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内战(一场国际内战)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起源 掌控过去的人掌控未来 :掌控现在的人掌控过去。 —乔治·奥威尔 现代希腊国家脱胎于 1830年独立战争,随之而 来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无疑是 希腊内战的缘由。希腊人之 所以能成立自己的国家,是 因为列强(英国、法国、俄 国)的实力足以迫使奥斯曼 苏丹承认希腊立国。1878 年,列强给予希腊人更多领 土,使希腊的领土扩张至色 萨利。1912年至1913年的 巴尔干战争中,希腊向北开 疆拓土,将马其顿和西色雷 斯收入囊中,又托英国之福 ,取得克里特岛。希腊受英 国、俄国、法国保护甚至被 写入了宪法,外国干涉有据 可依;1917年,希腊国王 康士坦丁拒绝加入协约国参 加一战,列强即以此特权废 黜国王。1922年11月那个 阴沉的日子,为小亚细亚大 溃败负责的那六个人死到临 头,当时列强若加以干涉、 阻止这场政治清算,似乎也 合情合理。在许多人看来, 单是死刑判决就足以告慰民 心,而真正执行死刑则完全 是另外一码事。 军队,更确切地说是军 官,拼命地与小亚细亚溃败 撇清关系。在巴尔干各国, 军事长官自认为象征民族、 监护国家。任何战败的污名 都要被转嫁给道德败坏的政 客或归咎于列强。于是,希 腊军队挑选了替罪羊来承担 1922年溃败的责任,以保 持其国家守护者的形象。 军队成为漏网之鱼,从 此频频插手国政,势力难以 控制,破坏社会稳定。加罪 于“六贼”是军队和“六贼”的 政治对手的自利之举,进一 步逃避战败责任。尽管时任 政府要对小亚细亚溃败承担 直接责任,但整个军政界都 难脱干系。可悲的是,此番 诛戮使希腊建国以来阴魂不 散的政治分裂更难撼动,这 种分裂在20世纪40年代演 变为血流成河的内战。 地理形势和历史传承是 1830年新生的希腊国家的 文化包袱,是1922年撕裂 希腊民族的政治、社会、经 济对立的根源所在。奥斯曼 帝国耀武扬威、压迫希腊人 四百年,这段统治的影响难 以磨灭。对于帝国境内的大 部分希腊人而言,奥斯曼人 事实上起到了遏制政治发展 、阻碍民智开化的作用。这 种外部作用又与希腊社会内 部歧异相结合,导致不同地 区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迥 异。奥斯曼帝国苏丹治下, 居住在南巴尔干半岛、爱琴 海诸岛、黑海南岸、小亚细 亚沿岸的希腊人群体,就是 这种面貌。 异族统治下的生活通常 很艰难,个人和群体的命运 仰赖于反复无常的苏丹,更 多地取决于贪得无厌的帕夏 。奥斯曼人通常容许希腊人 一定程度上自治,但各地基 督徒权贵仍受奥斯曼当局意 向的挟制。因此,独特的奥 斯曼体制将宗教作为促进社 会政治组织发展的主要角色 ,让希腊人在四百年间发展 了政治经验,实践有限的公 民责任。正因如此,公民社 会的观念在希腊本土没有根 基。希腊独立后的种种政治 分歧足以撕裂国家,说明执 政者在其对手看来缺乏合法 性,甫一上台就和同党分赃 也坐实了这一点。不过,小 亚细亚的希腊人并不是这种 状态,他们没有经历过希腊 本土那种人口波动和贫穷, 能够发展出类似西方公民社 会的组织和制度。 对于帝国的基督徒臣民 而言,教会是各种程度公民 自治的主要运行机制,以及 通向苏丹宫廷的渠道。到了 18世纪,财力雄厚的基督徒 贵族(主要是希腊人)聚居在 君士坦丁堡的法纳尔地区, 主导东正教会事务。如此一 来,这些人通过教会在帝国 事务中发挥显著但仍有限的 作用。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