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

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
作者: 赵福江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10
折扣购买: 更好的学生教育策略
ISBN: 9787572011078

作者简介

赵福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班主任》杂志主编,班主任杂志社社长。北京市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内容简介

1. 拯救“公主”计划 那年接手新班,刚一开学,一个女生便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她有一个让人看一眼就难忘的名字——发音同公主。说起公主,可真是不简单!她骄横无礼,在班里很不合群,常常独来独往,却与高年级一些不安分的学生来往密切;她烟瘾很大,常在学校厕所里无所顾忌地吞云吐雾;她还曾密谋一场三人行的离家出走行动……一副率真可爱的外表下,她为何会如此顽劣不羁? 我翻阅大量书籍,查找有关问题学生的成功教育案例,又与同事一起研究教育方法。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开始实施拯救“公主”计划。 一、换个方式,走进公主的心灵 起初,我通过找公主谈话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所谈内容都是讲道理、明方向。她虽毕恭毕敬,但只是默默聆听,除了点头就是“嗯”“好”之类的简单答复。那段时间,我几乎无计可施。于是,我在深刻反思后转变了思路:不再在正式场合找她谈话,而是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谈话时不再是一副板起脸来训人的严师模样,而更像是大姐姐、大朋友一般;交谈的内容也不再是大道理,而是谈兴趣、谈理想、拉家常…… 一开始,公主仍有些心存芥蒂,不愿交流,我就随意拉家常,讲见闻。后来,当我谈论起调皮女儿的诸多趣事以及生活、工作中的乐事时,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也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开始边听边不时地发表意见,说我的女儿真是可爱的小精灵,还建议我在面对生活、工作的重负时学会解压、懂得放松。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她终于对我敞开了心扉。原来,在她很小时父母就离婚了,母亲改嫁他人,父亲虽然再娶,但仍然萎靡颓废,只有退休在家的奶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她本也乖巧,学习、纪律等各方面都还不错,只是在小学五年级期间奶奶因病到省城住院,无人照管的她无意中结交了不良的朋友,沾染了恶习,以至于后来愈演愈烈。老师、家长虽百般教育,但她却欲罢不能,难以回头。 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孩子日益增多,但像这般因父母离异而对孩子产生如此大影响的情况倒不多见。于是,我多次找她的家长进行诚恳的交流。最终,她的爸爸和继母同意让公主平时住在他们家,周末则在奶奶家度过。 二、学会感恩,告别冷漠的心 可这些远不足以让公主消除对爸爸以及他那个家的隔阂与怨恨,甚至她连带着对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仿佛全世界都亏欠她。有一次,她竟语出惊人地评价爸爸:“他活该那样!” 怎样让她远离冷漠,学会理解和感恩呢?我在一次与她的交谈中找到了突破口。那次,我无意中说到女儿对我的努力付出不但不理解,还表现得特别冷漠时,她竟义愤填膺,为我打抱不平,并帮我出谋划策,教我如何应对。 我趁机开诚布公地说道:“老师怎么觉得你有时跟我女儿有些像啊!”说完,我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接着问道:“你知道你们哪里像吗?”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她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坦诚地说:“我有时也难免糊涂,说一些伤害亲友和老师的话。”“我们的公主真是长大了!既然意识到了错误,就要努力改正,好不好?”她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又把女儿为我捶背、洗脚的变化告诉了她,目的是想让她懂得,不仅要有感恩意识,而且要学会尽己所能付诸行动去回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开导,我精心培育的感恩之树终于硕果累累:公主在作文中描写奶奶日渐衰老的容颜与两鬓平添的白发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父亲节,公主爸爸第一次收到女儿送来的礼物,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却泪流满面;平安夜,我也惊喜万分地收到公主送来的平安果…… 有一次,公主爸爸因车祸骨折。整日躺在家里的他,经常大发雷霆,还摔东西、骂人,家里乱成一团糟。她跑来向我哭诉、求助。我鼓励她说:“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要为奶奶和爸爸分忧,也要照顾好自己,这是你不容逃避的责任哪!” 后来,她奶奶告诉我:公主那天回到家,在爸爸情绪稍有缓和时,与他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不但帮助爸爸消除了烦躁情绪,还大大改善了与爸爸的关系。如今,父女俩真可谓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家里也在她井井有条的布置和安排下,很快步入正轨。 三、融入集体,收获真挚的友谊 要真正把公主从困境中拯救出来,仅靠我和家长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帮助和影响她。 在班里,由于公主总是拒他人于千里之外,大家对她也是视而不见。为此,我借助课堂以及主题班会、晨会等,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助的道理,引导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不挖苦、不歧视任何同学。我还专门召开“我的班级我的爱”演讲比赛,并极力动员公主参加。当她拒绝时,我告诉她:“这次演讲跟你与集体的过去无关,只是你与它的未来的一次宣言。”