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作者: 周汝昌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ISBN: 9787101052473

作者简介

周汝昌(1918-2012),我国知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泰斗,其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周汝昌先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著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内容简介

花落水流红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 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出场时独唱的一支曲 子,——其实也就是一首“元代的词”。《西厢》是剧曲 ,曲词是剧中角色的代言体,本不同于诗人词客的寄兴抒 怀之作。但我把此曲摘出来,作为一篇独立的名句来赏会 品题,正自不妨——或者说,本来早就该这么样做才是。 开头“可正是”三字是曲子里特许加入的衬字,有无 衬字,是词与曲的分别之一端。“可正是”,即“恰正是 ”的同音同义的异写,“可”古读ko、ke、ka,是音近易 于通转的,例子多得很。以下是此曲牌的正文,而未再用 一个衬字,所以更与词调无别了。正文连两句“平仄平平 平仄平”,音律一同,不许变乱。这种七字句,貌与诗同 ,实则律异,要点在于首一字用平,第五字也用平。 人值残春,人者谁也?自己指自己也。这有点儿像口 语中“人家这儿越忙,你越来打搅”,那“人家”不指旁 人,正指自己。但是,假若你替王实甫“修改文字”,以 为他欠通而改成“依值残春”,那可真是糟透了!何也? 何也?你细想去。倘真是辨不出分别高下何在,只好再去 苦苦修持,莫怪无人为你说破。 残春是个容易引起愁恨的季节,古代闺中绣女,更是 深有此感。春残花落,芳华易远,惜花念人,焉能无所动 于其中乎?值者何也?偏偏赶上也。只此四字,端的一篇 情景的总基础。 那么,“蒲郡东”三字又有何用,莫非凑字充数?盖 崔相国病逝京师长安,母女孤孀扶榇北返博陵祖茔故土, 方行至蒲州,中间寄顿,已大有穷途日暮之感了,残春的 心绪已不可堪,而况又值旅寄在这陌生无味之蒲东之地乎 ?只这头一句,已说尽了莺莺的心情。 然而,这人家不同小门小户,就使寄居,也要找个深 宅大院,闲人难到之处——这就是普救寺的西厢(一所跨 院)了。在此,重门深掩,内外不通,关防严密。闺中少 女想望望“世界”,千难万难,礼法不许。因而她满目中 只见有幽寂的古刹一角之间,那残春的落花,纷纷成阵, 或者狼藉满地,或则飘坠池中,随水流逝而去!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座“萧寺”之中。何为萧寺?原 来六朝时候梁武帝曾将他的老住宅施舍与佛门做了寺院, 因他本姓萧,故而人称萧寺。然而汉字文学的特点,正在 此等地方产生了无法“翻译”的妙谛:它逐渐地将“姓氏 ”一义消失了,而给予人的却是另一种“萧凉”、“萧寂 ”的形容词语了。只这一个萧字,又总结并加重了那残春 暮景的境界。 以上两个排句领罢,这就紧紧地逼出了一个千古不磨 、万口传诵的名句:花落水流红。 且说这五个字,又有何奇处?古往今来,写此情景的 很多了,只那“流水落花春去也”,人人为之倾倒,怎么 南唐李后主还得再来一个元代王实甫为之叠床架屋? 这就真到了要解答文学艺术的奥秘之点了。 这个五字句的眼目或灵魂,正在句末的那一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