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正面管教
作者简介
花汀姐姐, 1979年出生于重庆市下辖县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6年重新拾起写作这支笔,用心感受世界、用爱教育孩子、用笔传递温暖。曾在教育机构任职,现专研家庭教育,结合实践经验,分享在教育上所获得的经验心得。
内容简介
认识自己,丑小鸭也能变白天鹅 赵妈妈最近十分苦恼,一直愁眉不展。女儿彤彤上初二了,原先活泼开朗的她,现在不但话越来越少,连走路都含胸驼背,说了多少次也不起作用。 “妈妈,我回来了。”彤彤进了门,跟赵妈妈打了个招呼,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彤彤就钻进房间里写起了作业。 吃完晚饭,赵妈妈提议:“我们出去走走吧,很久没去散步了。”彤彤迟疑了一会儿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不了,我还是在家多刷两套题吧。”赵妈妈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最终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赵妈妈心里十分担心。女儿明明应该是最阳光的年纪,脸上反倒不见了笑容,连跟同学的交往都少了起来,放了学就窝在家里。 妈妈的担心,彤彤心知肚明,面对妈妈关爱的眼神,她只好选择逃避。 上了初中,身边的同学好像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一个暑假不见,好朋友娜娜长高了好多,加上她皮肤白,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隔壁班有个女生,声音变得十分清甜,被选为学校里的广播员。 反观自己,该长个子不长,不该长的地方却使劲长。五官长相,属于扔到人群里就认不出的那种。就连学习成绩,也一贯地保持在中间不上不下。 女大十八变,彤彤觉得别人都变成了白天鹅,只有自己越变越丑,是一只彻彻底底的丑小鸭,这让她感到深深的自卑,她觉得自己样样都不如人。 有了这样的想法,彤彤总觉得别人在对着她指指点点,越来越不自信,甚至除了上学连家门都不想踏出一步。 面对变得不自信的彤彤,该怎么办? 赵妈妈十分疼爱孩子,见到彤彤越来越忧郁,便尝试着找原因。他们家庭十分和睦,夫妻恩爱,又只有彤彤一个女儿,从小就注重对她的行为习惯、人品的培养。女儿在学校的人缘不错,成绩在中游,自己也没有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赵妈妈尝试和彤彤谈话,但彤彤总是扭扭捏捏地逃避这个话题。看来,在女儿这里是得不到答案了,赵妈妈只好另外想办法。 她找到彤彤的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又找到彤彤的好朋友娜娜询问,终于找到了女儿的心结。 赵妈妈的做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她虽然不是从事教育行业,更并非心理专家,但她凭借着一颗爱孩子的心,找到了正确的办法。 让我们看一下她的做法,从中学习经验: 第一步:细心观察,关注孩子身心变化 上了初中之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开始飞速成长着。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格外关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对一个女孩的妈妈而言,这是比关注孩子成绩更重要的事情。 赵妈妈就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敏锐地察觉了女儿身上发生的变化,并尝试着通过谈心来解决问题。 第二步:分析原因,找到现象背后的症结 女儿不愿意倾诉,赵妈妈就寻求外部帮助,通过老师、朋友这些和女儿接触频繁的人,来寻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女儿变成这样的原因,她才知道自己该怎样帮助彤彤。 当家长朋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借鉴赵妈妈的做法。不要着急,不要逼迫孩子,而是给孩子时间也给自己缓冲的时间。当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让问题迎刃而解。 第三步:解决问题,你不是丑小鸭 一个周末,赵妈妈对彤彤说:“彤彤,我们今天出去买几件衣服。你看你都初二了,是大姑娘了。” 彤彤想了想,低声回答:“我还是不去了,家里的衣服够穿。” “我们去个新开的商场,听说那边比较远,去的人很少。”在赵妈妈的努力下,彤彤总算答应了跟妈妈出门。 到了商场,彤彤总是低着头走路。妈妈先带她去了发型屋,发型师给她设计了一个新的适合她的发型。去掉了厚重的刘海,整个人看起来都清爽不少。发型师赞叹道:“这个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彤彤害羞地低下了头,心底开心了不少。 妈妈又带着彤彤去了一家内衣店,店员告诉彤彤:“你现在正在发育,需要挑一件适合自己的漂亮的文胸。”妈妈悄悄鼓励彤彤:“乳房的发育是成熟的标志,代表你长大了。这是每个女孩的必经阶段,并不可耻。” 离开了内衣店,母女两人又花了一小时,给彤彤从头到尾换了一身衣服。妈妈教她站直,将肩膀打开,挺胸收腹,妈妈说:“彤彤你看,你多好看。十多岁的女孩,正是这个样子。” 彤彤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青春少女,真的是自己吗? “是你。”妈妈肯定地冲她点点头,笑着说,“我的女儿青春活泼,还能写得一手好字,刚刚才拿了书法比赛的一等奖。在妈妈的心里,你永远是最优秀的女孩。” 妈妈说的都是事实,彤彤开心地笑了起来,镜子里的她笑容灿烂,比阳光还要明媚。在妈妈的帮助下,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她不再是丑小鸭,重新寻回了自信。 女孩在青春期里,有时表现得不像男孩那样叛逆,但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彤彤是一个偏内向的孩子,把事情都憋在心里不愿表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性征的发育,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看见优秀的同学,就更加自卑。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很可能会陪伴孩子一生,让孩子长大后都很难树立起自信心。 