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
作者简介
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社社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他大胆地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观点。著有《思考的技术》《专业主义》《M型社会》《OFF学》等多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大前研一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管理学宗师”。
内容简介
例如,安倍首相说,“通过实施安倍经济学来推 动日元贬值,那么那些迁至境外的制造业就会迁回日 本”。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即使这些制造业 迁回日本,在日本也早已没有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了。 日本拥有大量劳动力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 高度增长的时期,距现在也有40多年了。确实,在那 个年代,由于从地方中学毕业的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 市求职,所以只要是首都圈的工厂,劳动力都很充足 。但一进入20世纪70年代,地方的初中毕业生集体涌 向东京就业的景象渐渐成为过去式,位于城市周边的 制造业为了招到工人,开始向东北等地的农村地区迁 移。 现在,由于日本的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 大学升学率的提高,如今即使在地方也很少有初中毕 业的工人了,而那些到了二十二三岁还连一根铅笔都 没削过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工厂的生产工作。如 今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趋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所以谁也 不想专门去工厂工作。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厂只有设在泰国、中国等新 兴市场国家才能确保充足的劳动力。当然这种现象并 非只出现在日本,蓝领阶层不足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普 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日本想招募成百上千的工厂工人 的话,就只能像德国那样依靠外来移民了。 我曾经参观过位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轮胎工厂, 在那里,除了厂长,剩下的工人几乎都是外来移民。 德国的失业率只有4%(欧洲标准:欧盟统计局),失业 率能够如此之低也是必然的。 所以,日本要想拥有充足的劳动力,政府就必须 接受移民,引进100万人左右的外国劳动者。但是,安 倍政权却不接受移民,这样下去肯定无法实现拥有数 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工厂劳动力。 同样,日元贬值有利于企业出口也是谎言。长期 以来,美国不停地发起贸易战且诱使日元升值,导致 日本尝尽苦头。基于这样的经验,为了尽可能不受汇 率变动的影响,如今日本几乎所有的出口型企业都将 生产地、经营地设在日元、美元以及东南亚等多种货 币的国家,那里采取对汇率变动持中立状态的“中性 货币政策”。 无论是1美元兑换70日元还是120日元,这些企业 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主张“日元必须要贬值”的企 业早就破产了。或许有人会说:“经团联(经济团体联 合会)不是鼓励日元贬值吗?”然而,那群人是因日元 升值而饱受痛苦的一个老年人群体。 同样,被安倍首相当作经济支柱的“国土强韧化 规划”“灾后重建”“建设磁悬浮中央新干线”等政 策,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只是给承包工程的土木建 筑业带来了一些微薄利润而已。由于日本是一个成熟 的发达国家,所以通过增加公共事业建设带来的经济 效果一定是微乎其微的。 对于建设磁悬浮中央新干线这项政策,由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