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文飞,博导,燕京学者,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莱蒙托夫奖章、普希金奖章和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入选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俄国文学的有机构成》《俄国文学演讲录》等二十余部,主要译有《俄国文学史》《普希金诗集》《悲伤与理智》《茨维塔耶娃诗选》等四十余部,发表论文和各类文章两百余篇。
内容简介
广义的文学史研究活动有可能与文学同时诞生,但学术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往往出现很晚,一个典型的例证便是,中国文学具有数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但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却是由俄国汉学家王西里于1880年完成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俄罗斯人对于他们自己文学的历史研究开始得则更早一些,约在18世纪中期,特列季亚科夫斯基作于1755年的《论古代、近代和当代俄语诗歌》一文被视为最早的俄语诗歌史和文学史研究尝试。在此之后,各种各样的俄国文学史著不断涌现,使俄国文学史研究迅速成为俄国文学界乃至人文学界的一个专门学科。 自19世纪初起,随着自觉的民族文学意识的觉醒,试图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著作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有:鲍尔恩的《俄国文学简明教程》(1808),格列奇的《俄国文学教科书》(1819—1822)和《俄国文学史简编》(1822,此书被视为第一部俄国文学史著),尼基坚科的《俄国文学史试编》(1845),舍维廖夫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1846—1860),加拉霍夫的两卷本《古代和当代俄国文学史》(1863—1875)e 以及佩平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1898—1899) 等。进入20世纪,在19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登上世界文学巅峰之后,在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文学再度出现“天才成群诞生”的壮丽景象之后,大规模的文学史写作更是蔚然成风,众多的文学史著与众多的文学杰作交相辉映,相互促进,终于在俄国文化和俄国社会中构建出所谓“文学中心主义”。这百年间值得一提的文学史著有:温格罗夫主编的《20世纪俄国文学:1890—1910》(1914—1916,此书首度提出“20世纪俄国文学”的概念),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主编的五卷本《19世纪俄国文学史》(1908—1910),科甘的三卷本《俄国当代文学史纲》(1908—1912)和《俄国文学通史》(简编,1927;这两部著作被视为用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学史观总结俄国文学史的最初尝试),高尔基的《俄国文学史》(1939),苏联科学院俄国文学研究所主编的十卷本《俄国文学史》(1941—1956),勃拉戈依主编的三卷本《俄国文学史》(1958—1964),维霍采夫主编的《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史》(1979),普鲁茨科夫主编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利哈乔夫主编的《10—17世纪俄国文学史》(1979),索科洛夫主编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文学史》(1984)等。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学者撰写俄国文学史的热情反而有所高涨,他们不仅继续关注俄国古代文学和19世纪的俄国经典文学,还试图重构作为一个整体的20世纪俄国文学史,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白银时代文学、境外文学和所谓非主流文学,相继出版的重要文学史著有:斯卡托夫的《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史》(1992),库列绍夫的两卷本《19世纪俄国文学史》(1997),阿格诺索夫主编的《20世纪俄国文学》(1999),凯尔德什主编的两卷本《世纪之交的俄国文学(1890至1920年代初)》(2000—2001),佩捷林的两卷本《20世纪俄国文学史》(2012—2013) 等。旅美俄裔学者利波维茨基与其父里德尔曼合编的两卷本《当代俄国文学史》自 21世纪初面世以来已多次再版,在学界颇有影响。 俄国文学史研究也始终是西方斯拉夫学界的一个研究重点,是所谓“俄国学”的重要构成之一。欧美学者对于俄国文学史的关注和描述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中后期,这在时间上也与俄国文学的强势崛起相吻合。较早的著述有法国作家沃盖的《俄国小说》(1886)、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勃鲁克纳的《俄国文学史》(1905)等。20 世纪初,随着一批俄国作家和学者流亡国外,俄国文学在西方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有所扩大,在之后近百年时间里先后出现一批影响深远的俄国文学史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以下几部:米尔斯基的两卷本《俄国文学史》(1926—1927),此书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的一部俄国文学史”,在欧美国家长期被用作教科书;斯洛尼姆所著的《苏维埃俄罗斯文学》(1964),斯洛尼姆被称为“美国最著名俄国文学专家”,此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被译成汉语的西方俄国文学史著,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1981),这是纳博科夫在美国大学教授俄国文学的讲稿;莫瑟主编的《剑桥俄罗斯文学史》(1989)和艾默生所著《剑桥俄罗斯文学史导论》(2006),均是在英语国家多次再版、影响很大的俄国文学史著。