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与邪恶:文明古国巴比伦的前世今生

奢侈与邪恶:文明古国巴比伦的前世今生
作者: [英]迈克尔·西摩/李永学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38.80
折扣购买: 奢侈与邪恶:文明古国巴比伦的前世今生
ISBN: 9787213100031

作者简介

迈克尔·西摩,英国伦敦大学博士,曾并经在大英博物馆的中东部、卢浮宫博物馆近东馆等工作,后加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继续研究近东和中东。他的研究重点是古代近东,尤其是巴比伦以及公元前一千年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译者:李永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德国访问学者,科学家、翻译家。曾翻译过数十部作品,对历史学和物理学都非常有研究。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伟大之城:一座城市及其“灵魂” 1899 年3 月,罗伯特·科尔德威(Robert Koldewey)开始在巴比伦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他在为刚刚建立的德意志东方学会(German Oriental Society)工作。尽管其发掘参照曾在美 索不达米亚工作的英国与法国考古学家制定的标准,但与他们相比,他的发掘方法仍感太慢、太过于小心谨慎,然而正是这样的小心谨慎,才令他发现了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彩釉浮雕。在第一年的发掘结束之前,科尔德威显然获得了成功——蒙尘2000 余年的,巴比伦古城重现! 其实,与之前英、法等国的考古发掘相比,德国考古学家们在1899—1917 年使用的发掘方法反倒与现代考古发掘方法更接近。而且,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辨认与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泥砖建筑。至今,在伊拉克一些最重要的城市遗址中仍然可以看到巨大的深坑,似乎还在嘲笑着19 世纪英法两国考古挖掘者们的失败。而今巴比伦遗址的成功发掘,既体现了考古发掘技术的成功也让人类认识巴比伦的情感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即我们可以将发掘出巴比伦遗址的第一年(1899 年),视为关于巴比伦历史的古典传说时代的结束。换句话说,这一发掘结束了2000多年来有关这座著名城市各式各样的幻想与奇谈。众所周知,科尔德威发现了巴比伦本身,他对这次发掘极为投入。在整个项目持续的18 年间,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现场。而且,正如他在《在巴比伦的发掘》(The Excavations at Babylon)一书开头所说的那样,如果可能的话,他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 尽管并非绝对必要,但我十分希望能完成对巴比伦的发掘。从一开始, 我们便与200—250 名工人一起劳动,无论寒暑。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只完成了大约一半的工作。 虽然考古发掘中面临许多困难,但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 我们都知道伊什塔尔门(Ishtar Gate)是进入巴比伦城的正门, 它也是宏伟的建筑群, 壮观的入城大道(great Processional Way)穿过这座大门直通城内。科尔德威的团队在发掘伊什塔尔门和入城大道时,找到了传说中雕刻着龙、狮子和公牛的鲜艳彩釉浮雕,同时还发现了庙宇和巨大宫殿的遗址,甚至还有《圣经》中巴别塔的原型——巴比伦金字塔形神庙的地基。其中,伊什塔尔门的蓝色彩釉砖石至今仍是这座古代城市最显著的标识。之后,沃尔特·安德烈对入城大道和伊什塔尔门进行了还原。1930 年,这栋辉煌的建筑被整体搬到德国柏林的近东博物馆(Pergamon museum)中展出至今。3 最初发掘出来的彩釉浮雕直到现在仍栩栩如生,可以说,它们是古代巴比伦全盛时期的完美诠释。发掘它们的过程,曾让考古学家们感到震撼与激动,相信在博物馆参观的公众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德国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改变了中世纪以来人们有关巴比伦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它代表着传说与神话被真实的历史所取代,对于这座城市历史的研究进入了实证性的科学领域。尽管科尔德威的发现在考古学上具有重大意义,但这并没有告知人们有关巴比伦的固有观点至此已过时。或许,更为准确的说法是,科学德威和巴比伦城正以某种更具权威性的声音告诉大家什么是事实。本书写作的目标之一,便是弄清“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考古研究不能完整地改变人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所获得的错误认知,那它又有什么用呢?与旅行者的到访和叙述、出土的艺术品等相比,考古发现是否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呢?多种来源的知识有时相互矛盾,人们又是如何在理解同一种事物时相互取舍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考古工作本身采取一种更广泛的认知,去考察考古方法在其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并思考其他非考古方法在古代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类探究古代历史的兴趣由来已久,可以说远在历史学或考古学出现之前,这种兴趣就早已产生和存在了。