她这才卸下重负,不再排斥,继而在大家的支持下全力以赴进行准备。 比赛当天,公主站在讲台前真情流露:“以前我一贯我行我素,无所顾忌,而今我才知道,我的个人荣辱与班集体息息相关,我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我所热爱的班级。今后,凡事我都要三思而后行,好好想想我的言行举止会给班级带来荣耀还是抹黑!”言毕,教室里掌声雷动。 在一系列活动的熏陶教育下,公主终于不再冷漠:同学有困难,她乐于帮助;班级有活动,她积极参加。同学们也对她主动热情,关爱有加。班委会成员还自愿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他们热情、无私地帮助公主,尤其是当公主孤独无助时,他们总能及时施以援手,并美其名曰“救公主回城堡”行动组织。在他们的帮助下,公主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也渐渐远离了以前的不良小团体。 四、赏罚分明,避免走回头路 在公主进步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反复,这是在我预料之中的。可我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不辨是非地一味表扬,会滋长她的骄傲情绪;一旦犯错就当众批评,也会挫伤她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再三思索后,我坚定了“赏罚分明”的原则,即“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公主能歌善舞,我便任命她为班级文艺委员,全面负责班级的文娱活动。她不负众望,积极筹划、组织班级的集体舞表演和迎新年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誉。为了更好地激发她的热情,我专门召开表彰会,并给她发奖。虽然奖品只是一本普通的本子,可拿到奖品后,她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哭了。看着曾经经历过“大风大浪”都毫不畏惧,从不胆怯、哭泣的她,而今喜极而泣,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次表彰成为她成长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从此,她愈发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有段时间,公主无端故技重演:上课时说话、做小动作、吃零食,屡禁不止;问同学借钱,有借无还,还叫嚣恐吓;与同学发生矛盾后破口大骂,情急之下还大打出手。于是,我私下找到她,狠狠批评了她。她低头聆听,若有所思,惭愧地红了脸。最后,她坦诚认错,并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犯。果然,之后她真的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如今,公主已快初中毕业,从她身上丝毫看不到家庭变故带来的阴影,她乐观开朗,积极上进,真诚宽容,热心助人,那个曾经形单影只的孤雁终于蜕变成美丽快乐的公主。 杨娟?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学 2. “被老大”的幸福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一些学生面临着“被老大”的境遇。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接纳这一改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准备缺失:“被老大”抵触的根源 我刚刚接手一个新班,就发现女生小惠染着黄色的头发。开学第二天,她又没交作业。我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她一直躲闪着我的眼神,不愿回答。我转而询问她头发的情况,她更是闭口不言。于是,我悄悄问她的同桌。原来,小惠上晚自习时总是写一会儿作业发一会儿呆,问她在想什么她也不说。 一般来说, 学生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里都想好好表现,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什么小惠却如此另类?我又找到她,想通过谈谈她的家庭来找出些线索。这次,她终于开了口:“我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他们关系和睦。”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于是,我跟她商量:“正好明天就是周末了,你回家把头发染回来,并且以后按时交作业,好吗?”她点了点头。 新的一周开始了。小惠依旧顶着一头黄发出现在我面前,而且没有交物理作业,还变本加厉地化了妆。我生气地问她:“为什么没有把头发染回来?”她轻描淡写地说:“我回姥姥家了,没空去染。”“那化妆和作业又是怎么回事?”我有些气急败坏地问道。她没有回答,脸上布满了不屑和鄙夷,好像做错事的那个人是我!我终于忍无可忍地冲她喊道:“把你家长叫来!” 两个小时后,小惠的父母同时出现在学校门口。她的妈妈挺着大肚子,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父母二人一再替孩子道歉,可小惠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经过一番劝说,小惠终于把头发染回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如此叛逆?我迫切想知道答案。于是,我轻轻地问小惠:“你父母一看就是有修养的人,你肯定不是坏学生。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啊?”她低着头,沉默不语。“是因为你妈妈要生二胎吗?”一句试探性的话语,竟然令小惠的眼泪哗地掉了下来。 看来,我猜得没错。 看着哭成泪人的小惠,我心里也十分不是滋味。待她情绪缓和一些之后,我对她说:“孩子,有什么心里话可以和老师说说吗?”小惠说:“爸爸妈妈要给我生个弟弟妹妹,说是和我做伴,但我们俩相差16岁,哪里是伴儿啊?哪里有共同话题啊?我根本不想让他(她)出生!”小惠一口气把这些话说完,脸上还露出恨恨的表情,这让我有些惊讶。原来,是这些想法让她心中充满了冷漠、仇恨,甚至是自暴自弃。 朱永新教授说过:“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也常常告诉我:“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几乎都能追溯到他的家庭原因。”