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名山
作者简介
吕运斌,湖北省武汉市人,1949年出生,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蓝湖》、《天馋》、《亭亭木兰花》等许多中短篇小说影响较大,尤其是《汉正街系列小说》,写尽了“汉口第一条街”四百多年的历史,写尽了八十年代汉正街小市民的人生百态,被称为“汉味小说第一人”。 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国蓝调》是一部大旱霓云般的精品,为北大读书会评选为大学生必读的作品。长篇小说《无名的名山》,与《中国蓝调》中的人物命运相关联,作品有着更深的力度。
内容简介
少哉的父亲是汉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茶房,为人忠厚勤劳,深得公 司买办莫汗先生的喜欢。红毛碧眼的莫汗会说几句中国话,看到茶房常常 会问: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南洋烟草公司是汉口最大的公司,南洋大楼是汉口最高的楼,进出的 不少是英国人和印度人。少哉的父亲在那里做事,每月有三块大洋的薪水 ,一年发两套洋布工作服,按月领毛巾、肥皂和澡堂子票,还有什么事情 敢麻烦买办先生呢? 茶房不知道那是一句客套话,就像中国人见面问“吃了吗”,不是真 要请你吃饭的意思。莫汗问了几回,茶房鼓起勇气说,儿子在乡下念完了 私塾,想让他到汉口来上中学。 莫汗一怔,点了点头。 过了几天,莫汗告诉茶房:已经跟宝善堂的教会学校说好了,让你儿 子去那里上学吧。茶房一听,高兴得差点将水壶掉到地上,连夜赶回长亭 乡下,叫凤仙喊少哉来说话。 少哉正在做梦,凤仙拧着耳朵把他拉起来,喊道:“爹回了!” 少哉一惊,揉着眼睛问:“不是年不是节的,爹怎么会回来?” 凤仙说:“我怎么知道,你去问他。” 听到凤仙欢快的呼气声,少哉快要晕过去了。父亲这时候突然回来, 该不是要他们圆房吧? 凤仙是少哉的童养媳,刚到他家的时候,瘦得像只猫。一晃十年过去 了,变成个高大肥硕的女人。走起路来热气腾腾,管起少哉当仁不让,洗 脸、洗脚、吃饭、睡觉……事无巨细。十五岁的少哉刚刚长起一点个子, 她已经几次扑到床上,要把生米煮成熟饭,吓得少哉心惊肉跳。 少哉盼望父亲回来,又害怕父亲回来。逢年过节,父亲大包小包地带 回一些乡下人稀罕的糖果点心来,好吃,好体面。可是父亲每次回来,少 不得要教训他:好好念书,听你娘的话,早点成家立业……少哉是独生子 ,父母盼着他早点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比他大四岁的凤仙更是迫不及待 ,天天盼着父亲回来给他们圆房。 少哉穿上衣服,来到堂屋,果然见父亲坐在油灯下喝茶。他喊了一声 爹,低着头站在一侧,等待发落。 父亲没有教训他,也没提圆房的事,而是咧嘴一笑:“收拾东西,跟 老子走。” “现在?”少哉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现在。”父亲说,“我们家祖上积了德,碰上莫汗先生这个好人, 才提了一回你上学的事,他就放在心上了。” 父亲长年在茶炉前劳作,身上的皮被炉火烤干了,整个人缩得像粒核 桃。在茶房里,他一身短打扮,铲煤、续水,干的是粗活。只有回乡,他 才会换上一件洋布面的长袍大褂,再将里面的白袖口翻出来,像个有身份 的人。 父亲端着茶杯,絮絮不休地说:汉口总共只有两处洋人办的教会学校 ,一处在租界里,收的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另一处在宝善堂,虽说是面对 平民,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进得去的。 听了父亲的话,少哉喜出望外。汉口楼房比天高,汉口的马路宽又直 ,汉口的电灯不怕风,汉口人天天上戏园子……他做梦都想离开长亭,做 一个汉口人。 母亲也很高兴,红光满面地挑亮灯盏,一边赶着为少哉缝制新衣,一 边叮嘱:汉口是花花世界,莫放荡,要学好,等你有了出息,一家人跟着 享福…… 唯有凤仙拉着一张脸,撒着两只大脚片子叭哒进、叭哒出,不知是高 兴还是在示威。 父亲看了她一眼,放下茶杯,缓缓地说:“等他毕业了,回来给你们 圆房。” 凤仙一阵脸红,竟问:“还要几年?” 父亲说:“三年。” “再等三年,我都老了……”凤仙嘀咕一句,转眼不见人。 少哉的老家长亭,坐落在黄陂县城东南的武湖边上。两条小河从村前 村后弯弯地流过,又有几方池塘散落在田畴绿野之间,二十几幢青瓦粉墙 的宅子,疏疏朗朗地点缀在桑榆和岸柳丛中,晨雾蒙蒙,炊烟袅袅,像一 张刚刚画完的水墨画。 少哉就像一只趴在画上的蟋蟀,忽然间要跳出这张画,离开这片生养 他的水土,潮湿的空气里似乎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忧伤在他快乐的眼 睛里添加了一点水雾般的迷茫。 雄鸡啼鸣,东方破晓,少哉该启程了。 少哉在房间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凤仙闯进来,一把菜刀架在他的脖子 上,嘴里恨恨地说:“我听爹的,再等三年。敢在汉口好上了哪个女人, 一刀劈了你!” 少哉口瞪目呆,哪里敢说半个“不”字?P1-3