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续)](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9/13/20200819130035288.jpg)
出版社: 贵州大学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情结(续)
ISBN: 9787569101843
旷古江水流 不是渲染,更不是矫情,60多岁的我,独自背着相机 和行囊,怀着几分眷恋和不舍,更多的是苦涩和沉重,离 开这片让满头银发的我不会忘记的土地,结束了这次为期5 天的民族村落非遗文化体验之行。 对于我而言,生命价值新概念的形成始于今天脚踩的 这块土地。从□汉一家亲隆重又不失民族风情的婚礼开始 ,到遇见我们民族技艺在这小城偏隅之地苦苦挣扎;从新 婚燕尔的新人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到民族技艺人为传 承先祖技艺艰辛生活的现状。强烈的反差预示着我这次民 族村落非遗文化的体验之行注定要跌宕起伏。虽然我一直 没有离开文化这一行,但退休之后我重新换了一个观察并 体验生活的视角。我也是从这刻开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人 生世态,完整记忆的个人叙事也是在这里向前延伸。江水 在眼前静静地流淌,默默地记录着江边多少不被人知的故 事,蒲江村、红岩圃、石家寨、岩门司村等等,是流淌的 江水养活了这里的人家,同样也是流淌的江水塑造了这里 的人家。这几天江水边那些鲜活的脸庞一直萦绕在我的心 头。石老头、残疾船人、留守少女、空巢古歌老人、芦笙 世家、织布梳艺人等等,我都会努力通过录音和照片影像 将这些人和故事一一整理成鲜活而详细的文字。不知道是 不是我年老多情,眼睛时时为他们湿润,我时常想,为他 们改变什么,却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驾驭。留下回程的路 费,把仅有的钱留给三个留守少女,这微薄的表示只不过 是我虚伪内心的自慰。拿着留守少女剥了皮的柚子,是那 么的沉甸甸,想好了一定拿回家让女儿吃,以此机会给女 儿讲述山里留守求学少女艰苦的命运。和留守求学少女一 路之隔的是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褶皱破损的衣裤油黑 发亮,儿子和媳妇早亡,留下年小的三个孙孙和他相依相 伴,当然还有他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旷世古歌,低沉忧伤的 歌声表达了他对眼前生活和命运的几多无奈。如果不是陪 我的伙伴先咏唱古歌,老人将一直紧锁眉头不会开口唱的 ,他会让祖辈世代传唱的古歌在他的骨血里深深地埋藏, 与他的生命一起慢慢地消失。我不敢进他家屋子里去看看 ,因为我先前看见留守少女家除了火塘里烧黑的锅,床上 破破烂烂的被子,满地散乱的苞谷穗,剩下的就只有那“ 喵喵”叫的小花猫,所以,古歌老人家也大致如此吧。离 开时我已没有钱留给他,这种惭愧折磨着我,他无助的灰 色眼神和忧伤的古歌在我脑际不断反复的出现,在候车室 里、在颠簸的公交车上、在崎岖的山路上、在绿黛色的连 绵不绝的远山、在苍苍茫茫的天际,老人的古歌总是在回 荡和萦绕,如影随行。 我在整理此文的时候,得到县非遗中心朋友传来的信 息,古歌老人在我们离开后两天就过世了,他唱给我们听 的古歌成了他的谢世绝唱。也因我们这次同行的县非遗中 心朋友当时对其进行了录像录音,留下了绝世的古歌资料 ,所以此文也是我们对这位饱经沧桑的古歌老人为我们世 人留下绝世古歌的最好的祭念吧! 此行我要感谢当地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在这个偏远的 地方能有这样的文化前瞻,并拿出资金完整系统地梳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