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中国芯(沈阳鼓风机集团振兴发展纪实)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鼓风机是什么?沈阳鼓风机厂在哪里? 在沈阳的交通图上放眼兴工街,它是进入沈阳铁西建 设大路的第一站,那么,如果你站在第二站云峰街北望, 就能看见沈阳鼓风机厂的大牌子了。当然,我说的这种印 象,都是2006年之前的事情了。 人世间许多事,都是兴趣使然。认识一个人,了解一 个事物,即便它就在你的周围,或者说近在咫尺,如果那 个人、那件事对你没有吸引力,恐怕即使是几十年,你也 是徒知其表。 知道沈阳鼓风机,是我认识了汉字之后。 小时候,尽管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但常用的三千多 汉字还是熟记于心的。半日制的学习,留给了我们那代人 充分玩耍的空间。没有玩具,没有补课,没有家长强拉硬 拽的“兴趣”班,没有活动场所。干什么呢?认识工厂大 门,一个不漏地背诵工厂厂名,成了我们“弹玻璃球”“ 打衙役”“滚铁环”之外,又一种排遣时间的游戏了。 几年下来,尽管我能把铁西区120多家大工厂的名字一 字不漏地说出来,但对于第一个进入我眼帘的沈阳鼓风机 厂,它给我留下的还只是个大风扇的概念。随着岁月的更 迭,压缩机形状替代了大风扇。随着沈鼓一个个故事在我 心头珍藏,一定要书写沈鼓的欲望萌发了。 2018年春节过后,写沈鼓、写沈阳的故事,写共和国 大国重器的意念,促使我走进了沈鼓的大门。 翻开我的采访笔记,第一次采访沈鼓的时间是2018年2 月15日。在结束采访的时间一栏,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永远写不完的沈鼓。 沈鼓为何让我如此倾心呢? 2018年3月19日下午,鹅黄的柳枝摇曳起钩沉往事。 沿着沈鼓原董事长苏永强回忆的路径,我们同时走进了沈 阳鼓风机厂的时空隧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踏进沈阳 的北大营,侵略者的刺刀沾满一路血腥。日本鬼子甩掉樱 花开路的面具,一手挥动武士的长刀,一手摇动“大东亚 共荣”的招幡。在黑土地上布下了涂炭的营盘,垂涎着富 足的东北资源。掠夺的野心在白山黑水问肆意扩张。 沈阳鼓风机厂的前身——日满钢材工业株式会社本工 场,就是日本三井财团,以皮鞭、刺刀开路,围起了占地 面积8万平方米的工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 历史记载了如下的一页。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然而,就在苏联对日 宣战出兵东北后,伤口刚刚结痂的东北土地上,又一次被 掠夺的铁蹄踏响。 黑白底片记录了被践踏后的创伤。 刚刚回到国人怀抱的沈阳鼓风机厂的前身——沈阳矿 车厂,在狼遁熊来的蹂躏下,70余台主要生产设备和130吨 生产原材料,被强行装上了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 空荡的厂房、断气的烟囱、光秃秃电杆和一颗颗撕裂 的心,人们在秋风裹挟的大雨中跋涉着泥泞。被吞噬的矿 车厂,留下的只是凄风中空旷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