她幸运的是,有一个对她关心备至,又善于解决问题的妈妈。 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一: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变化 在这个阶段,妈妈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妈妈应该提前和女儿沟通,教女儿做好心理准备。妈妈要告诉女儿,第一次来生理期,乳房的发育,都是身体成长的重要标志,是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有些人早一些,有些人晚一些,这是最正常的自然规律,不可耻,更不要因此而感到自卑。 方法二:教育孩子,教会她认可自己的优点 青春期的孩子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后,一叶障目,看不见自己的优点,形成否定自我的心态,容易掉入悲观自卑的陷阱中。 在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教她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优点。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改掉缺点,让自己成为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不妄自菲薄。只有当孩子真正认可了自己,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 方法三:告诉孩子,阳光自信的女孩最美丽 相貌由基因决定,是外在因素,外表出众是毫无疑问的优点,但大多数人都相貌平平。而每一个女孩,在外貌和性格上,都拥有自己的优点,有的可爱、有的活泼、有的漂亮、有的声音甜美、有的懂得为别人着想…… 认可自己的优点,成为阳光自信的女孩,就拥有了不一样的能量。 当你足够阳光时,你就拥有了吸引人的特质,别人就会认可你,向你靠近。当你足够自信时,你的生命就是飞扬的,就能展现出青春的独特美丽。而这份美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被时光沉淀、发酵成你自己独有的魅力。 不要谈“性”色变 00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她们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对性朦胧地开始好奇。在这个时候,她们需要明确的指导,家长要告诉她们性并不可耻,也不可怕,是女孩成熟的标志,是人类最正常的生理构造,也是将来婚后生育子女的必备条件。 但是,在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教育熏陶下,我们羞于谈性,耻于开口,从本能上去回避这件事情。对比起西方国家,我们的性教育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长期缺失了性教育这项重要内容,导致许多青少年处于危险境地。 刚刚上初中的林美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姑娘,她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懂礼貌的她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女孩。但是有一天,她却哭着回了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吓得林妈妈慌了手脚。 “美美,你怎么了?”林妈妈忙将她抱在怀里轻声安抚着,同时打量着女儿有没有受伤。哭了好一会儿,林美才停止了哭泣,面对妈妈的耐心询问,她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今天放学的时候,她的裙子上染了一块血迹,但她自己并没有发现。在回家的路上,有几个外校的高年级男生一直跟在她后面,对着她指指点点,大声议论着。林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好加快脚步赶紧回家。 后来在小区门口遇见了罗阿姨,罗阿姨发现她裙子上的污渍,悄悄告诉了她,并脱下外套给她围在腰上,林美这才知道原因。 想起之前发生的一切,她觉得十分丢脸,回到家后,她才放声大哭宣泄出来。 林妈妈替女儿擦干眼泪,拿出一条干净的裙子替她换上,教她正确使用卫生巾后说:“女儿快别哭了,这件事你没有什么错,我们一会儿要专门去感谢罗阿姨。” 林美点点头,要不是遇到了罗阿姨,她还不知道怎么办,当然要感谢她。 林妈妈继续说:“孩子,妈妈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讲。”拉着女儿的手坐下来,林妈妈说:“你现在大了,必须告诉你生理知识。这是你第一次来月经,也称为初潮,是身体的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标志。妈妈没有提前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 接下来,林妈妈对林美进行了性教育,教她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在青春期发育时乳房、子宫会发生的变化。最后,教她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远离危险。 在青春期时,身体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剧烈反应。随之而来的,是外界的评价和觊觎。因此,女孩必须要掌握性知识,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危险,才能够保护自己。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孩子们的主要心理表现如下: 一、对“性”产生好奇,因为不了解而充满了神秘感 在常规学习和对社会的接触中,孩子很难接受到性教育知识。正因为如此,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就更加好奇,有想要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同时,对异性产生的兴趣、好感等情绪,会让她们产生错误的认知。 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因为她们不了解性知识,性更具有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性意识会逐渐强烈。 