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

亲历者
作者: 林雪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1.26
折扣购买: 亲历者
ISBN: 97875411511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我是一个无娘儿 1918年1月,我出生于长江边上云阳县著名的盐 场云安镇。 云阳坐落在长江边上,它背靠高山,面对长江 ,方圆一百多里的土地上,现在居住着一百多万人 口,多以农耕为生。云阳老县城北面三十里外,有 个椭圆形的小盆地,面积约有一平方公里,四面皆 山,一条名为汤溪的河流从盆地当中穿流而过,将 盆地分为南北两岸,然后再流至县城,从汤溪口注 入长江。这个小小的盆地,便是我的家乡云安镇。 传说公元前206年的西汉初期,汉高祖手下的一 个叫扶嘉的廷尉,追随一只白兔,在这里找到了盐 泉,于是开始了云安取卤制盐的历史。两千多年来 ,这里的手工盐享誉下川东及毗邻的湖南、湖北、 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 国运动轰轰烈烈,在江浙一带尤其激烈,阻碍了交 通,淮盐不能通达,盐贵如油,朝廷急命川盐济楚 ,川盐产销量大增,云盐的产量也猛增加至日产量 七万斤。质优价廉的云盐产量增加,盐税也随之增 加,上缴去万州的盐税数日一次,每次至少有税银 十挑,每挑千两,于是云安有了“银窝子”的美称 ,吸引了周边乡县乃至湖北、江西、陕西等外省的 贫苦农民前来淘金挣钱,一些有见识的商人和地主 纷纷前来开发盐井,修建盐灶。附近的大大小小的 煤窑也遍地开花,川流不息的力夫们和船队,通过 水路和陆路把煤运来盐场熬盐,然后再把熬好的盐 运到省内和省外各地销售。整个云安,到处都是汲 盐水的井、熬盐的灶、运货的船、撑船的人、拣煤 渣的孩子和那些穿着大褂子走来走去的盐老板…… 真是比县城里还热闹。 这样的岁月,刚好让我的祖父给赶上了。 祖父的名字叫林更堂,邻里都叫他林大老爷。 他为人忠厚和善,从不招惹是非,祖母为他生下八 个孩子,养活了三男两女,他得为一家七口的生计 起早贪黑拼命干活。最早他是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 ,背着一个背篼,放上一个货架,里面装了些针头 线脑鞋袜毛巾之类的小百货,手里摇着货郎鼓,一 边走一边吆喝,饿了就啃两口自带的玉米饼子,走 远了就在路边的人家里住上一夜,草鞋穿烂了也舍 不得买双新的,光着脚长年累月地奔波。常言说天 道酬勤,这样勤耙苦做省吃俭用,家里慢慢地有了 点钱,就由行商向着坐贾发展。先是在镇上开起了 杂货铺和绸缎铺,赚了钱又买下了一股很旺的盐水 ,开起了盐灶;接着又修起了十几间街房,云安场 的人叫“林家半条街”。我们林家开始发了。祖父 在得意之余,又花了几百两银子,“捐”了一个五 品的闲官。每到逢年过节或者是做生办酒,他总要 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坐在高堂上,接受儿女和邻 里们的朝拜,然后坐着轿子出门,去拜访门里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