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作者: 侯丽|译者:张欢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4.30
折扣购买: 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ISBN: 97871080773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章《先生产,后生活》第29—35页 钻探在松辽平原继续进行着。1960年的新年,南部 的探井带来了更多好消息。1月7日,余秋里前往上海参 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你那里有没有好消息啊?”余秋里进入房间的时 候,毛主席问。 余秋里很有信心:“从目前勘探情况看,松辽有大 油田。” 毛主席惊讶地反问:“有大油田?” 余回答:“是的,我刚从黑龙江回来。留有余地地 说,有可能找到大油田;大胆地说,大油田已经找到了 !我们正在加紧勘探,半年左右就有眉目了。” “好哇,能在半年内找到也好啊!”主席回应。 1960年,石油短缺影响了工业生产,威胁着国家安 全。中国一半以上的原油都是进口,大多来自苏联。中 苏交恶之后,从苏联进口的原油无法得到保障,而且由 于巨额的外汇支付,国家面临财政危机。许多交通工具 不得不采用其他替代性燃料,比如木炭、酒精或者煤炭 。军用燃料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所以需要大量燃料供 应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越来越难以维持。燃料的严重短缺 甚至影响到了飞行员的训练和空军的日常任务。 1960年2月,石油工业部在松辽盆地南部划定200平 方公里的区域,发现了超过一亿吨的原油储量,相当于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储量。并且,原油可能不仅在南部 ,而是在更大的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也就是所谓的 松辽背斜。就目前的进度,全面规划还需花费一年时间 。由于国家能源危机,在领导人的坚持下,石油工业部 决定集中力量,大力开展全国性会战,尽快完成全面勘 探,力争年内实现油田投产。 大庆战区 松辽平原是石油开采的理想地点。这里不仅矿产资 源丰富,而且土地异常肥沃,适合粮食生产。平原地处 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东北地区——曾经称之为满洲。 这片平原通过密集的铁路网络,有效连接起中国的工业 中心和主要的苏联援建项目。在20世纪50年代末,此地 依旧人烟稀少,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极不寻常。 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地 区曾是中国汉族人、满族人和蒙古人、朝鲜人、日本人 、俄罗斯人几个世纪以来冲突的战场。1668年,康熙皇 帝下令禁止东北的开发,他认为这里是满人最初的故土 ,希望将其作为文化和经济遗产加以保护。因此,对于 满人而言,东北是一片辽阔的狩猎场,几百年来几乎无 人定居。柳条边墙竖起,不仅将其从大陆中孤立出来, 同时也将其与蒙古隔绝。然而,由于中国北方快速增长 的人口压力,以及受旱灾和饥荒等频繁灾害的影响,多 年来东北出现了周期性的非法移民潮。从18世纪中期开 始,北京及其周边的旗人变得越来越懒惰和贫穷,他们 被要求回到东北耕种田地。汉人被旗人带去移民,成为 当地的佃农。 19世纪中叶,在将阿穆尔河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