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

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
作者: 编者: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责编:邢有涛//尹培培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350.00
折扣价: 227.50
折扣购买: 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
ISBN: 9787504778284

作者简介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管,业务上受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国务院职能部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协会是由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农机营销企业、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汽车机电交易市场、农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团体以及从事农机管理、科研、生产、营销、使用、维修的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内容简介

" 2021—2022 年农机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掌握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 业现代化, 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 键抓手和基础支撑。 近年来,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形成了 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 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22 年, 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机行业良性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定了全 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明确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加强了对 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 推动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农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 政策环境。 一、 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机行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要稳住农业基本盘、 做好 “三农” 工作, 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 确保农业稳产增产、 农民稳步增收、 农村稳定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围绕 “三农”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在 2021 年年底 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 中国 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022 年 2 月 22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发 布, 这是 21 世纪以来第 19 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明确提出, 要提升农机装备研 发应用水平: 全面梳理短板弱项, 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 加快大马力机械、 丘陵山区和设施 园艺小型机械、 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 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 实施农机购置 与应用补贴政策, 优化补贴兑付方式; 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 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 优机优补, 重点支持粮食烘干、 履带式作业、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油菜籽收获等农机, 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 机; 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 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对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具体部署, 明确要求全面落实粮 食安全党政同责, 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产量保持在 1. 3 万亿斤以上; 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稳定生猪基础产能, 保障猪肉、 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同时 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出了明确要求。相比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机装备 “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 支持高端智能、 丘陵山区 农机装备研发制造, 加大购置补贴力度, 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方面的内容,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 农机装备方面的内容更加全面、 丰富、 细化, 这表明国家对农机领域更加重视。 除高端智能、 丘陵山 区农机装备外,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增加了大马力机械、 设施园艺小型机械等内容。 关于农机补贴, “重点支持粮食烘干、 履带式作业、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油菜籽收获等农机, 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 是值得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大豆是 2022 年的种植重 点, 2022 年年初农业农村部便出台各项政策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并加快了相关机具的鉴 定和推广应用, 各地的补贴政策也在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配套农机装备倾斜, 同时迅速遴选并公 布了一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具名单。 由此可见,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是 2022 年农机市场 的主打产品。 对于履带式农机装备, 鉴于 2021 年北方部分省份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致使秋收困难, 履带式收割机 需求猛增, 因此 2022 年 “三夏” “三秋” 期间应提早重视洪涝灾害的影响, 备好相关履带式农机装备。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 “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 指的是农机国四排放标准升级, 该标准将于 2022 年 12 月起实施。 农机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后, 不仅有利于农机污染防治, 还将对农机 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虽然农机国四排放标准加大了企业压力, 但是也会倒逼企业提升研发和生产 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把握市场新机遇。 二、 宏观大环境向好为农机行业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2022 年, 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各国对促进经济加快复苏、 建设更美好世界有着共同期盼, 但又面对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 力源, 中国的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2021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114. 4 万亿元, 比 2020 年增长 8. 1% , 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 18% 。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 坚持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国民经济延续恢复 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22 年一季度,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 8% , 主要宏观指标保 持在合理区间, 实现 “开门稳”。 根据央行测算, 2022 年我国 GDP 潜在增速将达到 5. 5% 左右。 实践 充分证明,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我国经济潜力足、 韧性大、 活力强、 回旋 空间大、 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 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 2022 年宏观大环 境向好, 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生产, 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提高粮食安全系数, 并会维持粮食价格稳定向 上, 有利于维持农机需求。 宏观大环境向好将为农机行业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与前两年相比, 2022 年国家更加重视 “三农” 工作及农业农村发展, 2021 年 12 月 8 日至 10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且提到一方面要节约对粮食、 石油等战略资源的使用, 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另一方面要加大生产效率, 提高粮食、 石油的供应。 从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可以解读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粮食安全,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并不牢固, 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 一是 2022 年国家 仍然会加大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二是在求大于供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仍然会维持高位, 三是在粮价高 位背景下大类作物种植面积仍然会增加。 根据以往经验, 如果前一年粮食价格较高, 第二年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就会增加, 而种粮面积 增加, 必然会引发对农机的需求及加快老旧农机的更新, 所以对农机行业是个利好。 另外, 我国现在 推广的规模化种植, 将会提升大中型农机的销售比重, 同时国家的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 将推动农机 的供需两旺。 三、 推进乡村振兴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当前,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提到 “提升农机装备研 发应用水平”,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 验, 农业机械化一般要先于农业现代化 15 年左右, 当机械化率大于 50% 时说明该国已进入机械化的通 道, 当机械化率达到 70% 时说明该国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只 有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扩大农机应用面, 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 统计, 近年来国内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每年都能提升 1 ~ 2 个百分点。 2021 年农事作业中, 耕地、 品 种和收获这三大环节上, 中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超过 50% , 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以往提高 40% 之 多, 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扩大农机应用面,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改善农 村生产生活环境。 随着农机的普及推广, 农机科研工作的深入, 农村应用的农机将不仅局限于农业生 产, 还将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基础环境建设。 如推广使用秸秆粉碎机, 将粉碎后的秸秆直接用于还田, 实现资源化利用, 有效改善农业面生态环境, 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问题。 由此可见, 农业机 械化的推广, 将对改善农村环境和建设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先进的劳动力生产方式, 随着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不断深入, 人力资本将在农事作业过程中得 以解放, 节省出的劳动力将投身二三产业谋取新的经济来源, 获得更高的外收入, 进而大大提升劳 动力生产生活水平, 更有利于为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富裕创造条件。 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体现形式, 农业机械用于农业生产可转化为生产力, 进一步解放现有劳动力,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将为农机推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将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解放劳动力, 实现农民增收, 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机企业多年来苦苦追求的正是对农机市场未来发展走势的预测,以便达到去库存化和解决生产与研发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突出表现出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性特点,搭建“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一体的预测模型,为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全面掌控市场提供一份合格的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从而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