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
作者: 吴如嵩//黄英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18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
ISBN: 9787510801679

作者简介

黄英,女,1959年9月出生,1977年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军医,从医十五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先后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 吴如嵩,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兵法与军事历史的研究。专著有《孙子兵法浅说》、《孙子兵法新论》、《孙子兵法新说》、《孙子兵法辞典》(主编)、《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合作)、《孙子兵法连环画》(合作)等。

内容简介

1.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孙膑兵法?月战》一文写道:“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不得不战才 去作战,讲的是中国古代军事家珍惜人的生命。《黄帝内经?素问》一篇讲 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应该“尽终其天年,度百岁 乃去”。讲的是古代医家对人类生命的珍爱。为了人类健康长命,还是在 蛮荒时代,中国就有中医始祖神农尝百草、救人生命的动人故事。 据说,当时自然灾害泛滥,人们“一日而遇七十毒”,疾病遍地流传 ,致使民不聊生。有位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探究保 护生命的方法和规律。后来,轩辕氏(黄帝),在发明文字、舟车、音律、 算数、养蚕的同时,对医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黄帝有两个医臣,一个是 岐伯,一个是雷公。岐伯善于经方治病,雷公长于针灸祛疾。他们君臣三 人经常在一起深入研究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考察五气变化的规律,分析 阴阳转化的特点,洞悉人类生老病死的过程,探寻治病祛疾的药物和方法 ,然后以君臣问答的方式写出医学巨著——这就是中外闻名的典籍《黄帝 内经》。 中国医学的始祖自然当首推神农、轩辕等。中医学自从它产生之日起 ,就融合了贵人贱物的思想传统,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仁术。唐代医学 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的序言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 济之,德逾于此。”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他又从医德的角度提出了 三条具体原则: 一、治病必须具备仁爱之心,淡泊名利。凡行医者必须像古代良医那 样,潜心研究医术,消除任何物质欲望和名利奢求,怀藏大慈恻隐之心, 以救死扶伤为神圣职责,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解救病人的危急。决不 能凭着一技之长,醉心于索取钱财。 二、治病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如果有患者前来求治,不论贵贱 贫富、长幼妍媸、恩怨亲疏、华夷愚智,都应像亲人一样热情对待,诚心 救治。决不能嫌贫爱富,偏心偏向。 三、治病应不辞艰辛,急病人之所急。救死扶伤过程中,不能瞻前顾 后,过多考虑自己的名利得失。应当将患者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不论 道路险恶,不分昼夜寒暑,不管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决不能拖延慢待, 敷衍了事。 孙思邈认为,一个医师只有从这三个方面严于律己,才可能成为真正 以人为贵的苍生大医。反之,则是人类的巨贼。 这些原则既是对前人思想的概括,又是对历代良医经验的总结。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良医莫不如此,流传至今的关于董奉“杏林春暖”的故事, 就颇有代表性。 三国时期,江西庐山隐居着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他对求治的患者, 不论疾病轻重,从不拒绝,并且在医治过程中不取分文,但对病愈后前来 酬谢的人却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根据来者原来病情的轻重,让他们 分别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数目不等的杏树。病轻的人种一株,病重的人 种五株。数年之后,董奉隐居之处竟然杏树成林,郁郁葱葱。早春时节, 杏花盛开,春色满园。初夏之际,杏黄大熟,硕果累累,清香扑鼻。每当 杏熟时,他在林中的谷仓里设一器具,张榜通告过往行人,有欲买杏者, 可按规定,一器谷换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报。对于所换得的粮食, 董奉不是用来发财致富,而是除留下自己的口粮外,绝大部分用于接济贫 困孤寡和无依无靠的老人,以及行旅不逮之人。 董奉这种以人为贵、治病救人的生动事迹,为人们交口称道。随着董 奉美名的传扬,杏林的佳话不胫而走,遍及天下。“杏林春暖”、“誉满 杏林”、“杏林春满”、“杏林望重”等等,成为古今病家借以表达对医 家感激和尊敬之情的共同语言。古今许多医家则以“杏林”自励,以致出 现过一些以杏林命名的医院、药房和医学团体,诸如杏林医院、杏林堂、 杏林学社等等。 从“尝百草”到“杏林春暖”,再到当代盛赞的“白求恩精神”,这 其中虽然间隔着千百万年,但是“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是一脉相 承的。这是中国医学始终一贯的宗旨,也是中国历代良医奉行不悖的最高 道德准则。 医德比医术更重要 古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自古就是一项极为崇 高的职业,今人更称其为“白衣天使”。但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冲击,医 德已经逐渐不为“天使”们所重视,救死扶伤的“天使”变成谋财害命的 “恶魔”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所以说,当今为医之要不仅在其医术高超, 更在乎医德高尚也。因为对于少数无德之徒,其医术愈高,害人也愈深, 病人遇见他,说其是身披白衣的恶狼,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有人说,医德缺失的根源依然乃钱字当头,若要名医高手执刀,先得 “红包”开路;医生为捞得暗中回扣,不问病人病情,只管以大处方侍候 ……医界恶习,如此?等,不一而足,着实是令病人谈医而色变!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