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作者: 孙康宜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2
折扣购买: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ISBN: 9787539999975

作者简介

孙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原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京,两岁时随家人迁往中国台湾。1968年移居美国,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为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G.Chace’56东亚语言文学讲座教授,曾获美国人文学科多种荣誉奖金。孙康宜的研究领域跨越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女性文学、比较诗学、文学批评、性别研究、释经学、文化美学等多个领域。2015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

内容简介

张宏生采访:经典的发现与重建 ——访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孙康宜 采访者:张宏生 张宏生(以下简称张):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齐名 ,同为北美汉学研究的重镇。耶鲁大学的汉学研究历 史很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传教士,此后 一直备受世人瞩目。作为东亚语言文学系的两个中国 文学教授之一,人们对你的名字早已很熟悉,但对你 的“半路出家”却可能还不大了解。 孙康宜(以下简称孙):我大学的专业是英国文学 ,后来到中国台湾“国立”台湾大学上研究所,改为 研究美国文学。那些东西很新鲜,为我打开了一扇新 的窗户,通向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来到了美国攻读比 较文学,就发现自己更喜欢中国文学,这种喜欢完全 是发自心灵深处的,而不带一点儿猎奇色彩。英文系 的人往往都喜欢做一些比较研究,在我看来,那样可 能两方面都只懂一些皮毛,不够深入。有鉴于此,同 时也是个人的兴趣所在,我决定干脆完全转过来,于 是就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士学位 。 张:读你的书,觉得你的研究对象跳动很大,而 且和美国当代的文化思潮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孙:我的博士论文本来准备做六朝文学研究,已 作了不少材料准备,也写了一些,但自己总觉得不甚 满意,相反似乎对唐宋词更有灵性,因而征得指导教 师的同意,改做唐宋,即对晚唐五代词进行研究。当 时美国流行文体研究,我也尝试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去探索作家怎样在词这种特殊的文体中去发挥自己 ,建构独特的风格。例如韦庄多用情态语词,李煜不 仅受其影响,而且变本加厉,更不断让否定情态动词 在词中出现,这都使他们的创作别具一格。还有柳永 ,这位开创发展了慢词表现手法的词人,在创作中对 “领字”的杰出运用,使得雅与俗在语言上互相渗透 ,“诗的动作”更加繁复,直观表达和意象呈现有机 结合起来,说明把他视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并非偶 然。布鲁姆曾经说过,强势诗人的风格经常发展为创 作成规,进而转化其特性,而一般诗人则只能在时代 的成规里随波逐流。我的这本后来中译名为《晚唐以 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的书,所讨论的实际上 就是这个问题。当然我也没有放弃对六朝诗的研究, 不过那已是应聘到了耶鲁以后的事了。我对以往的六 朝文学研究一直有一种看法:当然可以用社会历史的 方法去做文学,但那既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是最终 的方法。我感到学者们似乎对政治说得太多了,多到 这种程度,以致于文学好像变成了政治史料。文学的 魅力果然只是如此吗?所以我想摆脱人们常走的路子 ,径直从美学的角度切人。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发现 原来还有别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有人认为 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风格不同,这是由于大谢多游 永嘉山水,所以雄浑;小谢居于宣城,所以清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