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勇者的游戏
作者简介
阿噶巴仁波切,新世纪的心灵导师,与众不同的生命引导者,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理论与实修并重,是禅修和瑜伽大师,卓有成就的大圆满行者。 作为利美运动(无宗派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夏扎巴大师的第三代弟子,阿噶巴仁波切奉行无宗无派的修行理念。他5岁出家,自幼经过严格训练,追随多名成就上师,接受了大圆满教法以及母续金刚、普巴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那洛六法和尼古六法等各宗派殊胜传承,并曾在闽南佛学院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深入研究汉传佛教。 2011年仁波切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科学与宗教对话”活动,与世界最前沿领域的科学家合作,测试禅定中的大脑神经元活力,结果表明禅定中仁波切的感官觉知力可达到平常状态的100倍,令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以科学的方式彰显了修行的力量。 近年来,仁波切除每年闭关修行之外,在国内和欧美等地讲授喜马拉雅瑜伽、禅修、爱与慈悲等心灵成长课程,以“身心兼修,悲智双运”的修持方式,帮助人们强健体格,导引情绪,澄净心灵。 “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年轻的仁波切以过人的智慧,不畏凡俗的真诚勇气,特别是无限的爱意与亲和力使每一个聆听过他教诲的人都印象深刻,衷心叹服。
内容简介
我们从哪里来? 观察人类的活动可以发现人类的起源。结论是: 我们 无始无终,我们一直存在。 人们对生死本身很疑惑,对生死前后的情况也很 疑 惑。 如果相信有一个出生的时间,那么从逻辑上说, 必 定有个还未“存在”的时间,以及必定要接受我们有 个 出生的时间,必定要接受有死亡的时间。有许多问题 是 关于“尚未存在时”的,比如“人们来到世上的原因 是什 么”,“为什么现在存在”,“为什么过去不存在” 。这 些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我们一直都处于“存在”的状 态 中。我们的存在并不是一个新的创造。 按佛教的观点,存在无始无终,但这并不意味着 存在 是静止的,存在其实在不停变化,我们存在于不同的 形态 和意识之中。在这些变化中,有个连续存在的自我, 这个 自我持久存在永无终止。 我们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只相信亲眼所见的 事 物,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一些观 点则 依赖于推理,但根本上仍来源于经验。这样,虽然我 们心 中同时存在着许多观点,但都仅限于经验。 例如,大豆和树的种子分别具有大豆和树的基因 ,我 们即便没有看到这些种子生长,却也了解它们具有长 成大 豆和树的潜质。人的生命却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父 精母 血孕育了我们,但是我们所具有的潜质远远无法从过 去的 经验里得到。依靠过去经验的思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 不管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有多高,也不可能通过经 验分 析发现最初的自己。不过,这样也许是幸运的,因为 如果 发现了最初的自己,其结果将导致更多的混乱。假设 我们 接受“出生”的现实,那就意味着我们有不存在的时 候。 如果有个“不存在”的存在,那存在是如何产生于不 存在 的?我们相信存在产生于不存在吗?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假定有个“不存在”存在 的 时间,并且,“不存在”在某一刻必须转换为存在, 而不 是由存在本身引起存在。这样,“不存在”成为了存 在, 而存在本身就是存在,它们的关系如此矛盾。实际上 ,这 个论点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相信任何东西 都有 始有终的话,我们无法确定这些不存在的时间。再比 如虚 空,虚空本身没有方向,没有东南西北,虚空不可测 量, 不大不小。如果万物都有始有终的话,那虚空必定有 开 始,如果虚空有开始,必定有虚空的开始之前,而这 是难 以成立的。因此,虚空的本性就是无始无终的存在。 认识 了虚空的始终,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始终。简而言之 , 我们无法在时间的某一刻开始存在,因此只能是持续 存在 的。 我们必须问自己,为什么寻找众生和虚空的开始 是如 此重要?因为这种对始终的看法源于我们有限的大脑 。世 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用大脑来了解生命现象,另一 种人 用心来了解生命现象。对于用大脑思考的人,任何事 物总 是有边界、有始有终的。而用心思考的人则认为事物 的始 终并不重要。 虽然当前的主流文化对大脑的感知很重视,仍有 一些 文化侧重内心,透过内心观察外部世界。 大脑是一个可以感知短暂经验的有思想的器官。 但大 脑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分 析和 判定。由于大脑的能力有限,它认识的生活就有限。 西藏 有个说法,人的大脑无法掌握超过1×10的75次方(1 后 面75个零)这么大的数字。在这个大数之外,可以说 是无 数了。不是这个数字无法胜数,而是我们的脑子无法 理解 1×10的75次方以上的数字。因此,我们如何能够理 解生 命现象?我们永远有疑问,而伴随这些疑问而来的是 痛苦 的经验。 我们常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原则,就像没有脊梁 骨, 就会倾倒。如果能依照原则生活,我们可以理解生活 的真 理。认识到真理,痛苦会减少。 我们的心或意识没有任何限制,它像虚空一样, 无始 无终。我们无法衡量心,因为它没有边界。光说心非 常广 大还不够,因为这仍意味着心是有边界的,而有始必 然有 终。但心如虚空,是无限的。 心是无限的,同时又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不需要 强 迫。顺其自然,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强求改变,则使 我们 痛苦。 知道自己是什么很重要。“我”和“自我”是谁 ? 他是如何存在的,是真实的吗?这些问题有许多答案 ,也 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