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922/09/20230922094016734.jpg)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34.80
折扣价: 27.84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ISBN: 9787546349688
(一)春秋之前 从夏、商一直到西周 ,赋税大多以贡、赋这两 种形式存在,其实质就是 统治阶级直接占有生产者 的劳动产品。比如,商代 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 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 、宗庙之器、绣帛、木材 、珍宝、祭服、羽毛等九 类,称作九贡。 1.四刷之前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 夏、商、周三代都是定额 贡纳制度,征收标准是若 干年农业收成的平均数。 根据多数历史学家的意见 ,这个征收的额度应该是 十分之,也就是著名的“ 什一税”。“十里抽一”这 个比例在古代中国持续了 很久。 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 和史料可以知道,商朝的 贡纳关系包括“外服”和“ 内服”两种,二者有较大 差别。所谓“外服”,是一 些臣服于商政权的部落, 如侯、甸、男、卫等,对 以商为中心的国家或部落 联盟首领所进献的贡纳。 这种贡纳没有固定的数量 和期限,只是一种表示友 善的象征性形式。“内服” 主要出自在朝中任职的部 落首领,上贡物品多是大 量的牲畜或其他一些珍奇 动物及卜甲、卜骨、弓、 玉等等。 2.西周时期 (1)综合式赋税制度 的形成 到了西周时期,贡纳 逐渐形成等级制度。上古 的文献中记载了九种赋税 形式,其中既包括田赋、 人头税,又包括商税、货 税。这些赋税,采取的是 “近轻远重”的原则,以周 王所在的王城为中心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