,黄帝王朝时代也可称之为五帝时代。 前面说了,黄帝王朝时代属于一个传说时代,虽然它的系统性要比神话更为严谨一些,但它和神话时代的虚构成分是一目了然的。 那么,现在,我们是否可以借助于考古研究,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梳理得更为清晰一些呢? 这里,最先要涉及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中华文明的出现,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 考古学家以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来划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先是旧石器时代,再到新石器时代。 我国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三里处的贾湖遗址,曾在1980年被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确认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 从1983年到2001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先后对贾湖遗址进行了七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二千六百五十七点五平方米,清理出住房遗址五十三座,陶窑十一座,墓葬四百四十五座,出土陶、石、骨等文物及文物标本五千余件。 这些陶、石、骨等文物及文物标本,通过碳-14检测,都在地下埋了近万年,但质量普遍不高。 不过,在1986年开始的第四次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在七十八号墓里发掘出了两段被放置在墓主人股骨旁的骨管。 这两段骨管,经科学检测,属于兽骨或禽骨。 墓主人为什么要拿这两段兽骨或禽骨作为陪葬品呢? 有人说,它们属于织布和补网的器具。 也有人说,它们是宗教祭祀用品。 也有人根据骨管一侧管壁上挖有的七个圆形穿孔,开玩笑地说:“这种‘穿孔骨管’应该是一支笛子。” 玩笑归玩笑,大家都没有当真。 前面说了,通过碳-14检测,贾湖遗址埋在地下的东西,都是埋了近万年的了。 近万年前,连文字都没有,哪谈得上音乐?哪有什么乐理知识?又哪谈得上制作乐器演奏呢? 但这次考古的负责人中还真的有人把这句玩笑话当真了。 1987年春,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六次发掘,考古队又发现了一座墓的墓主人左股骨内侧放置的一支完整无损的“穿孔骨管”,管身上的七个孔大小完全相同。 不得不说,这个“穿孔骨管”实在太像笛子了。 考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决定拿着这支完整无损的“穿孔骨管”找音乐界的权威人士问个究竟。 几经周折。 1987年11月,“穿孔骨管”被国内顶级的音乐界专家认定为笛子,并且,通过了电闪音高仪(stroboconn)闪光频谱测音仪的测试。 测试完毕,有两位音乐专家分别用斜吹的方式吹奏了上行和下行的音序,又分别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那么,专家们对“穿孔骨管”做出的结论是:舞阳出土的“穿孔骨管”具备音阶结构,是乐器。 既然是乐器,那就可以确定九千年前的贾湖先民具备了一定的乐理知识,那么,中国的文明史就不应该是我们常说的五千年,而是九千年了! 再现鲜为人知的先秦,盘活历史深处的细节; 文风清新晓畅,可读性强;趣味性、知识性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