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宋词(少年彩绘版)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美的沉思》《吴哥之美》《舍得,舍不得》《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
内容简介
唐诗何以变成宋词 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 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唐诗经过初唐,发 展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它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 度以后,已经有些高不可攀,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凡是艺 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说明它远离了民间。 可是民间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老百姓会自己写一些歌来 唱,这时会被士大夫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结果 ,二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二者被拉近,就 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即我们现在讲的词。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宋朝没有人写诗,其实多得 不得了,甚至他们的诗比词还要多。可是宋人诗的成就往 往没有词的成就高,这是个有趣的事情。词的整个音韵形 式发生了变化,当我们读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时,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九都出现了 。音韵的跌宕起伏产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种 韵律感拓展出了词的境界。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 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即 李煜。李后主的作品其实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 **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有 时候的确可以看到一个人具有旋乾转坤的力量。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却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 他的词征服了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整个汴京的文人 都开始填词。北宋时大家还在写诗,可是词变成了文学的 主要形式,从中可以看到李后主的影响有多大。他令原来 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了士大夫用来纾解生命的 某一种情怀的工具。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可 以变得这么有意境。 我们**谈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 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词*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 歌曲。它产生于民间,产生于大家认为要有一点“低俗” 的民间文化。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的心 情、感*时,它才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 学成就j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成功地连接 在一起。 前半生的醉生梦死,后半生的**之痛 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 唐崩溃了,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一阶段,有两个 **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的南唐(937—-975),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 并且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故以“唐”为国号。李煜 是南唐*后一位君主,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是建 都在成都的后蜀(934—965)。四川本来就是很富有的地 方,也产生了**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五代十国是战 争频发的乱世,在乱世当中,江南与蜀地保有了文化上的 稳定力量,南唐*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文人,而且是一个 帝王——李煜。 在整个中国文学**,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争 议。他是一个**之君,背负着原罪。一个帝王竟然亡了 宋词是一种简炼,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 1、专为青少年修订,内容*加完整,结构*加严谨,文辞*加凝练简约,*能体现蒋勋先生的语言之美; 美学家蒋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唐诗宋词,一度成为潮流,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多青少年爱上诗词,《蒋勋说唐诗(少年彩绘版)》《蒋勋说宋词(少年彩绘版)》便是为打造青少年气质准备的诗词启蒙读物。 2、参照新课标,新增81个延伸阅读、65首中小学**宋词详解、28幅历代书法和绘画名作以及30幅与内容意境相契合的手绘插画,知识与审美双在线; 新增诗词原文、注释,让背诵、阅读两相宜;新增诗人简介,加深阅读印象;关联知识小解答,扩展知识面,让诗词学习*加轻松愉悦。上百幅全彩插图,涵盖传世名画、名人真迹、千年文物、手绘场景……让唐诗、宋词变得“可视”,*有助于理解唐诗、宋词的时代背景,形成自己的“诗词记忆”。 3、装帧精美,四色彩印,颜值高,内容硬,可馈赠,可收藏。 4、《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陈*诗词启蒙读物,中国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散文家张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