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艺术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李燕芳//陈福美|责编:冯昕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1.48
折扣购买: 艺术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ISBN: 978720017633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综观美国、新西兰和我国的音乐素养评价,它们既 有共性,也有着各自的特点。首先,在测试框架方面, 虽然各个国家的测试框架在划分和命名上存在着一定差 别,但概括起来,可以看出都共同测试了音乐欣赏、创 作和表现三大部分。在具体的测试内容上,音乐“欣赏 ”都是采用听力测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 、体验、分析、阐释和评价的能力。测试方式有纸笔测 试、计算机测试,还有随音乐做出身体反应的实践任务 测试;“表现”主要测试的是演唱、演奏、识读乐谱等 能力,将音乐表现视为呈现、表达和交流音乐的工具, 所借助的形式有独立表演也有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 创作”重在考查音乐想象力、创意思维和编创乐曲,测 试形式主要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创音乐片断、 作曲等。 在测试工具和测试方式的设计上,各个国家存在一 些差别。相较而言,新西兰由于测试人数较少、测试时 间充分,且担任测试任务的教师训练有素且人员充足, 因此除了采用传统的纸笔作答或计算机测试之外,还采 用了一些表现测试和实践任务测试,测试方式较为生动 多样。而我国由于被试样本量大、标准化程度要求高、 施测地区教学条件悬殊,测试时间有限等原因,在测试 工具和测试方式的设计上难免受到一些限制。那么,对 于一些小范围的评价,特别是具体到每个教师的课堂评 价上,则存在很多可以灵活操作和发挥的空间,因此, 教师和一些测试组织者可以基于所要评价的群体和数量 、开展评价依赖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以及不同评价工作 的目的等来设计测试。在日常的课堂评价以及一些阶段 性的小规模评价中,通过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设置、规范 而灵活的测评方式,可以实现更为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评 价,实现与国家大范围评价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