在“二孩”家庭里,老大出现抵触情绪,多半是因为老二出生之前,父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个准备,不是为老二添置物品,而是给老大做好心理疏通工作。试想,在“二孩”来临之前,所有人都是围着老大转,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得老大不再是唯一,在深感地位不保的同时,关爱和安全感也被夺走。其实,老大害怕的不是家中多了一个人,而是因为这个人的出现所带来的身边人对自己急转直下的态度。 二、心理疏导:“被老大”也会有春天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既然小惠的问题主要出在爱的需要的缺失上,我就应该对症下药,让她感觉自己并没有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现而失去什么,反而多了一份爱。 于是,我努力开导小惠:“妈妈作为高龄产妇想要第二个孩子,可能是有自己的考虑,但毕竟这是他们的权利,你何不尝试理解、接纳父母的良苦用心呢?”她仍然噘着嘴,不吱声。我继续说:“我有一个弟弟,从他出生后我就一直照顾他,后来他上学了,我也总是挂念他。开始时,我也没感到有弟弟的好处,当时的想法就跟你一样。但是,我身边没有弟弟妹妹的同学总是羡慕我,因为他们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为此,一到周末他们就组团来我家玩,还说要跟我抢弟弟呢!” 这时,一丝羡慕的表情从小惠的脸上闪过,但她马上又噘着小嘴说:“但是他会跟我抢爸爸妈妈啊,我才不要呢!”我拉起她的手,说:“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爸爸妈妈一直是你一个人的。他(她)出生后,你还是爸爸妈妈的女儿,他们还是那么爱你。而且到时候,你还有一个崇拜你、把你视为偶像的弟弟或妹妹。周末或者寒暑假,你们一家人出去旅行、野营,大家有说有笑,那样的家庭是不是更快乐呢?” 说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小惠眼睛里闪动的喜悦,便继续对她说:“还记得我跟你们说过,咱班政治老师最近每个周末都要去济南的医院照顾她生病的母亲吗?还好她是兄妹四人,大家可以轮流照顾老人。如果政治老师是独生子女呢?那她还不得辞去工作天天待在济南啊!将来你的父母老了,万一身体不好,那时弟弟妹妹也长大了,你们俩不就可以一起照顾父母了吗?你看爸爸妈妈现在就给你想到这一点, 说明他们是多么爱你啊!”小惠一边认真听,一边不住点头。 三、亲子沟通:收获“被老大”的幸福 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仅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而且可以增加孩子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如果家长忽略孩子的心理动向和反常行为,孩子也没有养成遇到问题向父母倾诉的习惯,那么孩子是很容易出状况的。 小惠说,她的父母已经很久没有跟她聊天,也好久没有拥抱她了。眼前的这个孩子不再露出那种令人不悦的表情,而是让人充满怜爱。关爱从哪里缺失,就要从哪里找回来。如果家长不去关注孩子的心理,敏感的小惠终究还是要出问题。于是,我约见了她的家长。 听我说完孩子的情况后,小惠的父母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没有想到已经16岁的小惠会对这个问题想不通。所幸的是,一年来孩子莫名其妙的反常问题终于找到了症结。回忆起以前乖巧听话的小惠,妈妈居然掉下泪来,心疼地说:“我们多想找回以前的那个小惠啊!”两位家长为之前的疏忽大意懊悔不已。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决定以后每天在小惠下晚自习之后,陪她聊聊天再睡觉,并且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不再让孩子感到缺少关爱。我的教育目的,不仅是帮助小惠摆正心态,正确理解父母生“二孩”的问题,还要帮助她正确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希望被认可的天性。于是,我跟小惠商定,在家要多体谅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用实际行动让父母放心的同时,还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惠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渐渐步入了正轨——不化妆了, 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也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最关键的是,她的脸上时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学期末的家长会是小惠陪同妈妈一起来的。当我看到小惠挽着妈妈的胳膊,有说有笑地朝我走来时,我竟激动得掉下泪来。家长会结束后,小惠伏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老师,下次我把妹妹带来让您看看,她特别可爱,您一定会喜欢她的!”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个叛逆的孩子都是一个孤独的天使。”对“被老大”的学生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结,投以关注的目光,并耐心地送上温暖的关怀,小天使们又怎么会感到孤独?当我们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学生全都是天使。 辛娟?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教育与转化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行为习惯问题、青春期问题等,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挑战。 本书精选了近50位老师有关学生教育与转化的典型案例,他们的巧妙实用的方法、策略,尽显教育的美妙、温馨,可以助您更好地教育学生,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作为应对学生挑战的实用策略指导书,本书易学好用,非常适合班主任培训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