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手册(精)/利维坦号战记
作者简介
◆[美] 斯科特?维斯特菲尔德(Scott Westerfeld) 1963年出生于美国达拉斯,从小看着程序员父亲捣鼓飞机、飞船和潜水艇。投身写作后,逐渐在青少年科幻小说界站稳脚跟,收获《纽约时报》、菲利普·迪克奖、《轨迹》杂志票选和海外读者人气战的肯定。 《利维坦号战记》是维斯特菲尔德的架空历史大作,灵感源自一战时期的插画冒险故事,吸引了众多死忠粉丝。 为了躲避严寒,他和妻子辗转居住在纽约和悉尼。 ◆[美] 基斯?汤普森 (Keith Thompson) 手绘风格画师,专攻概念设计和图书插画。曾在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电影中担任怪物设计师。
内容简介
达尔文主义者 查尔斯·达尔文于1854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可以控制生物进化的“生命线”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发现会让整个世界分裂成两个阵营。在接下来的六十年里,大英帝国踩在各种生物机器的背上崛起,促使许多其他国家也采纳了达尔文主义的技术原则。随着国家间合成怪兽买卖与杂交的进行,这些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并蕞终形成了联盟。在英、法、俄三国的号召下,达尔文主义协约国和它们的殖民地在1914年时占据了世界领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整个联盟看起来不可一世。当然,一战的历史证明,这种乐观主义倾向是毫无根据的。 利维坦号内外 利维坦号是机械和巨兽的结合体——钢铁、血肉、合成木在上面都可以找到。巨型飞行兽的腰部配备了引擎和搭载船员的舱室,整只巨兽与其他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史上蕞伟大的造物——达尔文主义飞艇就是各种元素在纷繁中寻求平衡的典范。 吊舱 吊舱悬附在飞行兽的腹部,由腰腹部的绳梯等装置固定。吊舱全长200英尺(约合61米),是绝大多数船员工作和居住的地方,飞艇上的货物和重型武器也都集中于此。 舰桥 船长和军官从舰桥发布命令。引擎舱、鹰巢、弹舱、飞艇顶部的船员……所有人都受舰桥的指挥。大多数命令都通过传信蜥蜴发布,不过船上有些部分连接了通话管和合成神经组织,传信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鹰巢 利维坦号上战斗用的鸟类栖息在鹰巢。成群的巡鹰、战鹰、传信鸟栖息在九个大笼子里,每个笼子都有对外的开口。鹰巢里喧闹异常,而且一股鸟粪味,所以在设计时就和吊舱分离。鹰巢里的笼子很大,驯鹰师可以进到笼子里把鸟赶出来。鹰巢和船体的其他部分也有传信管连接。 机械主义者 与达尔文主义强权相抗衡的是那些不接受生物合成技术的国家。这些所谓的机械主义国家更喜欢用金属而不是活的细胞组织来构建机器。机械主义同盟国的核心是德意志帝国。德皇威廉二世致力于用蒸汽机车和轮船将世界各地的机械主义者联系在一起。德国的工程师被派往世界各地,鼓吹柴油发动机优于筋腱和心脏的理念。德国的老盟友奥匈帝国加入了这一阵营,远至日本和美国北部各州在内的多个地区都采用了机械主义技术。 赛克洛普型风暴机甲 风暴机甲是奥匈帝国陆军装备的体积蕞小的两腿战斗机甲。这种机甲只装配了轻型武器,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60千米,经常被用作巡逻和奇袭,但在正面冲突中应用很少,因为它很容易被掀翻在地。这种机甲的舱室又小又不舒服,不适合用来执行长期任务。 伊斯坦布尔少数族裔社区的机甲 伊斯坦布尔生活着信仰不同宗教、说不同语言的居民,民族成分多样。那里的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特有的机甲。不过,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苏丹的机甲可以装备武器,其他机甲只能使用拳头、刀剑和棍棒来战斗。这类机甲经常出现在游行和宗教节庆活动中,它们也被用来解决城市里各民族的争端——不过是通过礼仪性的决斗来解决。 如果达尔文不只提出了进化论,还创立了生物合成技术 如果戴姆勒不只发明了汽车,还造出了武装机甲 还有什么能比大怪兽和机器人打架更热血? 这不是你所知道的一战! 英法俄协约国派出巨型怪兽上天入海 德奥同盟国派出钢铁机甲威震四方 两大阵营互相抗衡 你会选择给机械上油,还是给怪兽喂肉? ◆《利维坦号战记》精装全彩设定集,德琳?夏普《航空手册》同款! ◆蒸汽朋克风手绘图鉴,多方位展示合成兽和机甲的魅力! ◆巨鲸飞艇利维坦号内外结构细致剖析,风暴机甲赛克洛普大小原理讯速入门! ◆完整收录人物设定、武器设定、制服设定和作战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