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掠夺行动
作者简介
\"安妮·雅各布森是一名调查记者、职业撰稿人。1989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希腊语专业,女子冰球队队长。在大学期间,曾与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物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以及美国当代文学巨匠保罗,奥斯特合著出书。 她曾为《国民评论》和《达拉斯晨报》工作,是《洛杉矶时报》特约编辑,在洛杉矶时报网站上开设“幕后故事专栏。《纽约时报》《外交政策》《每日电讯报》《上海日报》都刊登过关于她的报道。她参与包括ABC、CNN等在内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多达600余个。她还是美国电视剧《杰克·莱恩》《克拉丽斯》的制片人。 \"
内容简介
\"1946 年 10 月中旬,就在纽伦堡重大战犯被定罪并处以绞刑的同一周,国务次卿迪恩·艾奇逊将塞缪尔·克劳斯召到国务院办公室商讨“回形针行动”的有关内容。他们讨论的重点是一份联合情报调查局发布的绝密命令即 JIOA#257/22 号令,命令中对“回形针行动”参与者的申请签证方式作出了重大修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颁发签证前,国务院代表会在欧洲执行前期审核,命令发布后,改为由美国移民暨归化局(INS)在美国本土执行这一程序。“国务院须承认,联合情报调查局的有关调查和安全报告将作为审核工作的最终版本,并承诺为报告中涉及的申请者扫清全部障碍。”局长托马斯·福特上校写道。艾奇逊和克劳斯心知肚明,联合情报调查局此举罔顾美国法律,企图控制颁发签证的方式。但总统已经签署这道命令,此时他们已无力左右局面。于是,“回形针行动”正式变成一个符合“国家安全利益”的“秘密项目”。 迄今为止,共有 233 名“回形针行动”科学家处于美国军方的监管之下。国务院获悉,次月将接到这批科学家及其家属的入境签证申请。占领区美国军事政府办公室承诺,上述科学家安全档案里所提供的内容,将包含该部门“能够获得的最全面的信息”。塞缪尔·克劳斯清楚,这种新的表述方式措辞模糊,它意味着军事情报人员可以向国务院官员隐瞒对相关科学家不利的信息。如此一来,将狂热纳粹分子及其家人送往美国的通道已经全面敞开。 3 周以后,《纽约时报》首次曝光,一批纳粹科学家已经来到美国,但该行动属于军方的机密项目,具体进展仍不得而知。其消息来源是苏联的军方报纸《每日评论》(T?gliche Rundschau)和苏联管制的东德报纸《柏林日报》(Berliner Zeitung)。在一篇后续报道中,有匿名消息人士称,“还有 1 000 名德国科学家”正在前往美国的途中。“据称他们均出于自愿,并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工作合同。”这篇报道称,“他们的试用期一般为 6 个月,随后可以申请入籍,并将其家属迁往美国。”据《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透露,该秘密军事项目的机密代号为“回形针行动”。 \" \"资深调查记者 畅销书《51区》作者 普利策奖候选人经典著作 “回形针行动”亲历者访谈大量政府档案首度披露 调查性报道和历史类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非虚构图书 一个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掩藏70余年的阴谋 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知识产权盗窃 一次突破科技伦理底线出卖灵魂的浮士德式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