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精)
ISBN: 9787532164745
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 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
答: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坏透了 ,烂透了,根本就不可救药。 问:这是什么人的观点? 答:孔子时代的隐士。他们是“道家前的道家” ,简称“前道家”。孔子为什么会说“天下有道,丘 不与易也”?就因为有个隐士对孔子的学生子路说: 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你们又和谁 一起去改变?你们与其像孔子那样“避人”,还不如 像我们这样“避世”。避人,就是拒绝与那些坏人合 作;避世,则是拒绝与整个社会合作。为什么拒绝与 社会合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根本就没救嘛! 问:天下无药可救,又怎么样呢? 答:能拯救的也就是自己。 问:这又是谁的观点? 答:墨子时代的杨朱。杨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 第二是老子,第三是庄子。这三个人,观点并不完全 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拯救天下,先得 拯救自己。不能拯救自己的,也不能拯救天下。相反 ,如果每个人都能拯救自己,天下也就不需要拯救了 。 问:这可以说是“要救市,先救己”,对吧? 答:可以这么说。而且杨朱、老子、庄子都认为 ,当时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 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 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如果 人人都管别人,人人都来救市,势必天下大乱。结论 也很简单:别救。 问:不救又怎么行呢?不救又怎么办呢? 答:所以儒家、墨家、法家都主张“救市”。其 实道家也不当真“见死不救”,而是认为不能像儒家 、墨家他们那样救。在道家看来,那不是“救市”, 反倒是“添乱”。因此,要紧的不是“做什么”,而 是“不做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不做,反倒 有救。 问:不救之救? 答:是的。 问:不救之救也是救吧? 答:当然。 P2-5 ◆ 儒墨道法,先秦百家中的胜利者,中华精神的四根支柱 ◆ 深入浅出的易中天式诠释本领 ◆ 回归先秦、古希腊传统的对话体形式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酣畅阅读体验 ◆ 仅凭一本书,就从几乎一无所知,到把握儒墨道法的核心理念 ◆ 瑞典进口原浆纸,轻盈、悦目、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