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TSN协同架构与关键技术
作者简介
王健全 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学 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 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感知—通信—控制”一体化融合网络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网络协同,主持或参与多项重大专项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编写图书9部。 孙雷 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5G与工业网络协同、时间敏感网络关键机制、5G与时间敏感网络协同传输关键技术、“通信—计算—控制”一体化融合关键技术,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牵头制定ITU-T国际标准4项,参与编写《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及发展趋势》《无线网络架构与演进趋势》等多部图书。 马彰超 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量子信息网络焦点组量子保密通信工作组(ITU-T FG-QIT4N WG2)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ST7量子信息处理工作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与5G、量子安 全融合应用,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导编制标准20余项,编写图书多部。 丰雷 工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智能管理与优化、蜂窝物联网资源分配、移动通信技术垂直行业应用等,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 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编写《6G需求与愿景》《漫话6G》等多部图书。 黄蓉 工学博士、正高 级工程师,中国联通集团级技术专 家、中国联通研究院研究员,IMT-2030(6G)推进组需求工作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确定性网络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和集团级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项,负责行业标准20项,编写图书2部。
内容简介
系统阐述5G-TSN协同传输的发展背景、技术体系和算法机制,为从事先进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人员及从事5G时间敏感网络标准化和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机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