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的故事(套装3册)
作者简介
盐野七生,1937年生于日本,16岁时读荷马的《伊利亚特》,从此被一个与日本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吸引。大学时主修哲学,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回到日本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至今。 盐野七生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英雄梦,而唯有昔日罗马能让人一圆夙梦。自1992年起,盐野七生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织她的英雄梦,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于2006年完成这部时空纵深长达1000多年的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系列图书出版后,相继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畅销佳作。 曾获奖项: 1993年获第6届“新潮文艺奖” 1999年获第2届“司马辽太郎奖” 2001年获土木学会“出版文化奖” 2006年获第41届“书店新风奖” 2000年获颁意大利“国家勋章” 2001年被日本文部省评为“文化功勋人物” 2005年获日本“紫绶褒章” 2007年被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为“文化功劳者” 其他主要作品: 《希腊人的故事》 《罗马人的故事》 《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 《十字军的故事》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 《地中海三部曲》 《文艺复兴的故事》 《男人们的故事》
内容简介
《男人的肖像》精彩摘录: 为了避免遭人厌烦,伯利克里平素远离众生,不公开发表政见。然而,一旦国家有大事发生,他的演说如电闪雷鸣般威慑人心, “宙斯神”的绰号名副其实。 根据文献记录,伯利克里演说时,哪怕再情绪激昂,始终衣冠济楚 。相较之下,2500年之后,那些动辄下跪,哭得衣襟散乱的议员,着实令人不齿。 ——盐野七生评伯利克里 成年后的亚历山大,仍然相当的“妈宝”,凡事首先向母亲报告。亲密的母子关系,往往导致父子关系的紧张。 不过腓力国王还是显示了其慈父的一面,请来亚里士多德为儿子做家庭教师,反而是儿子似乎不愿与父亲亲近。 亚历山大20岁时,腓力遇刺身亡,这对父亲、对儿子都是幸运。 ——盐野七生评亚历山大大帝 那时的你,22岁,不算太年轻。你的确也没有年轻姑娘手足无措的样子。如何应付眼前这位罗马第一男人,你胸有成竹。 你站起身,优雅地整理着散乱的衣裳,面对坐在椅子上的我,既没有下跪,也没有哭喊着扑到在我的脚边。你浅笑盈盈,乌黑的眼睛凝视着我,静静地站立着。正在和胞弟争夺王位的你,理应哭倒在我脚下,祈求我的援助。然而,那是普通女子的行径,你不会。 ——盐野七生评尤里乌斯·凯撒 我之所以对拿破仑这位男人没多少兴趣,想来正是因为他的家庭博爱主义。也许他是一个希望家族兴旺团结,并甘心为此付出努力的男人,但这也注定了他丧失男人野性的命运。就像面对一位拿着家人的照片喜形于色的男人,女人也许能感受到他的责任心,却没有令她怦然心动的魅力。 ——盐野七生评拿破仑 《写给男人们》精彩摘录: 所谓“头脑好的男人”,是具有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不为偏见所困,相较于那些凡事强调主义、主张的人,更富有弹性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 有些人看似平常却拥有自己的“哲学” 。这里所谓的哲学并非深奥的学问,而是做事做人的“姿态”。因此,它与年龄无关,与社会地位、教育程度高低也没有关系。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或没有。 ——第1章 有关聪明的男人 对男人而言,讲究衣着,不过是一种“游戏”,因此,只有玩得好和玩得逊之分。而且,“游戏”中存在着越不当真玩得越好的逆反性。 ——第2章 意大利男人被英国男人压倒之卷 自由在受限的条件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极致发挥。