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吹响之后

冲锋号吹响之后
作者: 马超英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冲锋号吹响之后
ISBN: 9787208160972

作者简介

马超英,男,1958年8月出生。1976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516舰服役。1982年退伍后,在上海市民政局工作;后考入国家民政管理干部学院;曾在市民政企业集团办公室、企业管理办公室和其他部门工作,任副主任、主任;2009年调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任副站长、站长。

内容简介

一、成长 1.出生 1926年3月,初春。 在山东省西南地区,天气已经悄悄地开始转暖。但是 夜间仍然时不时还有些偏冷,老百姓依然穿着厚厚的棉袄 。 那里,有一个被叫作“三山街”的地方。其实“三山 街”就是一个处在交通岔路的村庄,之所以被人们称为“ 三山街”,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官府驻地, 山上有官地,村里有类似官府的地方,种有老百姓在家里 不种植而官府普遍种植的柏树。村里有一条东西走向宽敞 的大通道,每隔几天,便是一个不小的集市,其中鱼市上 的鱼,据说即便是在距离微山湖很近的乡镇都不一定有。 加上还有许多关于官府的传说,所以,后人就一直把“三 山村”,叫成了“三山街”。在方圆几十里的其他村庄都 没有这样的叫法,即把村当成街来称呼。 就在这个“三山街”的村东头住着一家普普通通、与 当地人一样的农户人家。在三月中旬的一个晚上,这家生 了一个男孩。这是家里第二个男孩,但却排行第三。因为 ,这个男孩之前还有一个大哥和一个大姐。如今“老二” 出生了,于是家里人就把他叫成了“二孩”。在当地,女 孩子被称为“小闺女”,连起码的“小孩子”都没有资格 称呼,只有男孩子才能被称为“小孩”。家里给这个男孩 按家族姓氏辈分,起了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叫马宜祯, 后来改名为“马前进”。 他的出生让家里着实增添了许多喜气。加上那天正巧 是农历二月初二,有“龙抬头”之说,在民间是一个非常 吉利祥和的日子。 在农村,一些人认为男孩子今后可以成为家庭的劳动 力,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可以传宗接代。 鲁西南地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之乡曲 阜和孟子的家乡邹县,距离马前进的老家,前者仅有80多 里,后者只有40多里地。生男生女可是一件大事。在各类 事情上,男女有别非常讲究。比如:接待客人时,女主人 是不能与客人同桌出面招待,不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 哪怕来的客人是娘家人,也得按礼数行事;红白喜事,更 是十分注意规矩。就拿出殡时来说,先主后宾,家里有男 孩子按辈分中的老大代表晚辈摔盆,以示感恩和悲痛。其 他人一波接着一波上前行礼。轮到女婿祭拜时,要按照大 小依次排列统一磕头。遇到有的人家女婿多,要排很长的 队伍,甚是壮观。女性家属是不能跟着送葬队伍去埋葬故 者的林地的,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去林地参加安葬 。家里议事,女孩子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所以,马前进的出生,的确让他的父亲和家人以及周 围邻居为此高兴了一番。 相传,明朝时期,马氏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分流而迁徙到了山东鲁西南微山湖东一处叫“北焦村” 的村落,落户生存下来。到现在,那边的“焦村”还保留 着并在不断壮大。以马姓为主要姓氏的村庄有“北焦村” “东焦村”和“西焦村”三个,到21世纪的2019年,那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涉及这个主题的,从宏大叙事和历史高度切入的作品较为常见,从普通人的角出发的并不多,本书视角独特,故事性强,值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