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终极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3041449.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人类的终极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精)
ISBN: 9787508678269
乔治·扎卡达基斯(George Zarkadakis) 伦敦城市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科学作家。曾在埃森哲和美国硅图公司等机构工作。目前,他是一位技术咨询师和互联网企业家。因其在国际科学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被法国政府授予爵士头衔。他一直在为《卫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刊物撰写稿件。他同时还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作品在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版。目前居住在伦敦。
现代心智的大爆炸 1979 年,美国考古学家托马斯·维恩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宣称:现代心智起源于30 万年前。13 他的论据在于直立人与古代智人制造对称的手斧。为了解释他的理论,他援引了复现的思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复现了人类祖先认知革命的过程,这种思想起源于“个体发育复现了种系发育”的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思想,将认知与行为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 例如制造对称的工具,推演出认知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这种聚焦于行为的方法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大脑在4 岁后开始有重要的变化:我们开始意识到其他人也有自己的思想、欲望、意图和感情。我们有了共情的能力,这种能力帮助我们建立关系。我猜我不是唯一用发展心理学中虚假信念来测试自己孩子的父亲。如果你也想试试看,你只需要这么做:给你3 岁的孩子看一盒蜡笔,然后问问他里面有什么,他多半会告诉你“蜡笔”,但是你要科学般严谨地这样做:用随便什么东西比如说糖来换掉里面的蜡笔。让孩子看看糖,再把糖放到盒子里。然后问问你3 岁的小孩,妈妈会说盒子里有什么。假如妈妈不在屋里,孩子很可能告诉你是“糖”。至少我的儿子3 岁做试验时是这么告诉我的。但是当我在他4 岁时重复这个实验,他就能正确地告诉我他妈妈会说里面是蜡笔。为什么?因为孩子一开始不能区分别人知道什么而我又知道什么,而他妈妈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我的儿子获得了心理学家称为“心理理论”的能力,几乎所有人14 都有这种能力。事实上, 大部分人在4 岁时会认为不仅别人,其他动物和物品也有心智:娃娃和玩具兵在儿童的想象中如此鲜活。然而,维恩和其他研究者认为,我们的种族需要时间发展出心理理论。很有可能是心理理论的到来带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变化。 英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15 进一步细化了心理理论的演化根源。他认为,当一个人生活在集体中,需要进入协作、竞争或者互利等多种关系时,有能力预测别人行为的人将最有可能留下更多后代。他用“社会智商”这个词来表达处理社会团结的心理能力。因此,对于能否“解读”别人的心理状态,存在一种选择压。早期人类的生存有赖于与他们的社会群体维系和谐的社会关系。这就需要能影响他人的感情、恐惧和需求。今天,在和黑猩猩分道扬镳600 万年以后,需要群体归属的本能依然控制着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社会拒绝”是伤人的:流放是严酷的惩罚;与家人和朋友分离则是一场悲剧。我们的高级意识,乃至通用智能,都已经随社会智能一同演化。 但是对于高级意识发展出来之前的人类,这又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直立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些早期人类有着多么复杂的意识?如果仅仅有特定的一点儿智力,他们如何思考,如何了解这个世界?美国心灵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将早期人类的意识描绘成“滚滚向前随时遗忘的意识”。16 他认为,直立人的意识就像是我们一边开车一边和乘客聊天。我们并不需要思考如何开车,我们只是开着车子,随时准备处理一下突发状况。 早期人类受限的意识解释了他们的工具在漫长时空中如此单一的谜团。他们不会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工具。他们意识不到骨头、兽角或者象牙可以作为原材料。百万年来,只有手斧和一点儿别的。我们种族的诞生伴随着艺术的发明、新的狩猎技术,还有心理理论的演化。最大的变化一定发生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令人费解的是,各种考古证据都显示这种心智的剧变仅仅发生在一个相对很短的历史时期。4 万年前欧洲突然涌现出的现代行为让很多科学家质疑人类认知系统的演化是否是平缓的。