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给孩子的写作课(共3册)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赞颂母爱、童真和自然,文风轻灵隽丽、婉约典雅。《繁星》《春水》《冬儿姑娘》《寄小读者》等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刘纳新,《小读者》杂志主编,知名阅读推广人,“中国童书榜”评审委员会副秘书长。深耕儿童文学领域二十余年,基于儿童阅读现状,提出“做有态度的阅读推荐者”的口号。主持策划出版了《我的第一套职业素养书》《“思辨少年”阅读书系》等多套图书。 许璇,《小读者》杂志编辑,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实践者,喜欢尝试新事物,童书迷。曾策划出版图书《小恐龙爱丽第一天上学》《小猪鲁尼系列》、《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系列》《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著》《mini百科系列》等,力求尽自己的所知所能,为更多孩子带去更多优质童书。
内容简介
总序 1 中国的学生,没有不知道冰心的。她的作品,在语文课文中常常见到,而且,老师们在语文课之外,还会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对于阅读者而言,通过阅读作者更多不同的作品,来了解作者,是非常好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还有个具体帮助,就是可以更好适应从2017 年开始的部编教材的新要求。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对经典的阅读。 如果说优秀作家的一部部经典作品,是时间浪潮之后留下的一粒粒珍珠,那么,冰心的作品,无疑是散发出温润光泽的珍品。 有人说: 我们阅读什么作家的作品, 就像在和什么人交朋友。 冰心的文字总是能让我们超越技巧, 而进入心灵。托马斯· 卡莱尔说:“ 文学是思考的灵魂的思想。” 因此阅读冰心作品时, 我们就像沿着她曾经登过的梯子, 进入到精神的阁楼——在那里看到不一样的光和美。 2 写作与阅读, 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前后呼应, 又彼此支撑。 在冰心看来, 写作不是靠天才的, 而是坚持,“ 一分灵感,九分出汗”。 在她看来, 一个好的作家, 首先必须是要多看的。中外书籍都看, 不但是文学, 还有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都应该抱着“开卷有益”的态度去看。 除了看书,一个合格的作家,还要学会看人,多认识不同行业的人;还要多看山水风物,让自己进入自然当中;更要看自己,从自然万物和芸芸众生反观内心,安放自己。 正如她在《提笔以前如何安放你自己》中所写:“文字原是抒述感情的, 它既有了这不可抵抗的力量, 与我们以不可过抑的感情, 文字是要受它的造就的, 拒绝它不如利用它。怎样利用它呢? 就是提笔以前, 你要怎样安放你自己!” 所以,我们在编选这套《给孩子的冰心写作课》时,除了关于写作的经验,更多地选择了关于读人阅世和自然万物的文章。并以“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三种关系为主要标准,因为这三种关系的和谐与否,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对于青少年读者而言,参照冰心文章中描写的这些关系,也是非常有益的学习。 全书分为三册。第一册《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冰心关于童年的述说, 也是她为所有的孩子献上的一份关于童年、关于光阴的礼物。第二册《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则是冰心关于自然与爱的描写。而在第三册《假如我是个作家》中,你可以读到冰心的写作观、文学观;也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文学大家, 是怎样在数十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坚持写作的。 3 有人说:人性中,最善良、最诚实、最纯洁的就是童心。冰心的作品中,就始终跳动着一颗鲜活的童心。 纵观冰心的一生, 童年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童年, 是她所有作品的源泉; 而一颗童心, 则是她感受世界、传递爱意的方式。 在《小心轻放的光阴》中, 我们选取了冰心不同时期的30 余篇作品。这些作品拥有一个共同主题: 对童真的歌颂和不懈追求。她诉说自己的童年, 歌唱儿童、赞美童真, 用纯净光明的儿童世界, 去感染影响复杂的成人世界; 以儿童天真的眼光重新审视现实的世界, 发觉不为人知的东西。 她尝试用孩子去解救成人的痛苦。在《世界上有的是快乐》中, 她这样写道:“ 缟白如雪的衣裳, 温柔圣善的笑脸, 金赤的夕阳, 照在他们头上, 如同天使顶上的圆光, 朗耀晶明。” 这哪里是孩子, 这分明是圣洁的天使。他们用“银钟般清朗的声音”告诉主人公凌瑜,“世界上有的是光明,有的是快乐”。 在她的名篇《寄小读者》中, 她又这样形容自己:“ 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 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 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 提携我, 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而她, 也真的做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冰心始终以一颗童心, 以一种温暖、细腻、柔和的语言, 以一种对儿童的深情, 关注孩子, 引导孩子, 感染孩子。 