二、性压抑和性冲动 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不够成熟,尚未构建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三观,更不可能拥有成熟的恋爱观。 同时,她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会在冲动之下做出后悔终生的错事。在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及时加以疏导,不可过分压抑孩子。 三、心理上的剧烈矛盾 在这个阶段,她们会越来越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在老师、同学的心中是怎样的存在?异性怎么看待自己?她们会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但同时,孩子又会将这样的渴望深埋在心底,表面上对男女之间的亲密表示厌恶,心里却有想要尝试的念头。 这样的矛盾心理,常常会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上,让家长产生“不知道女儿在想什么”的想法。 当女儿正值青春期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一、科普青春期性知识,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性知识,和孩子正在学习的许许多多知识一样,是一项她们需要且必须进行充分掌握的知识。这项知识,指引着她们平稳度过从童年走向成人的必经阶段,保护她们的身体,预防因为一时冲动好奇而做下后悔一生的错事。 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妈妈坦然和女儿谈起性知识时,女儿会感到害羞。但只要妈妈做到客观陈述,态度坦荡不遮掩,这场谈话就会变得自然。 二、给孩子设立界限,保证孩子安全 少女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在很多恶人眼里,青春期的女孩最容易受到诱骗。事实上,我们也常常看到此类社会新闻。每每看见这样的新闻,我们都心情沉重,既痛恨那个无良的禽兽,又痛惜无辜受害的女孩。 作为父母,最好的保护不是让女儿远离社会的黑暗面,而是应该替孩子设立界限,告诉她和异性应当保持的安全距离。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只要是异性就不能越界,哪怕在家里有时也要与父母保持适当距离,如厕要关门、沐浴后要穿好衣物才能走出浴室。 三、面对孩子性意识的萌芽,父母进行正面引导 做父母的,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电视上突然出现了男女主角接吻亲密的镜头。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相信不少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捂住孩子的眼睛,或者假装不在意地换台,不让孩子看见这样的场景。 但这样回避的处理方式,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产生好奇心:为什么不能看?当孩子问起时,父母又该怎么解释呢?用转移话题,或者是呵斥的方式搪塞过去,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换个思维方式,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把握住孩子性启蒙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相爱的男女需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这种热烈的情感,拥抱、接吻,会使他们感到幸福。家长大大方方,孩子也就不会大惊小怪、扭扭捏捏。 四、性教育应该从小做起 如果你的孩子还十分幼小,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就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身体没有对错,区别只在于哪些部位可以在人前袒露,哪些属于自己的隐私。孩子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并拒绝其他人的触碰。 当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科学绘本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名称与功能,让孩子知道男孩女孩身体的不同,及自己的身体和父母身体的不同。这些正确的信息,能帮助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为将来的青春期做好知识储备。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告诉孩子正确的性知识,让他们远离危险,平稳度过青春期。 ☆本书有40多个实际案例和具体分析,帮助父母普及女孩性知识,树立女孩的性别意识以及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帮助女孩如何自我独立、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帮助女孩勇于表达和沟通、学会赞美与拒绝等问题。手把手帮助为人父母的你,从女孩出生到青春期,轻松应对她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女孩的未来取决于现在的你如何教育! ☆适合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把风靡全球的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理念相结合,打造出的适合中国父母和女孩的“正面管教”,写给新一代中国父母的启蒙之书和进阶指南。 ☆中外教育专家一致推崇的家教“黄金准则”,教育博士简·尼尔森、樊登等高度认同的家教方法和教育理念!帮助了无数父母和女孩获得幸福和成长 。 ☆本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用实际案例+要点式分析处理,轻松、高效地帮助新一代中国父母处理好女孩青春期、叛逆期、情绪管理、社交沟通、学习方法等问题。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做zui优秀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