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当代德国法学名著背景系
作者简介
阿图尔·考夫曼, 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齐根(霍恩特威尔)。他在齐根完成小学学业后,于1933年在美因兹就读人文中学,1941年通过中学毕业考试,旋即入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但不是在法学院研习法律而是攻读数学和物理。然而,由于应召服战争兵役,后又在战争中负伤,致使其仪器观察能力受损,不能继续这方面的学业。1945至1946年,因在海德堡邂遇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考夫曼遂转攻法哲学和法学,这一经历应当对他的学术生涯有着决定性影响。
内容简介
人生的困惑 根据指导人们的世界图景,大体上可以把 哲学家以及绝大多数人分为两大对立的阵营: 一部分应归属于一元论、同一性哲学,另一部分 应归属于二元论或一定程度上作为二元论之发 展的哲学多元论。一元论(巴门尼德。即持该 论,近代如斯宾诺莎、莱布尼兹、谢林、叔本华, 也包括黑格尔在内均同此说)把所有的对 立——存在与思维、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 现实与理想——都追溯至某个惟一的、绝对的 原理,也就是最终归结为(自身)同一性,以满足 人类追求纯粹、除尽余数之答案的渴望。与此 相反,二元论(在古代持该论的,主要是柏拉图, 其后有奥康、**笛卡儿、康德、柏格森***以及克 拉格斯*)则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的基础之上:理念与现象、信仰 与知识、意识与外界、理性与感性、责任与欲望、实然与应然等等之 间的分界是互不倚赖的,也是不可相互还原的本质矛盾;因此,二 元论符合科学对清晰区分和划界的需要。 一元论想把世界及附属于此的人类归人和谐的秩序,消除分 异,使所有的事件和现象可以计算、可以掌握,并在一个封闭的体 系中可以阐释,这一努力主要与惟理主义的思维世界相一致(无独 有偶,我们今天在计算机时代再次面临着这一现象)。不过,它的 起源却相当深远。归根结底,这种不懈地追求和谐是人类原本渴 望得到其自身完美的、固有的同一性之结果,是不断梦寐以求地像 普罗米修斯似的既接近神却又与神竞争的结果,是两个半圆致力…… P13-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