不仅艺术创作,着装打扮同样遵循此理。无限制的自由,导致艺术作品本质上的贫困,当代艺术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3章 旧瓶装新酒 女人,为了让自己变得美一些,可以不惜余力。理由非常清楚,因为美对女人是严肃的问题。然而男人之所以是男人,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对象不在于此。如果有人认为我的观点过于保守老旧,那你们就错了。要知道,女人渴望的,从来都是把精力花在打扮以外的男人。 ——第3章 旧瓶装新酒 对领带,我完全放弃 “病态性分析”。我从来不送人领带,哪怕是关系再密切的男友们。对衬衫如此不讲究的日本男人们,不知什么原因偏偏对领带有着强烈的个人趣向。正如不能推测他们的心理一样,要推测他们的兴趣同样困难,我没打算去冒这一类的风险。 ——第4章 再论旧瓶装新酒 巧妙地说谎,和只会说真话不同,它需要非常高的智慧,不是可以向所有人推荐的。俗话说的假心假意,就是典型的头脑不好的人撒的谎。这种程度的谎不说更好。 ——第5章 论谎言的效用 “猫王”普雷斯利有一首歌 “I want you、I need you、I Love you”。日本歌手该如何用日语演唱呢? 难不成是 “我渴望你、我爱着你、我需要你”吗?听众来不及感动就会先笑翻吧,可见还得唱原文。此外。那些意大利的民歌(Canzone),看译词每每让我乐不可支。想必译者也是绞尽了脑汁,像这样有趣的事情,我是不会公开提出质疑的。 ——第6章 再论谎言的效用 世间的男子都喜欢有那么一点点“麻烦”。如果连这一点点都无法忍受,他就不算男人了。所以,作为恋人,女人不妨尝试着给男人添点“麻烦”,要他们说出感觉别扭,或者羞于启齿的甜言蜜语, 清清楚楚地讲 “我爱你”。 ——第6章 再论谎言的效用 每当听见或看见“爱不必说出口”、“超越语言的爱情”之类的说辞,甚至令我有些悲哀。这是永远不懂唯有与人相处才能享受到这种愉快、感情迟钝的人才会说的话。 禁断的芳香,如果不打破禁锢就无法嗅到。那些所谓大男人不得轻易挂在嘴边的话,女人们不妨试着让他们说出口。哪怕煞费苦心、不惜手段,也绝对值得一试。如果看到那些说出“禁语”后男人们的变化,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同意我的观点。只要能跨过第一道坎,接下来的坎,就容易多了。 ——第6章 再论谎言的效用 我个人以为,当今的意大利男装,远超其他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也许是因为意大利人对于色彩、线条有敏锐的感觉吧。他们并不是只用鲜艳的色彩,哪怕素朴的颜色,在他们手中也会变得绚丽。意大利人能辨别出细微的色差,对色量有精准的感觉。在他们看来搭配颜色哪怕一寸之差,也会破坏整体的协调。 既有玩心又很实用,也许正是意大利时装成功的关键。 ——第10 章 行家的意见 我对同性爱完全不抱成见,无论对方是异性或同性。问题是这种关系本身的状态。如果是有爱情介入的关系,那么甜美的决斗,礼物就是武器。不过,如果认为送上巧克力和鲜花就算是完成了任务,那就等于没有有效地使用武器。至于那些相信什么都不送也能传达自己感情的男人,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第11章 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女人 世代对决,非常之好。而且非常重要,否则两代人都无法真正地释怀。但是,既然对决就得光明正大,理性的、客观的论述是各世代唯一可以使用的武器。用其他武器就是赢也赢得不光彩。应该说一开始就拒绝站在在同一个擂台,自己走下了擂台。这种做法,体育上叫做弃权,其实就是输。 ——第19章 敬告所有的年轻人 对于“父亲不在”的现象,近来吵得有点过热。其实,看看动物世界就能明白,父亲在“播完种”之后总是不在的,成天围着孩子转反而不正常。说到“种”,其实也是母亲说是你的,父亲就认为是自己的。事实只有我们女人知道。如果儿子有着超人的天分,可以说是神之子,而抚养他们长大,绝对是母亲的权利。所以,不必畏惧“恋母情节”的轻蔑,堂堂正正地发挥母亲的影响力。 ——第23章 “妈宝”礼赞 精英男之所以不性感,势必和他们特有的不痛不痒的观点有关。 ——第28章 精英男为何不性感 《再次写给男人们》精彩摘录: 至于如何处理与女人的关系,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问题。哪怕不谙熟历史经验,只要有些常人智慧即可对应。