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作者: 唐德刚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1.61
折扣购买: 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ISBN: 9787549562701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元年(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公元 1912年),1月 1日(阴历十一月十三),夜10时,南京前两江总督府( 原太平天 国天王府,后来的国民政府,曾为江苏省政协所在地 ),彩灯闪烁, 军乐悠扬,时年四十六岁的广东香山人孙文先生,在 数百位衣冠楚 楚的男女观礼者热烈的欢呼声中,宣誓就任中华民国 第一任临时大 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 福,此 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 专制政府既 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 时文当解 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 旦。 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幼名帝象,学 名文,习医时 取名日新,嗣谐音字逸仙,秘密革命期间,一度化名 用日语中山樵, 晚辈同志因此尊称之为中山先生,世称孙中山。孙公 自己使用的正 式名字,以及见于当时政府之正式文献者,则为孙文 。在民国史上 的正式纪录,应为孙文临时大总统。 上引孙文总统的这则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 华五千年政治 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自此以后,这 个生生不息的 最古老的国家,便由“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 了。 这一阵军乐,一片欢呼,一篇誓词,便把那已延 续了四千余年 的古老的政治模式正式地结束了。 回看我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发展史,如上溯至传 说时代,从 公元前2206年夏禹的家天下开始,由一家统治一国, 至此已 四千一百一十八年了。若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 一六国,建封 建帝国称皇帝算起,至此也已有两千一百三十三年了 。不管是封建 诸侯也好,皇帝当国也好,由一家治一国都是行之数 千年的制度。 它们都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当然也不是一 朝一夕就可以 轻易废除得了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原都是整个 民族在数千年 中,从生活实践中慢慢发展出来的文化整体。在这个 整体的结构之 内,帝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围绕着这个帝王 ,还有一整套 交互运作的国家机器和与它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文化 体系、社会生 活方式以及价值系统。它们是个相辅相成、一转百转 的整体。因此 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度(像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 或帝国制度 (像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转入一个民主代议制度, 这种制度转型, 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事实上,东西方历史都告诉我 们,这项转型 运动需时数百年,始能竞其全功。因此在辛亥革命之 后,那有数千 年历史的“帝制”,在表面上虽被废除了,但以后的 中国历史要进 入真正的“民治”时代,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 慢慢地转化过来。 上述孙文总统的就职典礼,是这个新时代的开端 。旧的帝制逐 渐在历史的海洋中,缓缓沉没;新的民主政治在眼前 的地平线上, 慢慢升起。成长虽缓,终必有大盛之时。这该是个历 史的必然,无 人可以逆转之也。孙文大总统,既然是我国历史上正 在发展中的民 治时代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那么他这项最早的民主代 议制度,是怎 样创立的呢?这儿应该有补叙一下的必要。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原来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响应 ,如火之 燎原,一月内外,全国二十二省竞有十七省宣布独立 。11月9日。 鄂军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代表来武昌,商讨组 建临时政府, 以便统一指挥。两日之后,江苏都督程德全与浙江都 督汤寿潜,亦 联名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作相同建议。11月13日, 陈其美通电 各省,请派代表在上海开会,因上海地居要冲,交通 方便故也。黎 元洪主张,盖以军事与外交的需要为重,他尤其希望 能争取外交团, 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而不横加干扰。上海方面则 更进一步,希 望能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国政府来代替清帝国政府。 这个将来的民 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原则,他们希望以美国制度为蓝 本。通电上说: 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 公认, 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 ,当为我 国他日之模范。 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端,外揭合众国之帜 ,内伏 涣散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 三州会议 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力也…… 此一模仿美制的建议,随即得到武汉方面的完全 赞同,认为那 确是一定不易之法。 民初的开国元勋们之钟情美国制度,良非偶然。 远在兴中会时 期,杨衢云、孙逸仙等便十分醉心于美国的总统制。 八国联军时帝 后两宫西狩,消息杳然,东南无主之时,当地督抚便 曾有意自组美 国式的共和政府,选李鸿章为伯理玺天德 (president),李亦有意担 任,后因两宫又在西安出现乃作罢。1903年那位语出 惊人,引起神 州轰动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在其划时代著作《革命军 》中,也主张 中国政府全盘美国化。两年之后,当海外诸小革命团 体合并,在日 本东京共组中国同盟会,并选孙中山为总理时,该会 亦采用了美式 的三权分立制。 因此此次程、汤两都督之建议,实是迎合时代之 潮流而已。 在此次通电中,他们要求每省各派代表二人。其 一代表该省之 都督府,另一人则代表该省原有之谘议局。那时由水 陆两路前往上 海,各省都不太困难,通水路者,更十分方便。盖当 时的轮船公司 多由外商经营,外商享有治外法权,清政府对其乘客 无权查问也。 其时各省的革命情绪,皆甚为热烈。一经号召,代表 们就纷集沪上了。 至11月15日(阴历九月二十五日),已有江、浙、闽、 鲁、湘诸 省及上海、镇江两地区代表抵沪,代表会乃举行第一 次会议,讨论 拟订临时政府组织法,以及相关的法令和规章。大会 自定名为各省 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