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维生素矿物质全集/现代家庭生活百科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认识维生素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顾名思义就是维持生命的有机要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 生命活动,包括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维生素既不参与机体组织的构造。也不能供给机体热能。但它是体内各 种酶或辅酶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代谢活动。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很少。但其对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维生素是机体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及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除少数维生素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内细菌合成外,大部分维生素需从食 物中获取。 维生素的命名有三种方式。一是按发现的先后次序,在维生素之后加 上A、B、C、D等英文字母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二是按化学结构 命名,如硫胺素、核黄素等;三是按生理功能命名,如抗癞皮病维生素、 抗坏血酸等。目前三种名称往往混用。 人体每日维生素的正常需要量不多,但绝对不可缺少;若缺乏时。可 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分类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已有20余种,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很 大,功能多种多样,故不好按其结构性质或功能来分类。维生素主要是按 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即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其中,B族维生素主要有 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维生素B,(核黄素)、泛酸(遍多酸 、维生素B5)、维生素L(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PP(烟酸、烟酰 胺、抗癩皮病维生素)、生物素(维生素H)、芦丁(维生素P)、维生素B4、叶 酸、维生素B12(钴胺素);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或抗坏血病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①少数B族维生素可由肠道细菌合成。但 合成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②在体内不能大量贮存。易排出体外,因此必 须每天通过膳食供给。③当食物供给充足,机体达到饱和后,摄人的维生 素必然从尿中排出。④一般无毒性,但若大量摄人超过生理剂量时,常干 扰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2.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四种。因 为它们都能溶于脂肪、乙醇、氯仿等脂溶剂,故称为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①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②易溶于 脂肪及有机溶剂。不溶于水。③在食物中与脂肪共同存在,随脂肪败坏而 破坏。④在肠内吸收,且与脂肪吸收关系密切,凡是能影响脂肪吸收的因 素(如长期腹泻、胆汁缺乏等),也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⑤被吸收 后大部分储存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在体内储量大而排㈩缓慢。⑥长期大 量摄人易蓄积而引起中毒。 维生素的功能 各种维生素进人人体后,其代谢过程是有差异的。 1.维生素A:维生素A极易被吸收而进人血液循环,最后被肝脏摄取而 贮存,供机体利用,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与体内的胆酸盐和维生素E对维 生素A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如果缺乏上述物质,则维生素A的吸收率降低。 维生素A几乎全部在体内代谢分解,其代谢产物由尿及粪便排出,仅授乳妇 女有部分维生素A分泌于乳汁中。 2.维生素D:人类从两个途径获得维生素D,即通过膳食直接获取或在 皮肤内由维生素D原形成。经口摄入的维生素D在小肠与脂肪一起被吸收。 胆汁的存在使吸收达到最佳状态:吸收后大部分贮存于肝脏中,人体的表 皮和真皮内含有一定量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维 生素D3,经血液输送至肝脏供机体利用,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主要经胆汁排 泄,也可由乳汁排泄。 3.维生素E:维生素E经肠道吸收人血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以垂 体和肾上腺含量最高,在细胞内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维生素E在 体内氧化成α-生育酚,又还原为α-生育醌后与肝中葡萄糖醛酸结合,经 胆汁人肠,由粪便排出。 4.维生素K:维生素K经十二指肠和小肠吸收。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 样,影响膳食脂肪吸收的因素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吸收过程也依赖于 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分泌。被吸收的维生素K经淋巴液转运至肝脏供机体利用 ,其贮存部位是肝、皮肤及肌肉。体内吸收的维生素K大部分以原形经胆汁 及尿排出。 5.维生素B1:摄人体内的维生素B1在小肠中被吸收后进人血液循环, 与蛋白质结合后运送至肝脏代谢。体内的维生素B1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 肌肉、心、肝、肾和脑组织含量较高,其中肌肉中含量占总量的1/2。部分 维生素B1经体内代谢而失效,部分经肾排泄。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水溶 性维生素不能在组织中大量储存,所以必须不断补充。 6.维生素B2:摄人体内的维生素B,在小肠上部被吸收,吸收后很少 发生代谢变化。体内的维生素B,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但浓度均较低; 体内贮存维生素B2的能力有限,过量的维生素B2多以原形随尿排出,维生 素B2的月桂酸酯称长效维生素B2,肌内注射后在体内缓慢分解为游离的维 生素B2,其作用可以维持60-90天。 7.维生素PP:摄人人体的烟酸和烟酰胺由小肠粘膜主动吸收,经门静 脉人肝: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大部分在体内被代谢。烟酸在体内不 能贮存,过多的烟酸在肝脏甲基化后形成N-甲基烟酰胺,最后随尿排出。 另外,机体组织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自身合成烟酸, 8.维生素B6:维生素B6易在小肠上部被吸收。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 体内大部分组织中,肝脏含量较高,肌肉次之。吸收后的维生素B6在肝脏 被代谢形成吡哆酸。吡哆酸和少量原形都从尿中排泄。 9.维生素B12:摄人人体的维生素B12可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一 种糖蛋白)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在回肠部被吸收入血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转 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很少,。主要储存于肝脏。 其余大部分由粪便排出。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时,肝中的维生素B12可释 放人血,供机体利用。恶性贫血患者由于胃内分泌的内因子缺乏,易导致 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故补充维生素B12时应采取注射方式给药。 10.叶酸:摄人人体的叶酸主要经空肠通过主动吸收人血。吸收的叶 酸在体内经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甲基四氢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体内叶酸的 主要形式),大部分被转运至肝脏储存。摄人体内的叶酸大部分以原形、少 部分以甲基四氢叶酸形式从尿中排出。 11.维生素C:维生素C在人体小肠内被吸收,吸收量与其摄人量有关 。被吸收后的维生素C分布于各组织中,以脑垂体浓度最高,其次为肾上腺 、肾脏、脾脏和肝脏,胰腺和胸腺也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当组织中的维生 素C达到饱和后,多余的维生素C会从组织中释出,最后由尿排出。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