是将女人单纯地当做情人,还是与她结为类似近臣关系的命运共同体。简单地说,就是要死一起死。 类似这种最初级问题都处理不好的人物,有谁会安心将国政大事托付于他呢? ——第6章 情妇考 造成人们态度不温不火的原因,首先是没有向他们明确地传达改革将会带来的好处。没有充足的信息就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自然也无法发挥支持的力量。 第二原因是人们对于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近乎本能的恐惧心理。这也属于人之常情,所以也不是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第12章 政治改革 既然历史有用,为什么它的效果却很式微呢?我个人认为,原因也许在于“教法”。所谓历史是人类经验的集大成。同时,我们也必须解开其中的因果关系。因果指的是原因和结果,所以只背下年号、事件,哪怕记住了因和果,两者之间也是相隔甚远。因果关系必须以综合的形式记入脑海。 ——第13章 有关历史 女人造反,男人们通常会认为她们是在争取权利。也就是说,他们只想到女人希望能在男人社会中发声,却从未考虑过女人为何要发声的本质问题, 所以往往摆出一副“又来了”的厌烦姿态。 的确,有一类反乱是以争取女性权益或既得权为目的。都是合理的诉求,因此做些妥协并不那么困难。但是要找到反乱的原因,只有具备进步头脑的男人们,或者是有着男人般头脑的女人们才能办到。 ——第18章 女人的反乱 每天与历史做亲密地接触,不禁让我想到,这世间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百年大计。 ——第33章 百年大计 书摘: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公元前356-23) 若干年前,我曾经由小亚细亚南岸去塞浦路斯旅行。利用等待接驳船前往塞浦路斯的几天空隙,我去了一趟安条克,并顺道探访了伊苏斯古战场遗址。 如果路边有指示牌的话,遗址是很容易找到的,可惜那里只有一大片原野,稍不留神便走过错过。古战场如今属于土耳其境内,想来亚洲民族对那场失败的战争,大概不会有立碑树传的意思。由于不是观光地,街边只有一间为卡车司机供餐的小食堂,整片原野覆盖着雪白的棉花,原野的尽头就是地中海的东端。 灿烂的阳光普洒田间,我站在那里,漠然地采起一朵棉花,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波斯王大流士与亚历山大大帝决战的伊苏斯战役的马赛克画。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那不勒斯博物馆,一脸决然的年轻的亚历山大,令我惊艳不已。 我还看过另一座由古希腊雕刻家利西普斯①制作的亚历山大的雕像,据说亚历山大本人非常欣赏利西普斯,只允许他为自己雕像。但那座雕像似乎多了点俊美,少了些个性。 但当时站在伊苏斯原野上的我,想得不是马赛克画或亚历山大的雕像,而是质疑自己,为什么向来钟爱英雄型男人的我,竟然没有被这位西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所吸引。 首先,亚历山大是一位美男,而且有着健硕的体格。他热爱运动,也热爱文化,既能尽善尽美也可以十恶不赦。他勇气十足,不惧艰险,宽容友善。喝酒虽然易醉,所幸醉后反应顶多是兴奋或多话而已。多少有些情绪化,却有超群的专注力与决断力。总而言之,几近完美。 据说亚历山大容易动怒,不管怎么说他所有的特征,与他本人喜爱的荷马的《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几乎如出一辙。 阿喀琉斯正是“诱惑”当年16岁的我进入地中海世界的当事人。按理说,我的写作之路不应该围绕意大利?文艺复兴,而是从撰写亚历山大传开始。可是多年以来,我始终作为一个旁观者,远远地眺望着这位人物。 除了偶尔经过的卡车碾过道路时发出的轰隆隆声响,遗址周边看不见任何与现代世界相连的东西。我独自伫立于空旷的伊苏斯古战场,思考着为什么那些文艺复兴和古罗马时代的男人们令我倍感亲切,而亚历山大却距离我如此遥远。 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问题,我很快便找到了答案:从某个时期开始,亚历山大变成了神灵附体,阻挡我走近他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与神灵附体最无缘的是哲学和科学,这两样都是古希腊人所创造的。