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轰炸日记)
作者简介
温泽元 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现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热爱电影与翻译。 穆罕默德·奥默 巴勒斯坦籍著名记者。1984年出生,成长于拉法难民营,2006年获得加沙伊斯兰大学英语与文学学士。 随后,他赴欧美进修,取得了荷兰公民身份。之后毅然回到加沙,作为一名战地记者,记录下这里恶劣的环境、困苦的人民,为他们发声。他的文章和报导散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东事务版)、《新政治家》和半岛电视台等,24岁便拿下战地记者的最高荣誉玛莎·盖尔霍国奖,29岁入围Pulse的“全球20大媒体顶尖人物”名单。 乔姆斯基称“多年来都是他文章的读者”,并且“应从他的文章中获得反思”。
内容简介
时隔加沙走廊的上一场战争已经一年,我回想起 第一次跟贾拉勒·戎迪亚碰面的场景。2014年夏天, 我看见他坐在残破的自家房子上面,周遭尽是尘土碎 石。虽然他努力保持冷静,我还是在他脸上看到压力 刻蚀出的纹路。跟许多住在加沙走廊的人一样,历经 以色列近期一连串的袭击之后,人们已经能够预测出 空袭的频率大约三到四年一次——如今贾拉勒已经一 无所有。贾拉勒说出内心的疑惑:他的妻子还有六个 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如今家园已毁,他们该安身何 处?哪里才是真正安全的?他们被困在加沙走廊,哪 里都去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有一天不再有炸 弹轰炸、空中再也看不见战机。或许如此,他们才能 重拾足够的平静来重建家园,找回那种正常的生活。 一年过后,贾拉勒仍旧无家可归。他的住宅仍然 呈现毁损状态,家人虽然安在,但也仅仅是活着而已 。至于我自己,则尽可能保持乐观,这片狭长的飞地 过去是一片秀丽、自给自足的沃土,如今已然成为断 壁残垣,在这里生活绝非易事。以色列决心要让我们 永远回不了家,这就是加沙走廊居民所面对的现实。 1947年到1948年有一场肃清行动,当时以色列觊觎一 块联合国尚未允诺的领土,因此就针对该区域的非犹 太人进行种族清洗②。那次事件之后,加沙走廊成为 一块安居的乐园,让成千上万名非犹太裔居民,得以 从伊尔根、史腾恩,还有利希等民兵组织的屠杀魔掌 中逃出来。这些以恐怖分子自居的组织,就是今天以 色列军队、警方,还有以色列国安局的前身。不过直 到今天,那些比支持犹太复国的民兵组织更早逃到这 里的长者、男人、女人,还有小孩,纵然已经与家园 失散,他们手上还握着自家的钥匙。这些钥匙代表着 希望跟决心,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土。 经历2014年以色列的袭击之后,加沙走廊里的许 多孩童仍然惊魂未定。我们还是居住在这座围城中, 人民所能够购买、对外输出和进口的商品都受到限制 。我们无处可去、动弹不得,外人要来探访更是难上 加难。听着人权主义者高声颂赞“巴勒斯坦人能在这 种侵略行为之下存活下来”,我们内心感到无可奈何 ,毕竟我们早就过了好长一段这样的日子了。他们说 的或许没错,但终究点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被迫继续忍受,过着这种悲惨的生活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延续了六年,希特勒统治的德 国发动的攻击,还有让人不能苟同的种族清洗长达12 年。但我们受到的压迫已经绵延了67年,以色列占领 巴勒斯坦的时间在历史上已经没有其他案例可以比拟 。 每一天、每分每秒,我们都活在扭曲的现实当中 。我们所经历的这场人为灾难,就是为了要巩固、宣 扬他们奇怪的价值观——那股昭然若揭的种族歧视心 理。而他们全凭着信仰及种族,就让自己有了这种特 权,随后却又对这一切行径予以否认。这些举动的目 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存在(他们所不能容的种族、信仰 )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他们的目标,就是逼迫我们“自 愿”放弃我们的国家、事业、家人、家园、祖先,还 有文化。他们所施加的迫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 个层面。他们阻止我们重建家园,还进行军事袭击, 锁定攻击目标,监禁人民;甚至将居民围困、不供应 餐食,更有各种泯灭人性、剥夺人权的刑罚。为了抵 制我们的运动,还以“维护公共安全”的名义,设置 各种城墙及检查站。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留在了这里。没错,在 加沙走廊我们永远找得到生存下去的方式。女人会将 那些轰炸过我们家园的、已然废弃的坦克炮弹,制成 花盆。学生回到被炸弹毁得坑坑洼洼的学校,矢志完 成学业;他们用胶带将毁损的课本粘好,又简单地将 圆珠笔修好,重新使用。每到傍晚,他们借着烛光念 书。燃气、水,还有电力不时会停止供应,在加沙走 廊,这也是天天都得面对的状况。我们就这样专注在 生存的基本层面,秉着我们引以为豪的决心,继续勉 强度日。我们也是人,同样怀抱梦想,但也会有噩梦 来袭;我们坚忍强壮,但也有脆弱的时候。在继续盼 望、祈求正义的同时,我们对于自给自足的能力感到 自豪,也会谦卑地感谢上帝,让我们获得外界协助。 时至今日,正义仍未降临。每次贾拉勒碰到我的 时候,他都会问:“西方世界每次谈到跟人权相关的 民主还有存在主义时,都表现得振振有词,他们会将 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吗?他们难道没有听说以色列对加 沙走廊的侵害吗?”他的双眼在我的眼中不断寻找希 望。他知道我曾在加沙走廊以外的地区待过,也不时 跟有影响力的西方人交谈。很多时候,我的双眼没办 法迎上他的凝视。我能感觉到西方强权对于加沙走廊 所遭受的一切其实关注甚少。居住在加沙走廊的180万 居民,其实常常感觉自己似乎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我没办法把这个令人惶恐的事实告诉贾拉勒,我让他 继续保持这股希望,告诉他我会继续把他的故事推广 到全世界。我向他保证,他的声音绝对不会遭人忽视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