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国语课(全六册)

初中国语课(全六册)
作者: 叶圣陶 顾颉刚
出版社: 开明
原售价: 268.00
折扣价: 186.60
折扣购买: 初中国语课(全六册)
ISBN: 9787513189071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年),曾用名嗣糜,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 “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10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进 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读书,1912年放弃农科,改习文科。1915年9月入哥伦比亚 大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 加入 《新青年》 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 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主要著作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 《尝试集》 《中国白话文学史》 和 《胡适文存》(四集)等。

内容简介

编辑大意 一、本书依照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学程起草委员会所定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编辑。共六册,每册定为二万至三万字,计四五十篇,足供初级中学读文之用。 二、本书所列各文,约分记叙的、写景的、抒情的、说理的、议论的五种。但以记叙文、写景文及抒情文为主,说理文、议论文居少数。 三、本书所列各文,务以清浅有趣,兼有文学性质的为主,凡高深的学术文概不加入。 四、本书第一、二册文言文占十分之三;第三、四册文言文占十分之五;第五、六册文言文占十分之七。这样配置,要使与小学及高级中学相衔接。 五、本书选入的文言文,略分时代:第一、 二册以当代名人及明清为主, 第 三、四册以唐宋及六朝为主,第五、六册以汉魏及周秦为主———但 与语体文对译的不在此限。 六、文章的深浅,不在篇幅的长短;故本书各册递进的标准,概以课文的质量为限,并不拘定各篇字数的多少。 七、现在出版物中适切于初中学生诵读的语体文不多,故本书前数册, 除选辑相当的课文外,由编者选著若干篇。 八、本书中有字义及典故较为艰生的,或外国人名、地名等,一律加以注释, 附在篇末,务使学生在课外可以考查。 二 新 生 活 胡 适 哪样的生活可以叫作新生活呢?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 你听了, 必定又要问我, 有意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 我且先说一两件实在的事情做个样子; 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前天, 你没有事做, 闲得不耐烦了; 你跑到街上一个小酒店里, 打了四 两 “白干”; 喝完了, 又要四两, 再添上四两。 喝得大醉了, 同张大哥吵了 一回嘴, 几乎打起架来。 后来李四哥走来把你拉开, 你气忿忿的又要四两 “白干”; 喝得人事不知, 幸亏李四哥把你扶回去睡了。 昨儿早上, 你酒醒 了, 大嫂子把前天的事告诉你; 你懊悔得很, 自己埋怨自己: “昨儿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呢? 可不是糊涂么?” 你赶上张大哥家去, 作了许多揖, 赔了许多不是; 自己怪自己糊涂, 请 张大哥大量包涵。 正说时, 李四哥也来了, 王三哥也来了。 他们三缺一, 要 你陪他们打牌。 你坐下来, 打了十二圈牌, 输了一百多吊钱。 你回到家来, 大嫂子怪你不该赌博; 你懊悔得很, 自己怪自己道: “是 呵! 我为什么要陪他们打牌呢? 可不是糊涂么?” 诸位! 像这样子的生活, 叫作糊涂生活; 糊涂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你做完了这种生活, 回头一想, 我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你自己也回不出究竟 为什么。 诸位! 凡是自己说不出 “为什么这样做” 的事, 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反过说来, 凡是自己能说得出 “为什么这样做” 的事, 都可以说是有意 思的生活。 生活的 “为什么”, 就是生活意思。 人同畜生的分别, 就在这个 “为什么” 上。 你到万牲园里去看那白熊 一天到晚摆来摆去不肯歇, 那就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我们做了人, 应该不要 学那些畜生的生活。 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 只是胡混, 只有不晓得自己为什 么如此做。 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回得一个 “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 为什么不干那个? 能回答得出, 方才可算是一个人 的生活。 我们希望中国人都能做这种有意思的生活。 其实这种新生活并不难, 只消时时刻刻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不这样做, 就是我所说的新生 活了。 诸位! 千万不要说 “为什么” 这三个字是很容易的小事。 你打今天起, 每做一件事, 便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不把辫子剪了? 为什么不把大姑娘的小脚放了? 为什么大嫂子脸上搽了那么多的脂粉? 为什么出棺材要那么多叫化子? 为什么娶媳妇也要用那么多叫化子? 为什么骂人要骂他的妈? 为什么这个? 为什么那个? ———你试办一两天, 你就会觉得这三个字的趣味真是无穷无尽, 这三个字的功用也无穷无尽。 诸位! 我们恭恭敬敬的请你来试试这种新生活。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年),曾用名嗣糜,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 “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10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进 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读书,1912年放弃农科,改习文科。1915年9月入哥伦比亚 大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 加入 《新青年》 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 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主要著作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 《尝试集》 《中国白话文学史》 和 《胡适文存》(四集)等。 延伸阅读 这是胡适应 《新生活》 主编李辛白之约,为 《新生活》 杂志第一期写的 “序”,在 《新生活》 杂志第一期发表时题为 《新生活——为 〈新生活〉 杂志第一期做的》,1919年8月24日出版。文章强调 “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 “糊涂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能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对 “糊涂”,倡导 “认真”,注重于 “做”,知行一致。 ★中国初中语文教材的奠基作 ★1923—2024,双色印刷,精装函套,百年珍藏纪念版 ★大师叶圣陶、顾颉刚联手打造,叶圣陶研究专家、北大教授商金林精心校注 ★民国版“部编教材”,蔡元培“大学院”审定,累计再版100余次 ★编排科学,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现代文+文言文核心类型全覆盖 ★精心设计延伸阅读,语文阅读素养深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