希腊文化的继承者是古罗马人,以及将它们从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中解放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所以,我对神灵附体之类有本能地抗拒,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近年来我的想法在逐渐转变。例如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中,我对那些为了信仰得以延续而宁愿国家灭亡的希腊东正教徒的立场,并没有做出谴责。换作以前的我,绝对忍无可忍。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想了解地中海世界,就无法回避与宗教有关的问题。毕竟,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两大宗教的诞生地。 亚历山大,作为希腊马其顿王国国王的长子,诞生于公元前356年。其父腓力是位颇有建树的国王,但相比父亲,母亲奥林匹亚热情、彪悍的性格对他的影响更大。 成年后的亚历山大,仍然相当的“妈宝”,凡事首先向母亲报告。亲密的母子关系,往往导致父子关系的紧张。 不过腓力国王还是显示了其慈父的一面,请来亚里士多德为儿子做家庭教师,反而是儿子似乎不愿与父亲亲近。 亚历山大20岁时,腓力遇刺身亡,这对父亲、对儿子都是幸运。 先王死于非命,成为马其顿新国王的亚历山大,接手的自然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继位初期,他国内外腹背受敌,相当艰难,但最终还是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可见亚历山大不是一位普通的20岁青年。 在继位的两年后,时年22岁的亚历山大做出重大决定:率军远征波斯,消灭这个希腊民族200年来的宿敌。由于是出兵波斯,所以他的头衔是全希腊军总司令,但是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邦态度敷衍,不愿提供充足的兵力,结果马其顿的军队成了实质的主力军。这支联军的总人数为步兵3万5千,骑兵5千。 远征军从马其顿首都佩拉出发,向北希腊的东部行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亚洲。登陆地点正好在特洛伊附近,于是众人决定在这片古战场的遗址上祭拜,预祝胜利。 每当被问及一生最爱的书籍,必定回答是荷马的《伊利亚特》的亚历山大,对祭典势必十分投入。众人首先向雅典娜女神献祭。特洛伊战争中,正是雅典娜女神力挺,帮助阿喀琉斯、奥德修斯为希腊赢得了胜利。 大家也没有忘记将酒洒在地上,慰藉那些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们,特别在阿喀琉斯的墓碑抹上了油。依照传统,众人在墓地边上进行竞技比赛,亚历山大也赤身裸体地加入其中。然后把赢得的花环放在墓前,轻声念道:“生前有挚友(帕特罗克洛斯),死后有伟大的叙述者(荷马),阿喀琉斯是一个幸福的人。” 讲得很有道理。不过,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在东征前的一年,已经是希腊霸主的亚历山大,曾经去拜访居住在科林斯的哲学家第欧根尼②。 亚历山大问正在晒太阳的哲学家能够为他做些什么,哲学家直视着年轻的国王,回答道:“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年轻的国王感叹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是第欧根尼。” 所谓窥一斑可知全豹。对于这句著名的亚历山大语录,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太模范生了? 恋母情节、模范生、最后变成神灵附体... 远征的第一战是在格拉尼库斯,亚历山大的军队获胜。之后,他们继续向小亚细亚东进,在伊苏斯平原,首次与波斯王大流士展开对决。大流士率领15万波斯大军,亚历山大一方却不足4万,结果,亚历山大再次赢得胜利。大流士弃母亲、妻女不顾,落荒而逃。虽然没能做到除根,但在这场战争中马其顿军仅损失200人,真正是压倒性的胜利。 面对波斯王丢下的一地珍宝,这位马其顿出身的淳朴的希腊年轻人惊叹道:“原来这就是君王的生活!” 不用说,那些东西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伊苏斯战役结束后,亚历山大率军前往埃及,并决定在尼罗河的河口建立亚历山大城。之后,他前往阿蒙神庙③谒拜。 