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空间思维训练

建筑师空间思维训练
作者: 编者:林煜杰|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9.20
折扣购买: 建筑师空间思维训练
ISBN: 9787559868282

作者简介

林煜杰,毕业于华梵大学建筑系,目前担任该校建筑专业讲师,同时也是王克诚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总监、林煜杰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以及阿杰建筑读书会创办人,出版过《台湾知名住宅建案建筑设计》。

内容简介

打开书本前,先打开建筑师的眼、手、嘴、心 我相信每一个有志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愿意从零开始。但是这个“零”的圆满程度及是否具备值得信任与尊崇的内涵,有必要讨论,更有责任改变。 开眼:和大脑同步 首先,教设计先教眼睛吧!但不是要让教学或学建筑的人多吃鱼油,而是希望正在学习建筑的人都能懂得敞开心胸看世界,让眼睛和大脑同步运作。在我教的学生中,有尚未工作过的菜鸟学生,也有快退休的资深前辈。菜鸟学生通常专注在建筑的美丑和建筑师这个身份的价值上;资深前辈通常是过于专注自己的设计经验,不愿抛开既定的设计观点。但是,建筑有趣的地方不就是让你拥有更敏锐的目光,去观察这个世界吗?相对来说,如果建筑教育少了带学生打开眼界、敞开心胸的功能,不就只是无聊的模型制造工作吗? 练手:练的是思考过程 数字化工具的功能,只是缩短脑子到完成建筑构造物的距离。但从脑子到概念成形的过程,只需要一张干净的白纸和一支简单的铅笔,就能形成连贯的、零阻碍的思考。所有正在学习建筑的人,希望你无论最后以何种方式呈现建筑构造物,其中间过程都能有大量的文字和画面,将你想到的、看到的小小信息,一点一滴地转换成空间语汇。也希望在建筑教育第一线的人,可以更细致地体会每个建筑学生思考的过程,别让那些可能改变世界的想法和观念,不经意地在言语间溜走。 动嘴:把想法说成故事 在我这个小小的读书会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训练过程,我称为“文字分析”。有人说这很像是在练习和自己聊天,有人则说分析完还没画图,设计就做完了。这说明了一件事──设计是动脑的工作,而表现脑袋思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动嘴。“动嘴”会让脑中的片断想法开始连接和组织,最后变成一个故事,让做建筑的人变成可以用空间讲故事的人,这样的工作或教程,应该就不会是无聊的技术和流程了。 开心:享受画设计 “开心”可以指愉悦的心情,也可以指对事物的开放心态,两者都是学建筑和做建筑时该有的修行。第一个需要“开心”的事就是学建筑不需要当画图高手,不要把建筑系当美术系来念,更不要觉得没有高学历,自己就不是做设计的料。严格来讲,画画是建筑人描述空间的方法,不需要高深的技法,会画简单的线条就可以享受用笔看世界、用笔想象空间的乐趣。教设计这么多年,让我最开心的教学对象有三个,两个是毕业很久的妈妈,她们的工作不是以设计为主,一直到孩子上大学才重拾画笔;还有一个是一位日本结构博士,平常在大学里工作,画画这件事更不可能在他的生活中有太大分量。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没有在建筑教育中受到太大的画图上的挫折,反而更能单纯地享受设计的乐趣吧!他们三人没有画图美丑的包袱,他们的建筑设计也从未面临过学术和职场既定要求的经验与压力。在准备考建筑师的过程中,无论是重拾还是初拿画笔,他们都能敞开心胸,在考试的虚拟世界中当纸上建筑师,尽情地用空间反映他们观察到的环境现象,用建筑构建环境样貌。他们就只是开心地学习设计,也许练习过程中有很多时间是在痛苦地反复磨炼基本功,但看着自己不断累积和成长,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最后甚至可以有效率地用两至三年,拿到建筑师这张“牌”。 但最让我开心的是,当他们离开考场,重回职场的时候,也能发挥在准备考试时养成的环境观察能力与空间手法,多棒啊!我也常常在课堂上说,请各位考生好好享受没有老师和业主干扰的时光,这可能是人生中唯一的机会和时间了。 当快乐的建筑师,从毕业那天开始 建筑师考试像是他们人生迟来的毕业考试,借此学会为自己努力,有更多能量追求人生的广度与高度。如果这个考试在未来变成单纯、客观的能力评判机制,进而成为建筑系的毕业资格考试,我相信将诞生更多能帮助社会的空间专业人士,而不是让业界的专业工作者,把大半生对建筑的热情与能量,耗在不太客观的考试制度上,空转了自己的人生。 通过分析案例,让读者学会拆解建筑立面与量体的秘诀,打造属于自己的设计元素;帮助读者掌握临摹3法则:量体单纯、层次清晰、细节丰富;让读者通过学习透视与造型操作法则,养成“懒人”思考的习惯;通过大量的任务书解析实战,帮助读者快速生成“有故事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