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后记》中写道:“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 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 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 我们也希望, 每个读到这本书的孩子, 都能从里面得到温暖和爱。 4 母爱、自然和童真, 三大主题构建了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这本《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便是冰心对于自然的描摹与爱。 在冰心看来: 人类来自自然, 归于自然,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自然万物见证了冰心对它们的留恋, 也分享了她见到它们时无限欢喜的内心。 冰心爱小动物,“ 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 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 她也爱花儿,“ 玫瑰的浓郁, 桂花的清远, 还有蒲公英的平凡”; 她还爱那些虫儿,“ 藕荷色的小蝴蝶, 背着圆壳的蜗牛, 嗡嗡的蜜蜂, 甚至水里的青蛙,花丛中的萤火虫”…… 在冰心的笔下, 大自然是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人类亲密的伙伴。人们可以用柳条做成小桨, 用莲瓣做成扁舟, 在春天的海洋里泛行, 尽情地享受自然的宠爱。“我的朋友,这不是‘春’么?她推着浓妆的世界,转到你面前,慰藉你,鼓舞你。(《迎“春”》)” 大自然是一个胸怀宽广的母亲, 她能够温暖人心, 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培养人性最初的美。“ 在这浩浩的太空里, 阻不了阳光照临, 也阻不了风儿来去, —— 只有自然的爱是无限的, 何用劳苦工夫, 来区分这和爱的世界?(《宇宙的爱》》” 一个真正的作家, 一个真正的人, 必定是爱世界, 爱万物的;也必定充满了悲悯之情。冰心正是这样一个人。她用清新优雅的文字, 以温柔细腻的情怀, 教会我们关照自然, 寻找自然, 敬畏自然。无论是辽阔的大海高山,还是微小的蒲公英、石竹花, 在她的作品中, 都焕发着动人的光彩。这种光彩没有波澜壮阔的叙述与描写, 却充满着博大的爱和坚韧的力量。 我们希望, 每一个读者, 都能从这本《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当中,体味到这种爱和力量。 5 “假如我是个作家”——相信在学生阶段,很多人都做过这个作文题目。 冰心也写过这样的文章。不仅如此, 她还写了许多和写作、作家有关的文字。她告诉我们: 提笔以前要想好如何安放自己; 写作文要有科学态度; 题目出得好, 作文就做得好。她告诉我们她喜欢短小精悍的作品, 她的文学生活,她还教授我们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我们从中选出适合青少年龄段阅读的作品, 结集成这本《假如我是个作家》。 在这本书里, 冰心从祖先的歌谣、中国文学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读后感等很多方面, 和读者分享了她是如何读书, 如何写作的; 同时为读者讲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家国、文学与人格塑造的关系。 在冰心看来, 一个好的作家, 首先必须是要多看的。看书,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看人, 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看山水风物,让自己进入自然当中。 ※理解写作的三个层面: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 我们在编选这套《给孩子的冰心写作课》时,除了关于写作的经验,更多地选择了关于读人阅世和自然万物的文章。并以“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三种关系为主要标准,因为这三种关系的和谐与否,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 ※阅读童年的三个关键词:母爱、自然和童真 母爱、自然和童真, 三大主题构建了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全书分为三册九个单元,主题包括:赤脚的孩子、天真的怜念、丢不掉的珍宝、宇宙的爱、北京的声音等等。第一册《小心轻放的光阴》是冰心关于童年的述说,第二册《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则是冰心关于自然与爱的描写,而在第三册《假如我是个作家》中,你可以读到冰心的写作观、文学观。 ※《小读者》杂志主编刘纳新、资深编辑许璇历时三年精选编选 随着阅读的推广,现在的中小学生接触的书目越来越多,但如何将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来,还是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针对“主题不明、条理不清、内容空洞”等写作通病,我们从《冰心全集》中精心编选119篇经典作品,并配以素雅精致的全彩插图,打造了这套《冰心给孩子的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