一定有什么东西“临门一脚”,才导致了“现代心智的大爆炸”——那一点儿火花、那个第五元素。开出认知变化这一脚最可能的“候选人”就是语言。 证明语言开启了我们意识的演化的第一项证据就是基因。20 世纪90 年代末,一组英国科学家17 分离了参与说话和语言的重要基因,叫作“FOXP2”,也被认为是“语言基因”。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称这个发现是基因与语言关系的“现场目击”。18 这个基因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存在,包括黑猩猩,但是看起来在20 万年前的人类身上有过一次重大的变异,巧合的是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现代智人崛起的时间。FOXP2 的发现给诺姆·乔姆斯基的理论提供了支持,支持了关于在基因和语言之间存在联系的理论。乔姆斯基观察到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了关于语言和语法结构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生物学决定的。根据他的语言理论,我们有着语言的“硬件”,史蒂芬·平克等很多神经语言学家也支持这个观点。 随着我们祖先跨越时代大步前进,我们观察到人类的大脑越来越大了,由750—1 250 立方厘米的直立人,到1 200—1 750 立方厘米的尼安德特人。大脑的大小在距今180 万—50 万年前达到了增长的高原期。考古学家发现早期人类已经有了安装好的语言硬件:大脑左半球中存在负责语法的布洛卡区和负责理解的威尔尼克区。早期人类有了这些大脑结构,像是FOXP219 这种基因变异一定加快了通用智能的演化。 不过,基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如果是变异的基因引发了语言的演化,那么一定有演化上的压力促进了对这一优势的选择,将这种优势遗传给下一代。优势可能是这种基因能够促进人类群体内部的团结,而团结至关重要。拥有语言基因突变的人类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在史前时代喋喋不休,是天生的公关专家。他们用语言甚至诗歌来争取伴侣,还把这种聊天基因传给子女。他们的数量每一代人都在递增,直到拥有说话能力的人成了大多数。当早期人类开始说话时,他们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停不下来了,正是这种力量引发了我们的认知变化。 早期人类的语言与我们现在的语言在诸多方面都并不相同。如罗宾·邓巴20 所说,早期人类的语言是一种社会语言,一种培养感情的方式。他们用语言传递感情信息。这是一种为传递八卦而生的语言。用不着惊讶,我们21 世纪的人类依然用语言八卦不休。对于大多数人类,聊聊邻居昨天做了什么,或是在促销时买了什么,远比谈论核物理或者气候变化有意思得多。任何人在任何社交网络上随便逛逛,就能打消怀疑,谈论名人八卦的话题远比其他各种话题多太多了。21 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八卦之爱。 社会语言在距今15 万—5 万年前一定经历了快速的演化,变成了如今这种能够表达非社会信息的通用语言。通用语言拥有演化的优势,因为用它能够谈论关于动物行为、打猎或者制造工具。演化动力介入其中,促使我们的种族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感知不断加强, 并用过去只用来和人交往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变化。善于运用通用语言的人,反而更能获取配偶,也能更好地照顾子女。这种通用语言变成了通用智能。这是个惊人的观点,它意味着,语言远比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甚至科学和宗教到来得更早。它暗示是语言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但是,语言最初的、社会的起源并没有被废弃。当我们谈论各种东西时,我们依然喜欢把它们说成仿佛自己会动,暗示它们好像有思想,就像它们是活的、社会性的存在。如语言学家伦纳德·塔尔米22 观察到的,类似于“书把书柜弄翻了”“球从窗户里穿过去”这样的句子,暗示物体以它们自己的意志移动,和“一个人进了房间”这样的句子一样。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社会的物体,不论它们是手工艺品,是树、河流、山或者房子,还是我们发动不了的汽车引擎。我们有谁没有踢过门或者朝树撒气?有谁没有玩过娃娃或者玩具兵,并且相信它们也有心智,也是活的呢? 让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已经发现的事情。“现代心智的大爆炸”可能源自基因突变,人类获得并发展了通用语言,这种语言进而改变了意识。最后,靠着表达一切的语言,一小群早期人类发展起来,很快就适应了各种环境。动物和无生命物体的世界被纳入心智,人类变成了符号宇宙的造物主。 从旧石器时代祖先到现代科学专家, 现代的心智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从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人戴维·查尔莫斯, 西方文明的哲学根基如何影响和决定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 从图灵机、巴贝奇分析机再到超级计算机和可以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计算机, 计算机离获得自我意识还有多远,一旦它们获得了自我意识会发生什么? 以历史视角探究心智起源,集各学科成果预测人类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