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导读版最新精译本)](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9/20231113195616228.jpg)
出版社: 华中科技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6.90
折扣购买: 国富论(导读版最新精译本)
ISBN: 9787560987088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这种带来了许多好处的劳动分工,最初并不是任 何人类智慧(这种 人类智慧能预见到并想要得到劳动分工带来的普遍富 裕)的产物。它是 某些不考虑广泛功利的人性倾向的必然结果,尽管这 种结果是非常缓慢 和渐近的,但它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 倾向。 这种倾向可能是无法进一步解释的人性中的最初 法则之一,或者更 有可能是理性和语言才能的必然结果,这不是我们现 在要研究的主题。 这种倾向对所有人类都普遍存在,但在其他种类的动 物中没有被发现。 其他动物既不知道这种契约,也不知道其他任何种类 的契约。两只猎犬 追逐同一只野兔,有时会有一些协同行为的表现。每 只猎犬都将野兔赶 向它的同伴,或者当它的同伴将野兔赶向自己时竭力 拦截野兔。但是, 这不是任何契约的结果,而是在那个特殊时刻它们对 同一目标的欲望的 偶然一致。没有人见过一只狗与另一只狗公平和协商 地以一个骨头换另 一个骨头。没有人见过一只动物通过它的姿态和自然 的叫声向另一只表 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用这个换那个。当 一个动物想要从一 个人或者另一只动物那里获得它想要的东西时,除了 获得这些可以提供 它需求的人或动物的喜爱外,就没有其他方法了。一 只小狗奉承它的妈 妈而得到食物,一只长毛垂耳狗想要吃东西时,它会 努力用各种献媚的 姿态来吸引它正在吃饭的主人的注意力。人类有时也 会对他的同胞用同 样的手腕,当他没有其他方法使他的同胞按照他的倾 向去行动时,他就 会竭力通过各种卑屈的和奉承的行为来得到他们的善 行。但是,他没有 时间每次都这样做。在文明社会,他随时都需要许多 人的合作和帮助, 然而他的整个人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去结交一些朋友。 在其他各种动物 中,当它长到成年时,每个个体是完全独立的,在自 然状态下不需要其 他动物的帮助。但是人类几乎一直需要他的同胞的帮 助,而且期望这种 帮助仅仅是出于他们的善行。但这是徒劳的,除非他 可以在对他自己有 利的同时满足他们的自利之心,并告诉他们,他要求 他们做的事情对他 们自己是有好处的,这样他将更有可能获得帮助。无 论是谁向另一个人 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都是这样计划的。给我那个我 想要的,你将会得 到这个你想要的,这就是每个这种交易的含义。正是 通过这种方法,我 们从其他人那里获得了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帮助 。我们期望的食物 并不是来自屠夫、啤酒酿造者和面包师们的仁慈,而 是来自他们对自身 利益的关注。我们不需要求助于他们的仁慈,而只需 要他们的自利之 心;不需要说我自己的需求,只需说他们的好处。社 会上除了乞丐,没 有人会选择主要依靠同胞们的仁慈而生活。即使是一 个乞丐,也不完全 依靠他人的仁慈。实际上,好人的施舍虽然为他提供 了生存的全部物 资,但是,这种仁慈只为他提供了他需要的生活必需 品,不可能当他需 要时就随时提供给他。他大部分的日常需求和其他人 一样,即通过契 约、通过物物交换、通过购买获得。用一个人给他的 钱去购买食物,把 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服来换其他更适合他的旧衣服、 住所或钱,有了钱 他可以根据他的需要购买食物、衣服和住所。 正如通过契约、通过物物交换、通过购买获得生 活必需的绝大部分 的帮助一样,这种交易倾向产生了最初的劳动分工的 需要。例如,在一 个猎人或牧羊人的部落中,一个人能比其他人更加快 速和熟练地制造弓 和箭。他经常拿弓箭与他的同伴交换牲畜和鹿肉,最 后他发现通过这种 方法他可以获得比他自己亲自去捕捉而得到更多的牲 畜和鹿肉。因此, 出于对他自己利益的考虑,制作弓箭成为他主要的职 业,他成为一个武 器制造者。另一个人善于制作小木屋和移动房屋的框 架和屋顶。他习惯 于通过这种方式为他的邻居服务,他的邻居以牲畜和 鹿肉作为回报,直 到最后,他发现自己完全投入到了这种职业中,成为 一个造房木匠,这 是他的利益所在。同样的方式,第三个人变成一个铁 匠或铜匠,第四个 人变成了毛皮或皮革(野蛮人衣着的主要部分)的制 作人。这样一来,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超过他自 己的消费的部分), 来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这样就 激励每个人去从事 一个专门职业,使他们在所从事的这种特定职业中发 挥所有的才能或 天赋。 不同的人所具有的天赋的差异实际上比我们所想 象的要小得多。当 成年以后,从事不同职业的人表现出的完全不同的天 赋,在许多场合与 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最不同的人物之 间的差异,例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街头搬运工之间 的差异,似乎天赋 产生的差异没有因习惯、风俗和教育产生的差异多。 他们来到这个世 界,在他们七八岁之前,彼此可能很相似,不管是他 们的父母还是他们 的玩伴都觉察不出他们有明显的不同。大约在这个年 龄,或者在此后不 久,他们开始从事非常不同的职业,天赋的不同在那 之后被发现,并逐 渐扩大,直到最后,由于哲学家的虚荣心使他不愿意 承认他们之间有相 同点。但是,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 易的倾向,那么每 个人都必须提供自己想要的每一件生活必需品和便利 品。每个人都有相 同的任务要执行,都有相同的工作要做,这样就没有 职业上如此大的差 别,也就不会带来才能上的重大差别。 交易倾向形成了不同职业人之间的显著天赋差异 ,同样也使这种差 异变得有用。很多种类的动物都被认为是属于同一物 种,它们源于自然 的天分明显地优于没有经过习俗熏陶和教育的人类祖 先。就天性来说, 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搬运工在天赋上的差异并不像大猛 犬和猎犬、猎犬和 长毛垂耳狗、长毛垂耳狗和牧羊犬之间的天赋差异那 样大。然而,这些 不同种类的动物,尽管都是同一物种,但彼此之间没 有任何相互利用的 机会。大猛犬的力气并没有因为猎犬的敏捷,或长毛 垂耳狗的机智,或 牧羊犬的温顺而增加。这种天赋和才能的差异的结果 ,使得交易和交换 的能力或倾向的期望不能带来共同财富,也一点都不 能为物种带来更好 的宿主和更多的方便。每一种动物仍然必须分别独立 地维持和保护自 己,而且得不到自然赋予它的同伴的各种天赋的各种 好处。相反,在人 类中,不同天赋的人对彼此都是有用的。他们通过各 自才能生产的不同 产品,通过契约、物物交换和购买的一般倾向,变成 了一种共同的财 富,每个人可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人才能生产的 任何产品。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