除用英语写作的俄国文学史著外,还存在着用世界上其他语种书写的同类著作。2015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俄国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的国际学术探讨会,来自俄、英、德、法、意、日、韩等国的俄国文学史家欢聚一堂,交流各自的俄国文学史写作经验,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俄国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初步描绘出一幅俄国文学史的世界书写全景。在俄文、英文、中文之外的俄国文学史著中,篇幅最大、最有影响的当数法国斯拉夫学者乔治·尼瓦等主编的六卷本法文版《俄国文学史》(1987—2005),这部著作是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界通力合作的重要成果。 俄国文学在 19 世纪 70 年代进入中国,1903 年普希金的小说《俄国情史》(即《大尉的女儿》)在上海面世,标志着俄国文学的中国接受史之开端。与文学的开端和文学史的开端往往相距遥远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俄国文学译介和中国的俄国文学史研究这两者之间的间隔极短。在俄国文学正式步入中国之后短短十几年间,郑振铎便写出第一部中国学者的俄国文学史著《俄国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1924)。稍后,蒋光慈与瞿秋白在上海出版《俄罗斯文学》(创造社出版部,1927),此书分为两卷,上卷为蒋光慈所著《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下卷为瞿秋白于 1921—1922 年旅俄期间写成的《俄国文学史》。汪倜然的《俄国文学ABC》(1929)也是一部关于俄国文学历史的简略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苏友好的历史大语境下,俄苏文学如滚滚洪流涌入中国,在诸语种外国文学中独占鳌头,甚至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文学”,但让人颇感奇怪的是,在成百上千的俄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在众多俄苏作家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情况下,中国学者却鲜有关于俄苏文学历史的描述。在中国的俄苏文学研究界,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占据显赫位置的似乎仅为两部翻译过来的文学史著,即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三卷本,蒋路、孙玮、刘辽逸译,作家出版社,1954、1955、1962)a 和季莫菲耶夫的两卷本《苏联文学史》(两卷本,叶水夫译,作家出版社,1956、1957)b,这两部译著在国内读者圈和研究界产生了深远持久甚至垄断性的影响,是我国几代俄苏文学研究者文学史知识、文学观和文学史书写方式的主要来源。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学者编纂的俄国文学史著才陆续出现,如易漱泉、雷成德、王远泽等主编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等。曹靖华主编的《俄苏文学史》(三卷本,1992、1993)的出版,是中国俄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书为集体著作,全国各地数十位学者参与撰写,展示出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者的强大阵容和深厚学力,至今仍是我国高校师生最重要的教学参考书之一。1994 年面世的《苏联文学史》(三卷本,叶水夫主编)是一部中国的“科学院版”苏联文学史,对整个苏联时期的文学发展过程和风格特质做了详尽描述。近三十余年间,中国学者编撰的其他重要的俄国文学史著还有:雷成德主编的《苏联文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刘亚丁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倪蕊琴和陈建华的《当代苏俄文学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李明滨主编的《俄罗斯二十世纪非主潮文学》(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李辉凡和张捷的《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李毓榛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的《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郑体武的《俄罗斯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刘文飞的《插图本俄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汪介之的《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俄国、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俄国文学的历史均得到了充分、多样的书写,那么,在汗牛充栋的俄国文学史著出现之后,我们为何还要新编一部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呢? 回归文学本身,展示俄国文学前沿理论成果;回顾传道路程,展现俄国文学研究大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