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典藏版)(精)

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典藏版)(精)
作者: 编者:文若愚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70
折扣购买: 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典藏版)(精)
ISBN: 97875113591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陶渊明的诗在当时并未*到重视,梁陈时期才得 到关注,从唐以后,越来越*到推崇,在中国文学史 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朝的诗歌可以分为宋齐、齐梁、梁陈三个时期 。宋齐时期谢灵运的山水诗独树一帜,富丽精工,有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园柳 变鸣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众多名句 ,虽全诗统读起来欠佳,仍未**摆脱玄言诗的影响 ,却开创了山水诗派。鲍照(414~466年)出身孤贱, 气节奇高,所作诗以乐府诗居多,又以《拟行路难十 八首》*能显示其精神世界,“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 宽,举杯断*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 敢言”,“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太息。丈夫生世 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这里是壮志难酬,有悲 愤不平之气,使人联想到唐代的李白。齐梁时期的谢 胱(4**~499年)经历与谢灵运相似,诗*谢灵运影响 ,人称“小谢”。他的诗清新流丽,音韵声律*沈约 等人的影响,铿锵**,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 练”、“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等名句。谢胱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 *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严沧浪称“谢胱之诗,已有 全篇似唐人者”。梁陈时期的诗人大多集中在宫廷内 ,故而宫体诗居多,常描写**,放浪轻佻,风气一 直延续到初唐。这时期的诗人中,江淹、吴均、何逊 、阴铿较为**,思想健康,与以沈约、江总为首的 宫廷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南朝时期的民歌几乎全是情歌,十之七八出自女 子之口,甚至含有较浓的**成分和脂粉气。它以《 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前者 计之326首,后者142首,吴声出自江南,西曲出自汉 北樊邓间。这些出自当时大都市的民歌体裁短小,多 是五言四句,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如《子夜歌 》:“依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心!朝东 暮复西!”简短轻快,平白有力。而标志南朝民歌艺 术发展*高成就的是《西洲曲》。此诗取喻新颖,属 对自然,声情摇曳,话语动人,余味无穷。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中所载的“梁鼓角横吹 曲”为主,多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乐曲 ,作者主要是鲜卑人和其他北方民族的人们。鼓角横 吹曲现存60多首,反映面相当广,有战争生活、有民 众疾苦、有尚武骑射、有爱情相思,还有山川风光。 **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低见牛羊。”27 个字,一片北国*原风光,反映出生活面貌和精神气 节,成为“千古*唱”。北朝民歌中的代表作是《木 兰诗》,讲述木兰乔装代父从*的故事,和《孔雀东 南飞》并称中国诗歌**的“双璧”。胡应璘《诗薮 》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 木兰。” 在南北朝时期,融汇南北,体现文学交流趋势、 创立风格的是由南入北的庾信(513~581年)。他将南 朝诗歌的精华带到北方,又吸收北方文化健康的精神 ,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后期诗清新刚健,形式与格 律*臻成熟,开唐人五律、七律、五*、七*的先河 ,成为唐诗的先驱,深*唐人重视。 公元581年,庾信结束人生的旅程,同时,隋朝 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全国复归统一。但是在诗歌上 ,南北朝浮艳轻侧的风气依然占**地位。**的诗 人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隋炀帝等人,他们的作 品体现了诗歌在从南北朝向唐诗过渡阶段的特征。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高成就,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全唐诗》收诗约5万首,作者2200余人,其中***诗歌、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中国诗歌**所罕见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 初唐时期,文臣雅士多是前朝遗老,浮艳之风依 旧。唐太宗本人对齐梁宫体诗也很爱好。以上官仪、 沈俭期、宋之问以及“文章四友”为代表的一些诗人 多是权臣贵戚,诗风华美,台阁气较浓;但他们的诗 风貌已颇具改观,*是由于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注入了 不少情感元素和锤炼工夫,如上官仪的“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沈俭期的《古意》,宋之问的《题 大庾岭北驿》,杜审言的《登襄阳城》、《春*京中 有怀》等,或是工整的佳句,或是近于成熟的五、七 律,或是韵调悠扬的乐府。他们的成就是将律诗进一 步规范化,将大唐气象进一步明朗化。而真正将唐诗 从宫廷台阁引到关山大漠,从浮艳靡软转入明丽清新 、劲健高朗,将唐诗从帝王官吏带回寒士大家的,是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他们逐渐端正了唐诗的发展 方向,为盛唐气象奠定了基础。 盛唐时期,也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全面繁荣 。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田园诗派把山水田园的明秀 清谧表现得令人心驰神往;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孟浩然作品,清淡幽雅,简练省净。以高 适、岑参为首的边塞派把边塞生活描述得慷慨豪放, 壮伟奇特。高适诗“直举胸臆,摹画景象,气骨琅然 ,而词锋华润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忠献《唐诗 品》),岑参诗“语奇体峻,意迹造奇”(殷璠《河岳 英灵集》)。此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融、王之 涣等一大批名家。李白是盛唐诗人中成就*大的一位 ,他以其*世才华,表现了盛唐激昂的时代精神,将 诗写得如行云流水,幻得变化无端,情则如滔滔江水 ,美则如清水芙蓉。盛唐诗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同时又意蕴无穷,兴象玲珑。 安史之乱将盛唐毁于一旦,衰败已然开始,八年 的战争引起了社会大变动,文学也随之变化。理想色 彩和浪漫情调逐渐消退,盛唐气象逐渐淡化,表现民 生疾苦、吟咏时事变革、抒发人民血泪的手法和题材 开始增多。代表这一时期的*伟大的诗人是诗圣杜甫 。此后的大历十才子*是由于社会的动乱而心绪不宁 ,转吟风月,衰*秋风,夕阳残月,一片寂寞情思。 及至贞元元和年间,诗坛出现又一次**。以韩愈、 孟郊、贾岛、李贺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杜甫影响,将 诗歌散文化,讲求炼字锤句,怪奇丑陋。以白居易、 元稹、张籍、王建为代表的诗人从乐府民歌中找到接 触点,将诗通俗化、世俗化、明白如语,形成元白诗 派。 晚唐时期,由于中兴梦灭,四处割据,士人生活 平庸艰难,诗歌进入形式主义的圈子,讲求华丽的辞 藻、工整平直的对仗、哀伤颓艳的格调,题材狭窄, 写法一般。杜牧、李商隐在这时异*突起,为唐诗创 造了*后的辉煌,一如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P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