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艺术(全新升级版)/精英精进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企业的合并,最重要的是文化合并 当员工之间欲沟通而不能见面时,是用电话留言 还是用电子邮件?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不是问题,但 在2002年惠普公司兼并康柏公司时,它却成了问题。 原来,惠普的员工都喜欢用电话留言沟通,而康 柏的员工则喜欢用电子邮件。当双方合并后,一场争 端从此点燃: 原康柏员工即使就坐在其他员工的旁边,也喜欢 发电子邮件,这令原惠普员工心里很不舒服:“近在 咫尺,你干吗不直接交流?”而原惠普员工给对方留 言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复,更是恼火:“你怎 么这样对待工作?”但原康柏员工同样振振有词:“ 如果我用电话回复,到时候你赖账不承认了,我又没 有凭据,说得清吗?”而原惠普员工则反唇相讥:“ 人都是感情动物,你没头没脑张口就要办事,我知道 你是谁?再说,我每天接收的电子邮件多着呢,哪有 工夫理你?” 孰优孰劣,孰是孰非? 按以前惠普的要求,公司会找第三方检查,要求 员工不管身在何处,每天至少听一次语音信箱,否则 就要向公司解释。于是惠普员工就有了一个颇为独特 的行为习惯:不管到哪个地方,都先找电话接听自己 的语音信箱。但惠普员工并不担心对方赖账,因为只 要你赖一次账,以后你就会被整个环境所排斥,这就 是惠普的文化。而在原康柏,根本就没有语音留言系 统,只靠电子邮件,一来二去,迅速快捷,白纸黑字 ,清清楚楚,但在惠普员工看来这实在“不近人情” 。 怎么办?最终,新惠普公司借鉴了原康柏的做法 ,在不便见面时,以电子邮件为第一沟通手段,避免 出现差错。同时公司给原康柏员工也配备了留言系统 ,但不再监督检查。 领导的艺术: 我们常常把“文化”喊得很响,可除了那些标语 口号,对实实在在的细节,我们又关注过多少?但就 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的文 化,决定一次超大规模企业合并的成败。 ◎怀疑下属有异心,一定要调查取证 《吕氏春秋》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没有饭 吃,长达?天只靠吃野菜为生,到了第八天,颜回从 外面讨回一些大米为老师孔子煮饭,当饭香扑鼻而来 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了一口饭吃。 饭煮好了,颜回为老师献上饭食。 孔子起身对颜回说:“我夜里梦见先父,请你把 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父吧!” 颜回说:“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掉在饭里, 我已把它都抓来吃了。” 孔子愧想:自己冤枉了学生颜回,尽管话没说出 来,但他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太相信自己的揣测了 ,看来眼睛与揣测的心都是靠不住的。 还有一则“邻人疑斧”的例子。 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偷的, 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怎么看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像 是偷他斧头的人;后来当他在自己家里找到了那把遗 失的斧头后,邻居便怎么看也不像是偷他斧头的人了 。 领导的艺术: 老板如果总是怀疑经理人有异心,那他就一定能 找到“蛛丝马迹”,但是这些“蛛丝马迹”未必是真 实的,必须要询问、调查、取证,千万不要因为自己 的“疑神疑鬼”而冤枉好人,误会良才。 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