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铸铧犁--科学创新故事/科学的天街丛书

智慧铸铧犁--科学创新故事/科学的天街丛书
作者: 编者:陈仕达|总主编:陈梅//陈仁政
出版社: 四川科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智慧铸铧犁--科学创新故事/科学的天街丛书
ISBN: 978753649356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地球“小”、月球“近”——“难事”并非难事 “尼罗河水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 在歌唱。忘掉你的忧愁和悲伤,唱起美好的希望,用劳动 的汗水和歌声,迎接丰收的好时光,啊……” 这是《尼罗河畔的歌声》——一首优美欢快的埃及民 歌。 我们就随着这荡气回肠的歌声,回走到距今2000多年 前吧。 公元前200多年,一个人徒步沿着世界上*长的江河— —风景如画的尼罗河向上游走去。用了20多天时间,经过 **百千米的艰难跋涉,他终于到达现在的阿斯旺水坝附 近的辛尼(Syene)小镇……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冲破云山阻隔,历尽千难万险 到异地他乡的小镇去呢? 公元前332年,古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 公元前356一前323)征服了埃及。为了庆祝这个胜利,他 在当时叫“圣河”的尼罗河河口处,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 名的亚历山大城。这座城很快成为世界文化中心,这里有 当时世界**流的大学、博物馆、图书馆…… 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4一前194)就 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担任馆长)。大约在公 元前240年的**,他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查找资料。虽然想 找的资料没有找到,但他却在一份文献上看到这样一个记 载:亚历山大城南面有个叫辛尼的小镇,每年“夏至”这 天中午,阳光能直射到很深的井底。他从未听说过这样的 奇特现象,于是产生了极大兴趣。 阳光为什么能直射到很深的井底呢?为了揭示其中的奥 秘,埃拉托色尼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埃拉托色尼到达辛尼的第三天正是夏至。那天中午, 艳阳高悬天顶,深井里映出它的影子,地上的长竿直立炎 阳之下而不见阴影,房屋也没有影子……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埃拉托色尼思索着。“这些 现象说明这**射来的阳光垂直于地平面”——他终于得 出了正确答案。 “既然可视为平行光线的阳光垂直于地面,那就说明 光线的方向是射向地心的,而几乎在同一条子午线上的亚 历山大城却没有这种现象,说明亚历山大城夏至中午的太 阳光线与垂直线有偏差。那么,这个偏差有多大呢?”带着 这个问题,埃拉托色尼又回到亚历山大城。 第二年夏至中午,埃拉托色尼对亚历山大城内的柱影 进行了测量,发现柱影为柱子长度的12.6%。由此,可以 算得太阳光线偏离竖直方向7.2°。这时,一个计算地球圆 周的方法在他心中产生了。 亚历山大城垂直方向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为7.2°, 这个角度显然与两城垂直方向的夹角相等,即图l中圆心角 也是7.2°。显然,此时如果知道两城之间的“直线”(实 际是沿大圆的弧)长度,那么地球的周长就算出来了。 埃拉托色尼从商队经过两地所花的时间,算出两城之 间距离约5000斯台地亚(古埃及的一种长度单位,1斯台地 亚≈0.16千米)。这样,地球的圆周就是大约5000斯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