就在那座神庙,亚历山大获得了神的启示。由于事前没有心理准备,突然降临的神的声音,让这位24岁的年轻人震惊不已。 亚历山大问阿蒙神,是否还有暗杀父亲的凶手漏网?神答:“亚历山大的父亲是不死之身。 亚历山大闻悉,如雷灌顶,立即给妈妈写信称自己得到了秘密的预言,待归国后仅向母亲一人报告。 虽然在伊苏斯战役中拼足了全力,但亚历山大本人似乎也久久不敢相信自己能赢得那场胜利,阿蒙神替他解开了迷惑。就在获得天神启示的当年,仿佛为了证明亚历山大是天神之子,在高加米拉会战中,他再次完胜大流士。 面对大流士率领的30万大军,亚历山大仍然只有4万兵力,最终以区区300人的牺牲赢得胜利, 难怪这位24岁的年轻人会认为自己是没有阿喀琉斯之踵的阿喀琉斯。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他要求手下五体投地行东方式大礼。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远征的第四年,大流士死去,波斯王国崩溃,成果远超他出征时的预期。将士们们也如释重负,终于盼来返回马其顿的日子。不料,亚历山大竟然以让杀死大流士者偿命这样一个不知所以然的理由,宣告继续东征。 亚历山大的决定让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也无法接受,纷纷表示拒绝前行。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只能放他们返回故乡,自己率领志愿兵、雇佣兵和亚洲人组成的队伍向东方挺进。行军队伍历经千辛万苦,越过兴都库什山脉,抵达印度河,途中还辗转各地,征服了多座城镇。追溯亚历山大漫长的东征线路,让我忍不住感叹:何必这般兴师动众、多此一举。 无论如何,直至近33岁死亡之前,亚历山大大帝的脑海中,势必时刻鸣响着阿蒙神的预言:“全人类,必须由神性者统治。” 亚历山大一生严于律己。虽然酒量始终没有长进,但他抵抗住女性的诱惑、克服了肉体上的痛苦,也许正因为相信自己是不死之身,才能做到如此。 对男人而言,大概没有比认为自己犹如神一般的存在来得更快感的事情了吧。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的一部“挑衅”之作 亚历山大大帝原来是个妈宝男? 精英男是作为伴侣的好选择吗? 通过一个人物,看懂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故 给希望拥有理性、感性和预见性的人 1.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的一部“挑衅”之作 写了这么多历史,盐野七生对古往今来的男人积累了不少自己的观点。本书中,盐野七生对男人们进行了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犀利评价,她爱憎分明的立场对男人们实在是一种挑衅。相信盐野七生的粉丝们会对这位历史作家的另一面颇感兴趣。 2. 冷知识热启发,探测历史的另一面 亚历山大大帝原来是个妈宝男?织田信长与仆人秀吉之间有旷世的爱情?拿破仑的家庭博爱主义让他丧失了野性?这样独特的角度,洋溢着深厚的历史智慧。盐野七生生花妙笔,通过一个人物,看懂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故。 3. 让普通的男人不再普通的智囊书 应该送女人什么样的礼物?怎样做个聪明的男人?怎样巧妙地“说谎”?女人眼中真正的性感是什么样的?被“女人心海底深”困扰的男性,终于有地方找到所有的答案!盐野七生女人的一面,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如何俘获这样优秀的女人的心呢?《男人们的故事》中她将一一道来。 4. 女人看男人、选男友的犀利指南 不仅为男性读者,女人们依据这套书中描写的“优质男性”,也可提高日常生活中看男人的眼光!什么样的男人是真正的绅士?从一个人吃什么就能判断他的整体情况?精英男是作为伴侣的好选择吗?盐野七生阅人无数,从大名鼎鼎的导演费里尼到普通的餐厅服务员,她看男人的眼光,值得女人们参考! 5. 三个单册在日本都颇受好评 《男人的肖像》在日本已累计销售20万册,另外两本也好评如潮。日本社会学家开沼博这样评价:“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常闲聊,也可以说是政治言论。从作者的毅然姿态中,可以感觉到自己也应该继续努力保持对社会的思考。在这一点上,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