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时代新女性)

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时代新女性)
作者: (日)茂吕美耶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时代新女性)
ISBN: 9787541148569

作者简介

茂吕美耶,日本埼玉县人,水瓶座,中日混血儿。生于台湾高雄市,初中毕业后返日。1986—1988年曾在中国郑州大学留学。卖过古董,学过甲骨文。网络昵称是“Miya”,坚持用娴熟的中文写作日本文化,是知名的日本文化达人。 作品众多,著有《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及《字解日本:食、衣、住、游》《字解日本:十二岁时》《字解日本:乡土料理》等;译有梦枕貘《阴阳师》、冈本绮堂《半七捕物帐》小说系列,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等。

内容简介

华族制度 江户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1837—1913) 将政权归还朝廷(大政奉还)后,诞生了明治政府。但 是,各藩治理的领土以及当地的老百姓依旧归藩主所 有。之后,藩主将领土(版)和人民(户籍)归还天皇, 正是日本历史名词中的“版籍奉还”。 明治二年(1869)六月实施“版籍奉还”,藩主成 为新政府官员(知藩事),也被允许治理原有的版图。 此外,藩主和朝廷公卿一样,都被赋予特殊的“华族 ”身份地位。“华族”即“贵族”。当时的华族数有 427家。 然而,明治四年(1871)七月,新政府又实施了“ 废藩置县”政策,各个“藩”国均改为“县”。而且 ,新政府为了防御旧藩主纠众兵变,不但撤销旧藩主 的“知藩事”职任,并规定所有旧藩主都必须定居东 京。 六年后的明治十年十月,专门让华族家的孩子们 接受特殊教育的华族学校于东京神田锦町竣工,地皮 是天皇给予的,也就是现在的学习院。隆重举行盛大 的开学典礼那天,天皇和皇后都出席了。天皇当场授 予“学习院”称号。课程是小学八年,中学八年,第 一届入学的孩子总计130名。 学校是潇洒的西式建筑,铁制正门气势宏伟。 开学三个月前,七月一日的《朝野新闻》在报纸 上描述: “富丽堂皇的铁制正门花费三千日元,本以为是 外国制的,不料竟是国产品,负责制造的是埼玉县川 口市的工厂。” 看到这则新闻报道的俄罗斯大使,首次明白原来 日本也有能制作如此精美工艺的工厂,于是取消巴黎 某工厂的订单,再度委托琦玉县川口市那家工厂制作 俄罗斯公使馆正门。 明治十七年(1884)七月颁布“华族令”后,华族 制度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原来的朝臣以及大名,只要 对国家有功,任何人都能晋升为华族。为了明确区别 其地位,华族制度分为公、侯、伯、子、男爵五等级 。身份是世袭制,子孙也能继承,职责是保护皇室。 公爵、侯爵是旧朝臣和大名,新添加的伯爵、子 爵、男爵则为建立明治政府有功者。之后,连军人、 高级官僚、商人等也成为华族,尤其甲午战争之后, 政府更胡乱颁授爵位,令花店赚了不少钱。 明治二十二年(1889)十月一日的《东京日日新闻 》报道,皇太子宽仁亲王(日后的大正天皇),将于十 月五日进学习院上学。对此,学校方面以及某些华族 人士提议应该提供一个特殊座位,但据说,传达天皇 意志的宫内厅表示,如此这样的话,在教育上对皇太 子不好,于是一切依照旧例,并不因为对方是皇太子 身份而给予任何特殊待遇。 自此开始,直至今日,天皇家的孩子、皇族的孩 子进学习院上学便成为一种惯例。二次大战后的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