或许,我们甚至可以将这种现象视为人类的共同点。因为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人的脑海中发现有关“过去”的想法。然而,由于人类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形式探究历史,造成了对历史认识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对研究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在研究一个具有广阔范围的主题时,人们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恰如巴比伦这个主题,它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更是如此宽广,其中甚至还穿插有许多互不相干的学科领域, 如美术、诗歌、戏剧、音乐等。我认为,要厘清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对这些特定主题、想法、人物或者地点的档案加以研究(也就是我们在这本书中将要采取的方法);第二种是专注于研究某个特定时间内最为宽泛的题材,即考虑某一个特定的学科或者文化领域。无论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必须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并追寻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巴比伦城是一个埋葬在自己神话中的城市,它在典籍中徜徉并多次进入新的领域。它有时如此奇特,似乎让任何真实存在都变得模糊不清;它有时又漫游于历史之中, 四处传播, 不断演变,而这也正是它令人神往之处。因此,本书的主题并非叙述巴比伦的考古发现故事,而是人们更感兴趣的关于巴比伦历史及其演变过程。正是这一过程, 让巴比伦保持着它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但也让这座古代城市在历史的朦胧中沉睡了2000 多年。巴比伦的很大一部分魅力来自关于它的神话,但本书并非简单说明如下事实:千百年来,在人们关于巴比伦的文字中,大部分与这座古老城市的真实历史关系不大。本书将在分析这些文字基础上,探讨后世那些巴比伦故事的产生方式以及这些故事与历 史真相之间不断变化且时而模糊的联系,这样才能对我们与古代历史之间的复杂联系有所启示。根据人类学的观点,传说与神话对我们研究历史是有用的、实用的、必要的, 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框架去理解真实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本身也经常扮演神话的角色, 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历史学是一个知识发展与实际探索相结合的学科。我们在这里可以寻求理解欧洲旅行者为什么要描述巴比伦;为什么这些描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在某一个时间点之后,他们的观察突然得到了更正式的结论。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无法从旅行者的叙述中获得,只能在历史知识与文化史等这些更为宽广的潮流中撷取。而考古学只是一个后来者,它于19 世纪才出现在已经学科济济的舞台上。而在巴比伦第一次考古发掘之前,古代神学、古典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早已沉淀了2000 余年的思想、传统、猜测、幻想和哲学等,势必将与考古学共同繁荣。 为了探索一个内容如此丰富, 但又对自身有诸多限制的主题,我必须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取舍,甚至不得不简单地处理大批很有趣的人物与故事。但我希望,本书宏大的主题,对这个城市发生或未发生过的许多奇特而又含义隽永的故事的追踪,将弥补这种不足。这一旅程的绝大部分是在“灵魂”与回声中完成的。最终,这座仍然活着的城市碎片将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而且,巴比伦的“灵魂”丰富多彩,具有奇特的创造性,也具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会以新的形式存在。人们不禁会想,好战的塞弥勒弥斯女王(Queen Semiramis)是如何建立巴比伦城的, 希罗多德(Herodotus)笔下的那些“婚姻市场”上待嫁的准新娘到底是真是假。对于古代人来说,他们当然会对人们口中的“空中花园”感到困惑, 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城市与世界末日结下不解之缘时,肯定更加觉得不可思议!就连这座城市灾难性的衰亡也是一个神话:对于巴比伦人来说,人们经常想象的崩溃并不比一次政府的更迭更富于戏剧性。然而,所有这些想法都被留存了下来,并在千百年的文化中得到了发酵,也许一些其中最神奇的故事,正是古代巴比伦人非常熟悉的世界之回响。尽管它们有时看上去与起源如此遥远,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巴比伦的“灵魂”。据我们所知,大多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对阴间的看法都很悲观。神话中描述的阴间大多是灰暗的,没有欢乐,那里的居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唯一的食物就是尘土。令人欣慰的是,他们至少有一点弄错了:事实证明,巴比伦这座伟大城市从阴间“复活”后的历史璀璨得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剑桥大学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大英博物馆中东馆联袂推荐! 了解巴比伦史的最好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